英卫东
- 作品数:25 被引量:109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选择性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0年
- 门静脉高压症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病死率较高。超过30%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会出现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表现为呕血和黑便,第一次出血的病死率约为25%,且在第一次出血后1~2年内约半数患者可发生再次大出血,第二次出血的病死率可达50%^[1]。
- 殷照才许戈良英卫东
-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断流术患者生活质量病死率
- 损伤控制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手术治疗中的价值
- 余继海许戈良英卫东
-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人肝癌细胞的凋亡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 目的 研究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DHA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细胞增殖的影响,Real-tim...
- 孙思楠李建生英卫东
- 表观遗传修饰与肝癌的关系被引量:4
- 2013年
- 表观遗传学是指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在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了可遗传的表型变化。表观遗传机制的失调在人类恶性肿瘤包括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研究结果发现:大量表观遗传可凋节有关基因靶点和信号转导通路,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RNA调节基因沉默等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探究这些异常的表观遗传机制对诊断和治疗肝癌有着重要的意义。
- 孙其恺王伟英卫东
- 关键词:肝肿瘤表观遗传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微小RNA
- Decision Tree用于肝癌患者术前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临床研究
- 目的 肝切除是目前治疗肝癌患者最有效的方法,在我国约80%的肝癌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的肝组织再生能力差,储备功能降低,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接受肝切除手术将面临更大的风险,术后主要死因是肝功能衰竭,因此必须重...
- 英卫东许戈良刘文斌
- 精细肝脏外科理念在结直肠肝转移手术中的应用
- 目的 探讨精细肝脏外科理念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3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传统肝切除组19例和精细肝切除组17例....
- 马金良许戈良英卫东
- 人肝癌干细胞分选及其特性的研究
- 目的 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中国第三恶性肿瘤死因,术后复发是制约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肝癌干细胞被认为是肝癌复发的根源之一,近年来受到重视.本课题通过肝癌干细胞分离、细胞生物学特性、药物抵抗特性等研究,将为临床减少肝癌...
- 夏洪海许戈良英卫东
- 游走脾扭转
- 2009年
- 病历摘要
患者 女,17岁,因下腹部疼痛10d、腹腔引流术后7d于2006年12月16日入我院普外科。10d前患者无诱因下出现突发性下腹部疼痛伴恶心,逐渐加重。腹泻7次,为水样便,无呕吐。在当地医院行超声检查,提示左侧盆腔包块,予以抗炎治疗,腹痛一度好转后再加重,于12月9日以“卵巢肿瘤伴蒂扭转”收入当地医院妇产科。平素月经不规则,量中等,无痛经史,末次月经不详。
- 葛勇胜英卫东许戈良马金良李建生余继海
- 关键词:脾扭转下腹部疼痛末次月经盆腔包块抗炎治疗
- 术中吲哚青绿排泄试验预测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研究
- 目的 以肝切除术中吲哚青绿排泄试验(ICG test)作为预测术后肝功能不全手段进行相应的研究.研究术中 ICG15 分钟滞留率(ICG retention after 15 min,ICG-R15)与术后肝功能不全的联...
- 英卫东许戈良苏昭然
-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疗效分析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安全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采用腹腔镜手术对47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结果 41例患者腹腔镜手术顺利完成,成功实施了肠粘连松解术;3例因严重粘连,无法分离而中转开腹;1例因术中出血而中转开腹;2例因术中探查发现肿瘤,开腹行肿瘤切除术;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安全可行,并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尤其在腹腔探查中优势显著,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 姚寒晖英卫东崔成龙吴杨
-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