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LI3、miR-744-5p在不同病理分级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分级脑胶质瘤中Pellino E3泛素蛋白连接酶家族成员3(PELI3)、微小RNA-744-5p(miR-744-5p)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确诊的100例脑胶质瘤患者(脑胶质瘤组)的组织标本及其临床病理资料,根据不同病理分级将脑胶质瘤组分为低级别(Ⅰ~Ⅱ级)亚组46例和高级别(Ⅲ~Ⅳ级)亚组54例;同时选取9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减压术切除的脑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组织miR-744-5p表达和免疫组化学法检测PELI3蛋白表达;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脑胶质瘤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脑胶质瘤组PELI3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miR-744-5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00)。高级别组PELI3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低级别组,miR-744-5p水平显著低于低级别组(均P<0.000)。PELI3、miR-744-5p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KPS评分、肿瘤部位均无相关性(均P>0.05)。miR-744-5p低表达患者复发率显著高于高表达患者(P<0.05);PELI3阳性患者复发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P<0.05)。PELI3、病理分级是脑胶质瘤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miR-744-5p则是脑胶质瘤患者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脑胶质瘤患者PELI3阳性表达升高,miR-744-5p表达水平降低,两项检测指标可作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及临床复发判定的指标。 马小二 范云智 王国庆关键词:脑胶质瘤 病理分级 持续腰大池引流对24例重症颅内感染的治疗分析 :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重症颅内感染的疗效分析.方法:对重症颅内感染患者行腰大池持续引流,并向蛛网膜下腔注入抗生素,通过检测脑脊液来观察疗效.结果:重症颅内感染采取腰大池持续引流,并向蛛网膜下腔注入敏感抗生素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姬馨彤 常文海 原高明 马小二 程鹏 范云智关键词:重症颅内感染 腰大池持续引流 抗生素 疗效评价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疗效观察及机制初探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疗效并初探其作用机制。方法本探究研究对象为2014年8月—2016年8月于焦作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脑出血患者,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脱水、利尿、降颅内压、控制血糖、血压等常规治疗的4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的5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连续治疗两周后进行疗效比较,采用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评价治疗前后神经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生活能力,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8%,显著高于对照组(79.17%),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NIHSS、Barthel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差异显著,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动脉收缩压、舒张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治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更佳,降血压效果更优,这可能与其神经保护机制有关。 范云智 马小二关键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脑出血 神经功能恢复 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血管局部血管缝合器、动脉压迫器止血效果对比观察 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比较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血管局部血管缝合器、动脉压迫器的止血效果。方法 96例脑梗死患者,均行脑血管介入术(穿刺血管选择为股动脉46例、桡动脉50例),介入术后采用血管缝合器压迫穿刺血管局部止血(A组)者48例、采用动脉压迫器压迫穿刺血管局部止血(B组)者4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止血时间、术后出血量、患者舒适度(Kolcaba舒适量表评分)、术侧肢体制动时间,观察两组排尿困难、腰背疼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7.3±14.5)、(70.2±18.2)min,两组比较,P>0.05;A、B组术后止血时间分别为(2.54±0.51)、(16.42±4.15)min,两组比较,P<0.05;A、B组术后出血量分别为(43.0±8.4)、(45.1±10.2)m L,两组比较,P>0.05;术后6 h A、B组Kolcaba舒适量表评分分别为(79.8±9.3)、(73.0±8.5)分,两组比较,P<0.05;术后12 h A、B组Kolcaba舒适量表评分分别为(91.6±9.2)、(86.4±8.9)分,两组比较,P<0.05;A、B组术侧肢体制动时间分别为(6.8±1.3)、(8.4±2.7)h,两组比较,P<0.05;A组出现排尿困难3例、腰背疼痛4例、睡眠影响4例、精神紧张7例、伤口渗血1例,B组分别为6、14、16、18、8例,两组比较,P<0.05。结论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血管局部采用血管缝合器止血迅速,患者舒适度高,并发症较少。 姬馨彤 马小二 范云智 牛拥军 马骏峰关键词:脑血管介入术 股动脉穿刺术 桡动脉穿刺术 血管缝合器 动脉压迫器 栓塞介入术治疗单发颅内破裂小动脉瘤患者近期疗效及预后 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探讨栓塞介入术治疗直径≤5mm颅内破裂小动脉瘤患者近期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单发颅内破裂小动脉瘤(直径≤5mm)3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其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85例(动脉瘤破裂后3d内行开颅夹闭术)、观察组250例(动脉瘤破裂后3d内行栓塞介入术),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动脉瘤闭塞程度、手术前后动脉瘤影像特征[入射角、动脉瘤瘤体高度与瘤颈长度之比(AR)、动脉瘤瘤体直径与载瘤动脉直径之比(SR)]、并发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而术后动脉瘤完全闭塞率、住院费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入射角、AR、SR均较术前减少,且观察组入射角、AR、SR降低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GOS评分分级较对照组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栓塞介入术对直径≤5mm颅内破裂小动脉瘤进行治疗,有近期疗效好、预后佳、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范云智 马小二 赵滨 刘玉峰关键词:开颅夹闭术 三维机械解脱式弹簧圈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EV3公司Nexus系列三维机械手柄可脱式微弹簧圈(3D-MDS)栓塞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V3公司Nexus系列3D-MDS作为第1个弹簧圈栓塞治疗的54例55个动脉瘤;动脉瘤大小3~20mm;瘤颈宽度2~5mm,≤4mm 31个,>4mm 24个;栓塞后50例6月后复查造影并随访3~12个月,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动脉瘤完全栓塞45个(81.8%),次全栓塞10个(18.2%);24个瘤颈>4mm者完全栓塞18个(75%)。6例出现栓塞相关并发症,2例轻残,其余病人恢复良好。结论EV3公司Nexus系列3D机械可脱式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动脉瘤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赵峻波 姬馨彤 马小二 薛俊 冯兵 范云智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对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垂体瘤患者43例,均采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患者基本资料与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未发生死亡事件,34例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1例为部分切除。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5.3%。结论在显微镜下展开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可发挥显著疗效且操作简便,不会给患者造成过大创伤,便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马小二 常文海 姬馨彤 薛俊锋 李小换 范云智关键词:垂体瘤 鼻蝶垂体瘤切除术 手术入路 大鼠短暂脑缺血后Netrin-1mRNA在脑皮质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大鼠脑皮质中的Netrin-1mRNA表达是否受到短暂脑缺血的影响,从而对脑缺血后的神经功能恢复起着作用。
方法体重为230-270g的健康清洁级Sprague Dawley/(SD/)雄性大鼠,共35只... 范云智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NETRIN-1 文献传递 精氨酰-tRNA合成酶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中的表达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背景目前,临床上针对哺乳动物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精氨酰-tRNA合成酶、亮氨酰-tRNA合成酶、甲硫氨酰-tRNA合成酶、丙氨酰-tRNA合成酶的结构和功能方面,对哺乳动物尤其是大鼠脑缺血与氨基酰-tRNA合成酶关系的研究报道极少。目的探讨精氨酰-tRNA合成酶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中的表达及机制。方法选取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其中4只大鼠进行预实验,采用线栓法栓塞大脑中动脉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然后将剩余的5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假手术组8只、脑缺血再灌注组40只。正常组不做任何外科处理;假手术组大鼠外科操作步骤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同,只是线栓不进入颈内动脉、不造成脑缺血;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正常组、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精氨酰-tRNA合成酶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正常组、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精氨酰-tRNA合成酶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假手术组与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再灌注2 h、脑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48 h精氨酰-tRNA合成酶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大鼠精氨酰-tRNA合成酶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脑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6 h、12 h及24 h(P<0.05);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再灌注6 h精氨酰-tRNA合成酶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再灌注2 h和12 h(P<0.05);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再灌注24 h精氨酰-tRNA合成酶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再灌注12 h和48 h(P<0.05)。结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6 h及24 h精氨酰-tRNA合成酶表达明显升高,可能与缺血和再灌注两次损伤有关。 沈寅 范云智 范宇葱 符荣关键词: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精氨酰-TRNA合成酶 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与穿刺外引流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对比 2018年 目的比较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与穿刺外引流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治疗的98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穿刺外引流术,观察组接受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级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呼吸道感染发生率、ADL分级低于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穿刺外引流术相比,将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用于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可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加快日常活动能力的恢复,但其创伤较大,需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取术式以保障治疗效果。 范云智关键词:基底节脑出血 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