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雪梅

作品数:29 被引量:178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卫生局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5篇手术
  • 11篇麻醉
  • 7篇芬太尼
  • 6篇全麻
  • 5篇瑞芬太尼
  • 5篇气管
  • 5篇丙泊酚
  • 4篇镇痛
  • 4篇术后
  • 4篇靶控
  • 4篇靶控输注
  • 3篇眼底
  • 3篇眼底手术
  • 3篇眼科
  • 3篇双频指数
  • 3篇麻醉处理
  • 3篇脑电双频
  • 3篇脑电双频指数
  • 3篇焦虑
  • 3篇喉显微

机构

  • 29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同仁医院
  • 1篇秦皇岛市第一...
  • 1篇北京市丰台区...

作者

  • 29篇范雪梅
  • 16篇李天佐
  • 13篇丁斌
  • 13篇张炳熙
  • 7篇李梅
  • 3篇张学政
  • 2篇杨沛
  • 2篇年阿兴
  • 2篇徐源
  • 2篇潘楚雄
  • 2篇周颖
  • 2篇石军
  • 2篇赵军阳
  • 2篇王平
  • 2篇徐红
  • 1篇柳端今
  • 1篇张曼华
  • 1篇石嵩
  • 1篇舒乐娃
  • 1篇葛新

传媒

  • 9篇北京医学
  • 4篇临床麻醉学杂...
  • 4篇耳鼻咽喉(头...
  • 3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麻醉与监护论...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内窥镜手术全麻控制性降压期间肱动脉间接测压与足背动脉直接测压的比较
2001年
45例全麻控制性降压下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 ,同期监测肱动脉间接压力和足背动脉直接压力。共收集 110 5对数据。结果显示 ,两种监测方法的相关性较差。正常及高血压状态下 ,足背动脉直接测得收缩压高于肱动脉间接测压数值 ,而舒张压低于肱动脉间接测压数值。低血压状态下 ,是背动脉直接测得的收缩压。
李天佐石嵩范雪梅石军熊继华陈志勇张炳熙
关键词:血压测定内窥镜术鼻内窥镜手术
七氟醚全麻喉罩通气在小儿眼科肿瘤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30
2008年
目的 比较七氟醚全麻喉罩通气与传统氯胺酮静脉全麻在小儿眼科肿瘤检查中应用的优劣。方法择期眼肿瘤患儿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七氟醚全麻喉罩通气组(S组)和静脉氯胺酮组(K组),每组30例。S组七氟醚吸入诱导后置入喉罩,术中保留自主呼吸,吸入1.5%~2.5%七氟醚维持麻醉。K组间断静脉推注氯胺酮。记录两组术中呼吸循环及眼内压(IOP)的变化、诱导、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K组术中HR较S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术中体动、SpO2〈9巨%例数也高于S组(P〈0.05);K组术中、术毕IOP高于S组(P<0.01),诱导及苏醒时间较S组明显延长且较多术后并发症(P〈0.05或P〈0.01)。结论 与氯胺酮麻醉相比,七氟醚全麻喉罩通气是眼肿瘤患儿检查的一种较佳麻醉选择。
范雪梅李梅赵军阳李天佐
关键词:七氟醚喉罩眼内肿瘤
右美托咪定和瑞芬太尼用于显微手术后拔管反应的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和瑞芬太尼对喉显微手术全麻苏醒期呛咳反应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择全麻喉显微手术90例,随机分为D组(右美托咪定组)、R组(瑞芬太尼组)和C组(对照组),每组30例。于术毕前,D组、C组停止瑞芬太尼输注,给予右美托咪定0.4μg/kg或生理盐水,R组调整瑞芬太尼靶浓度为2 ng/ml,直至气管拔管。记录围拔管期呛咳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苏醒期各项恢复指标及副反应。结果 D组、R组呛咳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低于C组。苏醒期不同时间点D组、R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低于C组,R组5例拔管后出现呼吸减慢或呼吸暂停。结论喉显微手术结束前静脉输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或低浓度瑞芬太尼,可明显减少气管拔管引起的气道和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与后者相比,右美托咪定不影响拔管后呼吸功能的恢复,更为安全有效。
范雪梅王平叶京英李天佐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瑞芬太尼气管拔管
麻醉监控镇静术应用基础与临床研究
张炳熙李天佐丁斌年阿兴范雪梅李梅郭玉良孙玉娟戚道一刘醒帅崔秀生
麻醉监控镇静术(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 MAC)是由麻醉科医师施行的通过药物及非药物的方法对意识较低水平的抑制,并维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和对物理刺激及语言指令有适度反应的能力。同时对中枢神经、心血...
关键词: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
麻醉监控镇静术应用基础与临床研究
2005年
麻醉监控镇静术(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 MAC)是由麻醉科医师施行的通过药物及非药物的方法对意识较低水平的抑制,并维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和对物理刺激及语言指令有适度反应的能力.同时对中枢神经、心血管和呼吸系统进行监测以确保安全.其概念由美国麻醉医师学分(ASA)提出.
张炳熙李天佐丁斌年阿兴范雪梅李梅
关键词:麻醉科医师呼吸道通畅物理刺激麻醉医师
咪唑安定、氯胺酮用于鼻腔纱条取出时的清醒镇静
1999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咪唑安定、氯胺酮用于全鼻窦根治术后创面处理的镇静、镇痛、遗忘及心理保护作用。方法:全鼻窦根治术36例,均为成人,随机分为实验组(MK组,n=26)和对照组(n=10)。入室及术毕即刻两次测定Bp、HR,并取血测血糖、血浆皮质醇分别作为基础值和术中值。MK组一次性静注咪唑安定0.03mg/kg,之后静注氯胺酮0.3mg/kg。术中维持镇静于Ⅱ~Ⅲ级。结果:MK组Bp、HR、血糖、皮质醇水平的术中值较同组基础值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以上数据的术中值较同组基础值升高明显(P<0.05;P<0.01)。MK组对全部手术过程遗忘率84.6%,VAS均值0.42±1.36。未见恶心、呕吐及精神症状。对照组全部病人对手术记忆清晰,VAS均值8.7±1.23。结论:小剂量咪唑安定和氯胺酮用于全鼻窦根治术后创面处理,可有效地抑制因疼痛和恐惧引发的不良应激反应,产生满意的镇静镇痛和遗忘作用,起到稳定病人生理状况和心理保护作用。
范雪梅李天佐丁斌张炳熙
关键词:镇痛氯胺酮咪唑安定
双氯酚酸钠用于缓解UPPP术后吞咽痛观察
2008年
目的:寻找缓解UPPP术后吞咽痛的有效方法。 方法:择期行UPPP患者36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全部采用静吸复合全麻,鼻腔插管。术毕患者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术后两组PCA用药为:芬太尼(10μg/m1).含恩丹西酮8mg.总量100ml。预充量4ml,背景速度2ml/hr,PCA量2ml,锁定时间15分钟。A组为单纯PCA组,B组除PCA镇痛外,术后患者吞咽痛时自行用双氯酚酸钠咽部创面喷雾。术后6、12、24、48小时观察安静及吞咽时的疼痛VAS评分.同时记录术后各时间段间PCA按压次数.及恶心呕吐情况。 结果:安静时VAS评分.相同时刻组间比较、组内各时刻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吞咽时VAS评分,相同时刻组间比较,B组均小于A组(P〈0.05),组内各时刻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CA按压次数.B组按压次数明显少于A组(P〈0.01)。术后恶心呕吐A组较B组多见(P〈0.05)。 结论:芬太尼静脉PCA可适度缓解UPPP术后安静状态时疼痛。但无法解决患者吞咽痛,加用双氯酚酸钠局部喷雾可明显减轻患者吞咽时疼痛。
李天佐范雪梅林娜
关键词:双氯芬酸钠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术后镇痛
地塞米松、帕瑞昔布钠对支撑喉镜喉显微术后镇痛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比较单次注射地塞米松、帕瑞昔布钠用于减轻支撑喉镜喉显微手术后咽喉痛的效果。方法全麻下支撑喉镜喉显微手术165例,随机分为3组。D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7.5mg,P组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C组注射生理盐水10ml。于术后2、10、24h进行随访,记录咽喉痛的VAS评分。结果术后2h和10h,D、P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0.01)。术后24h,D组VAS评分显著低于P组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P组评分与C组相当。结论单次注射地塞米松、帕瑞昔布钠均能减轻支撑喉镜喉显微手术后咽喉痛,前者作用时效更长。地塞米松因其抗炎、抗水肿作用可能更适用于减轻支撑喉镜喉显微手术后咽喉痛。
张学政周颖范雪梅丁斌
关键词:地塞米松喉显微手术咽喉痛
靶控输注不同浓度瑞芬太尼对无痛人流手术抑制体动丙泊酚EC_(50)及麻醉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9
2013年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手术中,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最佳配伍浓度。方法择期无痛人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研究组瑞芬太尼浓度分别为O.4ng/ml(R1组)、O.6ng/ml(R2组)、0.8ng/ml(民组)、1.0ng/ml(R组),采用序贯法确定各组术中无体动反应所需丙泊酚的半数有效浓度(EGo)。分别于入室后(T,)、意识消失后(T2)、手术扩张宫颈(T3)、麻醉苏醒(T4)时记录MAP、HR、SpOz;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苏醒时间。结果C组、R1、R2、R、R组丙泊酚ECso分别为6.84、6.33、5.25、4.80、4.53μg/ml。R2、心、R组丙泊酚EC50明显低于C组,且意识消失时间及苏醒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或P〈0.01),R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C、R1、R2、R3组(P〈0.05)。结论无痛人流术中TCI瑞芬太尼浓度在0.6~0.8ng/ml之间时,与丙泊酚配伍更为安全、有效。复合不同浓度瑞芬太尼时,注意丙泊酚用药的个体化。
范雪梅王平潘楚雄李天佐
关键词: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半数有效浓度
重症OSAS病人UPPP手术麻醉相关问题的探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由于睡眠期间反复发作呼吸暂停、低通气,造成血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长期缺氧及高碳酸血症导致全身一系列的病生...
丁斌范雪梅
关键词:手术麻醉气管导管套囊充气麻醉诱导期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