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化江 作品数:115 被引量:332 H指数:10 供职机构: 武警后勤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核科学技术 生物学 更多>>
基于EPID的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绝对剂量验证探讨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用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绝对剂量验证的可行性与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100例患者的VMAT治疗计划,用Eclipse软件导出EPID计划和水模体验证计划等中心平面的通量图。在2幅通量图中对应位置处,各随机选取30个待测量绝对剂量点(靶区内6个,靶区外扩5、10、20、30、50 mm的区域内和有效探测范围内各4个点),按照选取位置的不同将这些剂量点分成7组,每个点均测量EPID和指形电离室实测值,用单因素F检验比较2种方法7组数据的计划值与实测值准确率的差异。结果 :7组剂量点的绝对剂量验证结果准确率基本均在98%以上,2种方法测量的7组数据的准确率均无统计学差异(F=0.032-3.189,P>0.05)。结论:EPID具有在线实时剂量验证的潜力和明显优势,能够大大提高多点绝对剂量验证的效率,可以用于VMAT治疗绝对剂量的验证。 孟慧鹏 董化江 丁红军 孙小喆 郑爱青 梁克明 张艳龙 王鹏关键词:电子射野影像装置 糖化β-淀粉样蛋白对阿尔茨海默病样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糖化β-淀粉样蛋白(Aβ-AGE)对阿尔茨海默病样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β-淀粉样蛋白(Aβ)与甲基乙二醛于37℃下温育1个月合成Aβ-AGE。将4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Aβ组、Aβ+小鼠单克隆高级糖化终产物受体抗体(Anti-RAGE)组、Aβ-AGE组、Aβ-AGE+Anti-RAGE组,每组10只。行立体定向左侧侧脑室注射制备阿尔茨海默病样模型,其中Aβ组大鼠给予Aβ5μg,Aβ+Anti-RAGE组大鼠给予Aβ5μg和RAGE抗体Anti-RAGE50μg,Aβ-AGE组大鼠给予Aβ-AGE5μg,Aβ-AGE+Anti-RAGE组大鼠给予Aβ-AGE5μg和Anti-RAGE50μg。注射后第2~7天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大鼠寻找隐匿平台的潜伏期;注射后第9天,记录各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高级糖化终产物受体(RAGE)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层中RAGE的表达。结果在注射后第2天,各组大鼠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767,P>0.05)。注射后第3~7天,各组大鼠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167、25.050、56.980、62.380、122.200,P<0.05);Aβ-AGE组大鼠潜伏期显著长于Aβ组(P<0.05),Aβ+Anti-RAGE组大鼠潜伏期显著短于Aβ组(P<0.05),Aβ-AGE+Anti-RAGE组大鼠潜伏期显著短于Aβ-AGE组(P<0.05)。注射后第9天,各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30、13.560,P<0.05);Aβ-AGE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短于Aβ组(P<0.05),Aβ+Anti-RAGE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长于Aβ组(P<0.05),Aβ-AGE+Anti-RAGE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长于Aβ-AGE组(P<0.05)。注射后第9天,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RAGE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26,P<0.05);Aβ-AGE组大鼠海马组织中RAGE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Aβ组(P<0.05),Aβ+Anti-RAGE组大鼠海马组织中RAGE蛋白相对表达量与Aβ组� 夏天光 刁云锋 毕莹 张健 陈江龙 董化江 董月青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糖基化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地图(武警后勤兵棋城市十米级推演)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地图(武警后勤兵棋城市十米级推演)。;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武警后勤兵棋地图。;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图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组件1主视图。;... 刘仁亮 吴坚 马勇 王蕾 贺智 孙宇 谭冕 于国超 贺星月 董化江 邓小兵 魏妍哲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提取物对糖尿病皮肤溃疡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提取物对糖尿病皮肤溃疡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3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单纯培养基冻干粉治疗组和间充质干细胞上清冻干粉治疗组,每组10只。大鼠经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并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制作糖尿病模型。糖尿病大鼠采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后,用刀片在小腿处划一切口,深达皮下,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造成皮肤溃疡。皮肤溃疡模型制作成功后模型组大鼠尾静脉注射100μL生理盐水,溃疡处滴加100μL生理盐水;单纯培养基冻干粉治疗组大鼠将培养基冻干粉溶解至200μL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100μL,溃疡处滴加100μL;间充质干细胞上清冻干粉治疗组大鼠将间充质干细胞上清冻干粉溶解至200μL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100μL,溃疡处滴加100μL。5 d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水平,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溃疡处组织中TNF-α和VEGF的表达。结果间充质干细胞上清冻干粉治疗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和单纯培养基冻干粉治疗组(P<0.05);模型组与单纯培养基冻干粉治疗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充质干细胞上清冻干粉治疗组大鼠溃疡组织中TNF-αmRNA及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和单纯培养基冻干粉治疗组(P<0.05);间充质干细胞上清冻干粉治疗组大鼠溃疡组织中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高于模型组和单纯培养基冻干粉治疗组(P<0.05);模型组大鼠溃疡组织中TNF-αmRNA、VEGF mRNA及相应蛋白表达与单纯培养基冻干粉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充质干细胞上清冻干粉治疗可有效降低溃疡组织中TNF-α的表达,且可有效提高溃疡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 徐海环 董化江 赵明亮关键词: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糖尿病皮肤溃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护理床的姿态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护理床的姿态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受检者处于护理床上时,获取受检者的额头区域的脉搏波;根据脉搏波确定受检者的目标生理参数,并根据目标生理参数确定受检者的睡眠质量;当睡眠... 王磊 王琳琳 董化江 罗悦晨在危重病人中使用深静脉置管的体会 被引量:12 2012年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是在穿刺基础上插管,适用于需持续补液的病人,以使病人免遭频繁穿刺浅静脉之苦,必要时也可作采血化验、插管加压输液或中心静脉压测定。该静脉口径大,位置恒定表浅,为深静脉穿刺之首选静脉。随着医学的发展,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适用于急危重症抢救、接受化疗者及外周血管穿刺困难者。其要点:1.部位:选择在锁骨下方,锁骨中点内侧1~2cm处为穿刺点,也有在锁骨上入路穿刺点向下作垂线与锁骨下缘相交,其交点处作为穿刺点。多选择右侧;2.体姿:采取肩垫枕的仰卧头后垂位,头偏向对侧,也可将床尾抬高,以利于穿刺时血液向针内回流,避免空气进入静脉发生气栓。穿刺侧的上肢外展45度,后伸30度位以向后牵拉锁骨。据解剖所见,锁骨上入路易损伤胸膜,而锁骨下入路一般不易损伤胸膜,操作方便,易穿刺,故锁骨下入路较上入路成功率高;3.穿经层次:穿刺针穿经皮肤、浅筋膜、胸大肌及锁骨下肌达锁骨下静脉,其厚度为3~4cm;4.进针技术:针头与胸部纵轴角度为45度,与胸壁平面角度呈15°进针,导管欲达上腔静脉左侧需插入l5cm,右侧则插入l2cm;5.失误防范:(1)针尖不可过度向上向后,以免伤及胸膜;(2)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相会处恰为针尖所对,继续进针的安全幅度不如锁骨上入路大,故不可大幅度进针;(3)防止空气进入。 董化江 罗悦晨 徐健 刘未 杨德慧 单娜娜关键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入路 经皮穿刺主动脉弓法灌注尸体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经皮穿刺主动脉弓法灌注尸体,为尸体防腐灌注提供一种新途径。方法对30具经10%福尔马林防腐固定成尸标本,用穿刺针从胸骨柄上缘点,经皮胸骨后方穿刺到主动脉管弓腔内,测量进针角度和进针深度。结果主动脉弓上下径为(29.5±2.9)mm,前后径(24.0±3.1)mm,主动脉弓长(68.0±12.6)mm。主动脉弓的体表位置:下界平胸骨角中点,上界相当于胸骨柄中部,胸骨柄上缘点向下(26.0±2.0)mm,右侧界约平右第二肋软骨上缘的胸骨柄右缘,左界第二肋软骨上缘,距胸骨柄左缘(15.7±6.8)mm。进针点位于胸骨柄上缘中点,进针角度以胸骨柄中点垂直线为准,穿刺针向后下(39.0±35),至主动脉弓管腔内进针深度为(56.9±6.3)mm。结论经皮穿刺为从胸骨柄上缘中点进针,针尖穿入主动脉弓管腔内,注入尸体防腐固定液固定尸体。 单娜娜 张实 董化江 高富合 王永阔 杨德慧 李伯森 单云官关键词:胸骨柄 主动脉弓 胸骨角 尸体 姜黄素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内皮素-1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内皮素-1的影响。【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6组:假手术组(C)、缺血组(I)、缺血-再灌注1h组(R1h)、缺血-再灌注2h组(R2h)、姜黄素+缺血-再灌注1h组(Cur+I30min+R1h)和姜黄素+缺血-再灌注2h组(Cur+I30min+R2h)。酶联免疫法测量内皮素(ET-1)血清学水平;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MI/R)各组心肌组织中ET-1的变化,及Cur对ET-1表达的影响。【结果】与C组比较,I、R组血清ET-1明显升高(P<0.05);与I组比较,R组血清ET-1升高显著(P<0.05);Cur+R1、2h组血清ET-1较R1、2h明显下降(P<0.05)。与C组比较,I组ET-1mRNA表达无差异,ET-1蛋白水平升高(P<0.05);R组ET-1mRNA和蛋白表达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0.05);Cur+R1、2h组ET-1mRNA和蛋白均较R1、2h组下降(P<0.05)。【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试用姜黄素进行干预降低ET-1的表达。 杨术旺 战丽 王刚 臧照辉 任仲一 刘建勋 李亮 董化江关键词:姜黄素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内皮素-1 应用型卫勤人才进阶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2024年 进入新时代,战争形态发生了重大转变,战创伤伤情及一线救治要求亦发生着显著的改变。为适应作战形态、伤情变化及救治时效要求,向战场保打赢聚焦,加快培养复合、胜战、全能的新型卫勤人才亟待探索。前期项目组打造了“三地三师联动”的育人共同体,搭建“解困育人相结合”的育人平台,实现了教学育人由理论到实践、由院校到部队、由课堂到战场的跨越,是基础知识到实战能力转化的有效载体,是一种新型的突出“实战”“实用”“联合”的新型育人模式,有效实现了最优化资源共享,最大化合力解困,人才培养质效显著提升。Entering the new era, major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form of war, and significant changes have also taken place in the situation of the wounds 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first-line treatmen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hanges in combat forms, injurie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ime of treatment, it is urgent to explore how to focus on winning on the battlefield and speed up the training of compound, victorious and all-round new personnels of the health services. In the early stage, we built an education community of “joint assistance of three regions and three divisions”, built an education platform of “associations and combinations of solving difficulties and education”, and realized the leap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from colleges to troops, and from classroom to battlefield. It is an effective carrier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basic knowledge to actual combat ability, and a new type of education model highlighting “actual combat”, “practical” and the “joint”. This approach effectively optimizes resource sharing, maximizes collaborative efforts to overcome challenges, and significantly enhances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alent cultivation. 董化江 黄博 关超玲 张冠华 唐逍峰 徐健 谷彦军关键词:解困 重症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点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重症间质性肺疾病(SILD)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呼吸重症监护室住院的43例SIL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预后分为死亡组和非死亡组并进行比较。结果纳入的43例患者中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急性加重(AE-IIP)31例,胸部影像结果显示普通间质性肺炎(UIP)18例、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16例,40%的患者因合并感染因素导致病情加重。43例SILD患者死亡33例,死亡组和非死亡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住院时间、临床症状体征、血T淋巴细胞亚群、合并感染、机械通气及糖皮质激素剂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死亡组患者死亡前和非死亡组患者出院前的动脉血氧分压/吸氧分数(PaO_(2)/FiO_(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存在差异(均P<0.05),且死亡患者的PaO_(2)/FiO_(2)更低,常伴有Ⅱ型呼吸衰竭。结论 SILD患者中以AE-IIP多见,患者胸部影像以符合UIP和NSIP多见,肺部感染为急性加重的常见诱因,病情进展出现Ⅱ型呼吸衰竭是不良预后标志。 刘秀稳 吴立英 臧红新 董化江 陈雪芬 李学任关键词: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