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志辉

作品数:52 被引量:215H指数:8
供职机构:洛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折
  • 8篇CT表现
  • 7篇脊柱
  • 6篇血管
  • 6篇血管造影
  • 6篇腰椎
  • 6篇造影
  • 5篇手术
  • 5篇X线
  • 4篇低分
  • 4篇低分子
  • 4篇低分子肝素
  • 4篇电刺激
  • 4篇术后
  • 4篇体层摄影
  • 4篇分子
  • 4篇肝素
  • 4篇X线计算
  • 4篇X线计算机
  • 4篇CT

机构

  • 14篇洛阳市中心医...
  • 13篇四川大学华西...
  • 13篇石家庄市第一...
  • 9篇郑州大学
  • 3篇石家庄长城中...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省中医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河南省洛阳正...
  • 1篇沧州医学高等...
  • 1篇泰兴市卫生防...

作者

  • 50篇董志辉
  • 13篇武建忠
  • 12篇杨志刚
  • 10篇徐建杰
  • 8篇田振峰
  • 7篇高鹏
  • 6篇李媛
  • 6篇高鹏
  • 5篇成新玲
  • 5篇杜诗霖
  • 5篇张立兴
  • 5篇刘庆生
  • 4篇王戚玲
  • 4篇张斌
  • 4篇喻伟光
  • 3篇张笑春
  • 3篇褚志刚
  • 3篇郭应坤
  • 3篇张帅
  • 3篇季伟

传媒

  • 4篇现代中西医结...
  • 4篇颈腰痛杂志
  • 4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河南医学研究
  • 3篇临床研究
  • 2篇现代医用影像...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华西医学
  • 2篇实用医学影像...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医正骨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CT和M...

年份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1
  • 1篇1999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柱损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发生机制被引量:2
2012年
脊柱损伤是一种常见严重创伤,其治疗周期长,合并脊髓损伤者往往出现残疾且预后不良,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给医疗和患者家庭造成沉重负担。影响脊柱损伤治疗方案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神经学状况、脊柱是否不稳、脊髓压迫情况等。多层螺旋CT(MDCT)单独应用于此类患者即可快速、可靠地判断脊柱损伤的类型、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和脊柱不稳的程度等,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常规X线检查,本文对脊柱损伤的MDCT特点进行了综述。
董志辉杨志刚
关键词:脊柱
局部电刺激结合感觉神经植入治疗大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田振峰武建忠张立兴高雁冰徐建杰解哲喻伟光董志辉张帅
实验结果证实:神经电刺激能够有效的增强感觉神经末梢CGRP等神经肽的分泌量,促进骨折修复愈合,增强骨痂强度,为临床应用电刺激治疗骨折及骨折不愈合等复杂损伤提供了理论基础。临床工作中在常规骨折内固定基础上给予周围神经电刺激...
关键词:
关键词:骨缺损治疗电刺激治疗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16层螺旋CT表现特征及其解剖、病理基础被引量:3
2010年
为明确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16层螺旋CT表现特征、合并症及其解剖的优势分布。对临床病理证实的IPF38例行16层螺旋CT检查,其中26例追加薄层CT扫描。观察IPF的CT征像和合并症,评价其CT征像在解剖中优势分布。其中蜂窝肺14例(36.8%),10例(71.4%)主要分布于中下肺的外带、以双肺下叶基底段显著,4例(28.6%)呈弥漫性分布,11例(78.6%)病程在3年以上。小叶内间质增厚16例(42.1%)、小叶间隔增厚20例(52.6%)及支气管血管束增粗9例(23.7%),分别优势分布于中下肺的外带、双肺下叶基底段,双肺下叶及右肺中叶中内带。磨玻璃样密度影15例(39.5%),优势分布于肺的外带,主要以双肺下叶基底段显著;其中10例(66.7%)病程在1年以下。结果表明IPF的16层螺旋CT征象能反映其病理变化,在解剖分布上有明显特点。
温晓玲杨志刚王戚玲董志辉李媛冯元春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16层螺旋CT病理
单开门椎板成形微钛板固定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板成形微钛板固定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6-2013-06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分别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门诊复查颈椎X线、CT、MRI,测量椎管前后径指数,开门角度,评估椎管扩大率,采用JOA评分观察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钛板组:术前平均JOA评分为(8.4±1.7),末次随访时为(13.6±2.2),改善率为60.5%。传统组:术前平均JOA评分为(8.5±1.5),末次随访时为(11.6±2.0),改善率为50.5%。结论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中应用颈椎微钛板固定可有效维持术后开门角度,预防"再关门"出现,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有效方法。
董志辉丁文元申勇杨大龙王辉路宽郭旭朝王海莹白智龙张旭
关键词:微钛板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食管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现状
2011年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作为一种无创手段,可以在活体状态下评价其微循环。近年来,CT灌注成像在食管癌的微循环评价、放化疗的疗效判断方面取得进展。本文着重综述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食管癌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陈天武董志辉杨志刚
关键词:食管肿瘤多层螺旋CT灌注
正常心脏二尖瓣64层螺旋CT表现特征与心动周期时相变化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下正常二尖瓣在心动周期中形态和功能的动态变化特点。方法对40名心脏正常的成人行64层螺旋CT扫描,重建心动周期10个时相,观察和分析各时相容积再现技术(VRT)二尖瓣的形态,在各时相心脏平行长轴和短轴位上测量二尖瓣环直径和面积、二尖瓣开口直径和面积、以及二尖瓣前、后瓣的开放角度。结果二尖瓣环最大直径和面积、二尖瓣口最大直径和面积及最大前、后瓣开放角度分别为(29.3±3.5)mm和(962.8±149.3)mm2、(36.5±7.3)mm和(647.0±162.3)mm2、(68.3±5.6)°和(55.9±5.4)°,均见于舒张晚期。二尖瓣环最小直径和面积及前、后瓣开放角度见于收缩中期,分别为(9.8±1.7)mm和(76.2±27.3)mm2、(11.5±2.8)°和(9.6±2.8)°。结论64层螺旋CT可动态显示心动周期不同时相二尖瓣的形态特征及定量测量二尖瓣的功能。
张笑春杨志刚李媛郭应坤董志辉李真林
关键词:心脏二尖瓣心动周期
320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及恶性结节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探讨320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及恶性结节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320排螺旋CT常规剂量与低剂量扫描。记录两种不同剂量扫描方法辐射剂量、诊断结果,以及低剂量CT扫描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影像学特征,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分析。结果低剂量CT扫描管电流、CT剂量指数及剂量长度乘积均分别明显低于常规剂量CT扫描(均P<0.05)。低剂量CT扫描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符合率91.11%(164/180)略低于常规剂量CT扫描94.44%(170/180)(χ^(2)=1.492,P=0.222)。低剂量CT扫描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诊断的敏感度91.86%(79/86)、特异度90.43%(85/94)、阳性预测值89.77%(79/88)及阴性预测值92.39%(85/92)均分别略低于常规剂量CT扫描(χ^(2)值依次为0.956、0.273、0.326、0.884,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及结节直径为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320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诊断符合率、诊断价值与常规剂量扫描相当,且辐射剂量相对较低,可有效鉴别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且高龄、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及结节直径增大为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范真真高鹏董志辉
关键词:结节特异度
螺旋CT血管造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由脑部血液供给障碍所引发的一种脑实质病变,该病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若未及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极有可能导致病情恶化,遗留肢体瘫痪、失语等后遗症。早期治疗可促进缺血半暗带脑细胞功能及脑血供恢复,有助于受损神经功能恢复。
高鹏成新玲董志辉杜诗霖刘庆生陆方方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患者螺旋CT血管造影颈动脉斑块检出率脑实质病变脑细胞功能
upassⅡ脊柱微创系统在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术中的应用研究
董志辉董志凯徐建杰季伟田振峰武建忠高雁冰
课题研究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间的变化,分析了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证实了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术前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
关键词:
延长责任椎短节段固定对退变性腰椎侧凸伴椎管狭窄患者腰椎前凸角的影响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 探讨延长责任椎短节段固定手术对退变性腰椎侧凸伴椎管狭窄患者腰椎前凸角的影响,分析腰椎前凸角对固定融合节段选择和手术疗效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8年3月退变性腰椎侧凸伴椎管狭窄96例患者接受责任椎固定融合或延长责任椎固定融合治疗的病例资料,按术前腰椎前凸角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腰椎前凸角>10°)和B组(腰椎前凸角<10°),比较2组中采取责任椎固定融合和延长责任椎短节段固定的腰椎侧凸角、腰椎前凸角、JOA及VAS的改善指数,分析其手术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术后随访至少12个月,最长随访时间61个月,平均17.8个月。A组中57例患者39(68.4%)例行责任椎固定融合,18(31.6%)例行延长责任椎固定融合。配对t检验比较,末次随访VAS、JOA改善指数及JOA改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前凸角和侧凸角改善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39例患者12(30.8%)例行责任椎固定融合,27(69.2%)例行延长责任椎固定融合。末次随访VAS、JOA改善指数及JOA改善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前凸角和侧凸角改善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JOA改善率与腰椎前凸角改善指数存在正相关(0
吴海龙张帅张喜平田振锋董志辉武建忠张立兴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侧凸椎管狭窄疗效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