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晓楠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要件
  • 2篇主观
  • 2篇主观要件
  • 2篇犯罪
  • 2篇犯罪构成
  • 2篇犯罪主观
  • 2篇犯罪主观要件
  • 1篇因果关系
  • 1篇侦查
  • 1篇侦查权
  • 1篇治安
  • 1篇治安法官
  • 1篇司法
  • 1篇司法控制
  • 1篇令状
  • 1篇客体
  • 1篇构成要件
  • 1篇构成要件理论
  • 1篇法官
  • 1篇犯罪构成要件

机构

  • 3篇河北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董晓楠
  • 2篇何辉利

传媒

  • 2篇河北理工大学...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借鉴侦查权司法控制中的若干误区
2009年
在侦查控权主体设计上,学界在对治安法官权力性质、法官名称、司法概念、保释率、签发令状等诸多问题上存有一定的误区,从而照搬国外的司法审查机制恐有失当。
董晓楠
关键词:治安法官令状
重新认识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
2007年
刑事立法中的"知意论"作为判断行为人主观心态的法律依据,在刑事司法操作中有唯心之嫌。刑事司法实践中应该改造因果关系近因说,吸纳美国因果关系理论中的概率标准以及犯罪主观心态分两个层次的合理因素,以客观的行为和行为结果的概然关系为依据判断犯罪心态,体现出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在判断是否构成犯罪的推理过程中之交互作用。
何辉利董晓楠
关键词:犯罪主观要件因果关系
我国犯罪构成要件理论探析被引量:1
2007年
对犯罪构成要件应分为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在司法层面,犯罪客体不是成立犯罪必备的要件,犯罪的主观方面也不是成立犯罪的共同要件;而在立法层面,强调主观方面是一个重大的价值理念。
何辉利董晓楠
关键词:犯罪构成要件犯罪客体犯罪主观要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