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孝君
- 作品数:8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内蒙古中部巴音勿拉山岩体的地质特征及构造意义
- 2014年
- 巴音勿拉山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北部,白乃庙岛弧岩带南部,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及锆石特征表明其侵位时代为(410.9±1.2)Ma。岩体岩石组合为一套正长岩杂岩,富钾富碱,铝质量分数较高,属偏铝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浆源区为岩石圈地幔,岩浆演化过程中下地壳的同化作用显著。其形成与白乃庙岛弧岩带与华北克拉通碰撞后的伸展作用有关。
- 王大勇于淼高迪王挽琼白新会蒋孝君
- 关键词:早泥盆世正长岩弧-陆碰撞
- 内蒙古中部红格尔图地区花岗岩的成因及构造背景--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的制约被引量:6
- 2016年
- 内蒙古察右后旗红格尔图花岗岩岩体位于索伦缝合带以南,主要为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富硅(70.44%~78.80%),富碱(7.46%~10.74%),贫镁、铁、钛等,A/CNK值在0.95~1.41之间,碱铝指数AKI值在0.68~0.97之间,碱度率AR值在3.30~6.68之间,为弱过铝质-过铝质类碱性系列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范围大,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Eu呈负异常(δEu=0.03~0.89);富集高场强元素Th、U、Hf、Ta、Y等,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Sr、Ba、Eu等;高场强元素和值((Zr+Nb+Ce+Y)<350×10^(-6))明显偏低,该岩体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LA-ICP-MS锆石同位素测年,获得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267.2±1.4Ma、269.2±1.6Ma和272.1±1.2Ma,表明该岩体形成于中二叠世,因此研究区内两大板块碰撞缝合的时间应该至少早于该岩体的形成时代,即应该至少早于267.2~272.1Ma。
- 蒋孝君徐仲元刘正宏薛伟剡鹏兵邢亚杰
- 关键词:LA-ICP-MS锆石U-PB测年地球化学后碰撞
- 大兴安岭中段塔尔气地区满克头鄂博组流纹岩年代、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 张超和钟铧吴浩吴庆蒋孝君
- 华北板块北缘中段早中二叠世的构造属性:来自花岗岩类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的制约被引量:39
- 2013年
- 内蒙古温都尔庙南-铁沙盖黑云角闪石英闪长岩和角闪黑云花岗闪长岩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中段晚古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带中;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分别为271.8±2.4Ma,271.4±1.3Ma、268.7±1.3Ma。主量元素SiO2含量61.42%~71.73%,K2O含量3.10%~5.11%,K2O/Na2O值介于0.93~1.96之间,Mg#值介于42.54~49.93之间,A/CNK为0.90~1.03;副矿物为锆石、磷灰石和磁铁矿,属亚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I型花岗岩类;富集轻稀土(LREEs)、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Cs、Rb、K、Ba、Th和U),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s)及高场强元素(HFSEs,Nb、Ta和Ti),弱Eu负异常(δEu=0.55~0.95),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弧环境,是上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黑云角闪石英闪长岩和角闪黑云花岗闪长岩中发育大量暗色微粒包体(黑云闪长岩),包体可能是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相对于寄主岩石贫Si、K富Fe、Mg、Ca、Ti、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Rb、Cs、Sr和U)和高场强元素(HFSEs,Nb、Ta、Zr、Hf)。本文花岗岩类的侵位反映了早中二叠世古亚洲洋俯冲于华北板块北缘之下及岩浆混合作用的岩浆事件。
- 王挽琼徐仲元刘正宏赵庆英蒋孝君
- 关键词:I型花岗岩暗色微粒包体岩浆混合作用
- 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角闪辉长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王挽琼刘正宏徐仲元蒋孝君白新会
- 内蒙古镶黄旗乌兰哈达中二叠世碱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5
- 2013年
- 内蒙古镶黄旗乌兰哈达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岩性以中细一中粗粒碱长花岗岩为主。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该花岗岩的侵位年龄为265.1Ma_+1.5Ma(MSWD=I.5),形成于中二叠世。该花岗岩富硅(SiO2为73.63%-75.47%),富碱(Na2O+K2O介于9.25%-9.49%)之间。在SiO2-K2O图中,样品多数落入高钾钙碱性系列。A/CNK值在1.00-1.03之间,属弱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含量高(∑REE=94×10^-6-383×10-6),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a/Yb)N=6.59~13.20,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22-38)。相对亏损Ba、sr、Nb、P、Ti元素,而高场强元素含量高(Zr+Nb+Ce+Y〉350×10^-6),且具有较高的10000XGa/M比值(236-2.79)。地球化学特征暗示了乌兰哈达碱长花岗岩具有典型的A型花岗岩特征。相对低的Nb的含量进一步暗示了该岩体具有A,型属性。构造环境R,一R:判别图和构造环境(Y+Nb)一Rb判别图解显示,该岩体可能形成于后碰撞的拉张环境。结合鸟兰哈达岩体的大地构造位置、构造环境及侵位时代.初步推断研究区内华北板块北缘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碰撞缝合时代应早于265.1Ma。
- 蒋孝君刘正宏徐仲元王挽琼王兴安张超
- 关键词:华北板块北缘A型花岗岩后碰撞
- 内蒙古集宁地区中二叠世花岗岩特征及地质意义
- 中亚造山带经历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发育了大量的岩浆岩,它们记录了中亚造山带形成发展演化历史。这些岩浆岩的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岩石类型、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等对区域构造演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指示意义。研究区位于内蒙古...
- 蒋孝君
- 关键词:花岗岩中二叠世同位素年代学华北板块北缘
- 内蒙古大青山逆冲推覆构造带中同构造方解石脉被引量:4
- 2012年
- 在大青山逆冲断层带和其下盘广泛发育热液脉体,主要为石英脉和方解石脉,其形成演化受逆冲断层控制,记录了逆冲推覆构造形成演化的重要信息。同构造方解石脉主要发育在逆冲断层带下盘变质变形粉砂岩中。方解石脉体边部见有细小不规则状石英脉,由细小石英颗粒组成。方解石脉体由纤维状方解石组成,受递进变形影响呈S形。通过EBSD岩组分析,脉体中方解石颗粒在生长过程的早期主要受拉张作用影响,中期受拉张和顺时针剪切作用的共同影响,晚期则主要受顺时针剪切作用影响。流体包裹体测温研究表明,流体形成于地壳较浅层次,碳氢氧稳定同位素分析得出δ13CPDB的值为-2.2‰,表明流体来源于断层带下盘的二叠系中,是逆冲断层活动变形事件的产物,代表了逆冲推覆活动的晚期产物。
- 王兴安刘正宏王挽琼蒋孝君朱凯
- 关键词:逆冲推覆构造方解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