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蒲怡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纪委办公室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中国教育
  • 3篇教育
  • 3篇教育领域
  • 3篇国教
  • 3篇惩罚
  • 2篇高校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诚信
  • 1篇大学生诚信缺...
  • 1篇道德
  • 1篇道德修养
  • 1篇修养
  • 1篇有感
  • 1篇职工合法权益
  • 1篇人权
  • 1篇网站
  • 1篇网站建设
  • 1篇维权
  • 1篇校纪
  • 1篇廉政

机构

  • 6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6篇蒲怡
  • 4篇孙玫贞
  • 1篇曾记兵
  • 1篇刘静丽

传媒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煤炭高等教育
  • 1篇天津市教科院...
  • 1篇吉林广播电视...
  • 1篇文教资料
  • 1篇山东工会论坛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校廉政网站建设的思考和探索被引量:1
2006年
廉政文化建设是开展反腐倡廉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为了进一步推动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形成廉政文化大宣教格局,拓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空间,一些高校建立了廉政网站。如何设置廉政网站的栏目,如何筛选廉政网站的内容,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充分发挥廉政网站的宣传教育作用,是廉政网站建设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笔者通过对部分高校廉政网站调查研究,并结合本校的廉政网站建设情况,提出了高校廉政网站建设、管理和维护的原则及相关措施。
曾记兵蒲怡
试论工会与高校纪检机构协同维权机制的构建被引量:2
2014年
我国高校教职工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权益的具体内涵有别于其他职工利益群体,其权益维护特点也很鲜明。高校工会与纪检监察机构都承担了维护教职工权益的工作任务,但二者在组织性质上存在差别,在维权的手段上也有很大不同。高校工会和纪检监察机构协同维权机制的建立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现实中的迫切性。当前需从加强维权意识、建立高效互动平台、畅通联系渠道三个方面着手构建工会与纪检监察机构协同维权机制:
蒲怡孙玫贞
关键词:高校工会教职工合法权益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成因及诚信回归的对策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大学生诚信缺失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是由于大学生自身存在诚信缺失的因子,加之受到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增长了对不正当利益的诉求;又由于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力,管理存在漏洞,最终导致了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实现大学生的诚信回归,高等学校责无旁贷,要力推大学生诚信回归这项工作;家庭、学校、社会也要共同把诚信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建设;同时,重铸大学生良好形象,大学生自身更是义不容辞。
刘静丽蒲怡
关键词:道德修养诚信缺失
浅析当代中国教育领域中的惩罚
2008年
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刑罚中对罪犯的惩罚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即由注重对肉体的报复逐渐转变为对灵魂的改造。从当今教育领域对惩罚方式所进行的改革中,我们也可见到这种变化的影子。当今无论是公开惩罚地位的下降还是体罚的废除都是以学生人权为中心的,但它们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人类教育理念进步的同时,却又废除了教育者的惩罚权。教育领域并不存在是否需要惩罚的问题,但存在应使用什么样的惩罚手段问题,惩罚的存在对维护规范、建立秩序还是很有必要的。面对当今教育领域中对惩罚改革的矫枉过正现象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如何在尊重学生人权的同时又能恰当地实施惩罚是一个促使我们每个人都应思考的问题。
孙玫贞蒲怡
关键词:中国教育惩罚
当代中国教育领域中的惩罚——读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有感被引量:1
2008年
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刑罚中对罪犯的惩罚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即由注重对肉体的报复逐渐转变为对灵魂的改造.从当今教育领域对惩罚方式所进行的改革中,我们也可见到这种变化的影子.当今无论是公开惩罚地位的下降还是体罚的废除都是以学生人权为中心的,但它们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人类教育理念进步的同时,却又废除了教育者的惩罚权,教育领域并不存在是否需惩罚的问题,但存在应使用什么样的惩罚手段问题,惩罚的存在对维护规范、建立秩序还是很有必要的.面对当今教育领域中对惩罚改革的矫枉过正现象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如何在尊重学生人权的同时又能恰当地实施惩罚是促使我们每个人都应思考的问题.
孙玫贞蒲怡
关键词:中国教育惩罚
论当代中国教育领域中的惩罚
2008年
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刑罚中对罪犯的惩罚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即由注重对肉体的报复逐渐转变为对灵魂的改造。从当今教育领域对惩罚方式所进行的改革中,我们也可见到这种变化的影子。当今无论是公开惩罚地位的下降还是体罚的废除都是以学生人权为中心的,但它们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人类教育理念进步的同时,却又废除了教育者的惩罚权。教育领域并不存在是否需要惩罚的问题,但存在应使用什么样的惩罚手段问题,惩罚的存在对维护规范、建立秩序还是很有必要的。面对当今教育领域中对惩罚改革的矫枉过正现象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如何在尊重学生人权的同时又能恰当地实施惩罚是我们每个人都应思考的问题。
孙玫贞蒲怡
关键词:中国教育惩罚人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