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红
-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5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重构中的细胞凋亡被引量:6
- 2001年
- 为探讨细胞凋亡在高血压大鼠左心室重构中的变化及其作用 ,以 16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正常血压对照大鼠为研究对象 ,左心室中轴切片 ,应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 ,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的超微结构和细胞类型 ,LSAB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膜死亡受体分子Fas蛋白的细胞定位。结果发现 ,与同龄正常血压对照大鼠相比较 ,16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指数显著增高 ;光镜观察发现 ,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增加 [以 10 4 个核为计算单位 (下同 ) ,自发性高血压组为 19.5 4± 7.2 7,正常血压对照组为 6 .92± 4.35 ,P <0 .0 5 ],并可见小血管内皮细胞和浸润心肌的白细胞凋亡 ,但纤维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下降 (自发性高血压组为 5 .88± 2 .15 ,正常血压对照组为 14.34± 9.5 6 ,P <0 .0 5 )。电镜观察发现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可见凋亡的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 ,内皮细胞凋亡多发生于萎缩的毛细血管 ,血管周围有纤维组织增生 ;正常血压对照大鼠可见凋亡的纤维细胞。Fas蛋白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要定位于心肌细胞 ,在正常血压对照大鼠主要定位于纤维细胞。实验提示高血压左心室重构中细胞凋亡类型发生了改变 ,Fas受体途径可能与此改变有关。
- 陈卫兵蒲红秦永文殷明
- 关键词:细胞凋亡心肌重构高血压血管内皮病理
- 心房扑动伴左心扩大房室结改良一例
- 2001年
- 蒲红吴炎尹炯屠昌华方安娜孙爱霞廖德宁
- 关键词:心房扑动房室结改良
- 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成形术中致对角支穿孔破裂和心肌梗死1例被引量:1
- 2003年
- 陈卫兵蒲红吴炎
-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心肌梗死
- 早期应用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观察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以探讨其抗炎机制。方法 68例ACS患者随机分成辛伐他汀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患者发病48小时内口服辛伐他汀(20mg/d)。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和QuicRead法分别测定二组血浆中治疗前、治疗4周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并设正常对照组(健康组)。随访6个月,观察ACS患者心脏事件如复发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室性心动过速等死亡发生率的差异的显著性。结果治疗组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ACS患者TNF-α、IL-6、CRP水平较健康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4周后两组TNF-α、CRP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下降更显著;治疗组IL-6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虽较治疗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辛伐他汀降血脂治疗可明显减少心血管急性事件,其机制与减轻炎症反应,特别是抑制IL-6的分泌有关。
- 陈卫兵蒲红黄丽娜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辛伐他汀炎症
- 血栓弹力图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病情评估及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病情评估及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17例UAP患者,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将其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组,对比各组的TEG参数;并根据UAP患者PCI后抗血小板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氣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分析两组的血小板抑制率、TEG参数差异。【结果】三支病变、双支病变组UAP患者反应时间(R)均显著地低于单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UAP患者R值均显著地低于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双支病变组UAP患者a角、最大振幅(MA)值均显著地高于单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UAP患者α角、MA值均显著地高于双支病变组(P<0.05)。PCI术后,替格瑞洛组患者R值高于氣吡格雷组,α角、MA值则均低于氯吡格雷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替格瑞洛组患者AA途径、ADP途径血小板抑制率均高于氣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G检测对于评估UAP患者冠脉病变程度、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吴炎江礼娟王亚年蒲红
- 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动过速83例被引量:2
- 2001年
- 蒲红方安娜吴炎屠昌华曹渭斌瞿彩莲吴丽萍
-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阵发性心动过速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急性心衰的短期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急性心力衰竭的短期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入组患者均接受指南推荐的标准治疗,治疗组(n=25)在此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照组(n=25)加用硝酸甘油。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心功能分级、住院病死率、住院时间、治疗后平均血压及不良反应。并分析用药前后射血分数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佳(P<0.05)。治疗组NYHA分级、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急性心衰时的早期心功能改善有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吴炎蒲红
- 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
- 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Toll样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C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表达改变情况及阿托伐他汀对其的干预效应。方法选取80例CCHF住院患者,其中40例按照标准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标准治疗组);另外40例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阿托伐他汀组)。4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对TLR4的表达与血清TNF-α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标准治疗组、阿托伐他汀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TLR4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值均<0.05),并且与血清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076,P<0.05)。治疗后1个月,标准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和血清TNF-α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值分别<0.05、0.01),阿托伐他汀组的下降值均显著高于标准治疗组(P值均<0.05)。结论 TLR4表达可能与CCHF发生有关,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提示阿托伐他汀的抗炎性免疫作用与抑制TLR4介导的炎性免疫反应有关。
- 吴炎蒲红
- 关键词:心力衰竭TOLL样受体4他汀类药物
- 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对冠心病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用免疫发光法检测30名正常对照者与69例冠心病患者血浆BNP水平,通过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及超声心动图结果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分级.结果对照组、心功能Ⅰ~Ⅱ级组及心功能Ⅲ~Ⅳ级组的BNP水平分别为(31.56±21.48) μg/L、(105.52±91.77) μg/L和(433.18±378.03)μg/L,3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1).冠心病患者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70,P<0.001),其中LVEF≤40%亚组BNP水平显著高于LVEF>40%亚组(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能反映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该指标对早期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检出、心力衰竭程度的评判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杨峻王咏梅黄丽娜蒲红姜小华方晓云孔宪涛
- 关键词:B型钠尿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