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超重
- 作品数:2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长江源区通天河基流的计算与分析被引量:9
- 2011年
- 通天河是长江源区最大干流,其径流与基流的变化基本上反映了整个源区的水文与水文地质特征。根据长江源区通天河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等特征,首次选用改进加里宁方法计算了通天河直门达水文站1957-2009年实测径流量的基流;分析了该流域基流量的多年变化,研究了拐点流量Q0、退水指数α值及比例系数B值与基流量的关系。此外,还根据各河流比例系数B值的试算结果,分析了径流中地下水补给的比例变化。结果表明:基流量与径流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82);3个参数对基流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为比例系数B值、拐点流量Q0及退水指数α值。通天河多年B值的变化反映了河道径流补给中地下水组分剧烈减少—平稳增加—平稳减少—剧烈增加和地表水组分相对剧烈增加—平稳缓慢减少—平稳缓慢增加—剧烈减少的趋势的过程。分析表明,影响B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气象因素(降水、气温)、水文地质条件(冻土等)以及地理特征等。
- 钱开铸吕京京裴超重梁四海万力
- 关键词:基流全球气候变暖
- 长江源区蒸散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3
- 2010年
- 利用空间分辨率为1 100 m的NOAA遥感数据,运用表面能量平衡系统(SEBS)模型,结合当地气象站实际观测数据,计算了1991-2001年长江源区的蒸散量,运用线性回归的方法计算了源区各像素点的蒸散量变化趋势,统计分析了蒸散量的多年变化规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气温、地表温度、降水量和植被指数(NDVI)等主要因素对蒸散量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源区蒸散量以6.8 mm/a的速度增加。全球变暖引起的气温、地表温度的升高是蒸散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在空间分布上,河流左岸阳坡蒸散量增加,右岸阴坡蒸散量减小;降水量、植被覆盖度分别与蒸散量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源区东南部降水量大,植被相对旺盛,蒸腾作用强烈,蒸散量大;西北部降水量小,植被生长稀疏,蒸散量较小。
- 裴超重钱开铸吕京京辛元红梁四海万力
- 关键词:蒸散量植被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