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晶
- 作品数:20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冶金工程更多>>
- 某钢铁厂1998—2008年职业伤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索某钢铁厂职业伤害与工作环境、职业安全知信行及个性特征等个体因素的相关关系,从中发现工伤事故的主因及高危人群,为职业伤害事故预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工作环境、知信行及个性特征等方面展开研究。[结果]职业伤害的影响因素包括经常饮酒(OR=3.408),个性维度中N分高(OR=1.039),焦虑量表总分高(OR=3.568),更换工种(OR=3.586),工作中有分散注意力行为(OR=2.739),工作环境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OR=2.440);而技术等级较高(中级)(OR=0.044),工作场所安全装置配备齐全(OR=0.183),向上级报告隐患者(OR=0.173)为保护性因素。[结论]钢铁企业职业伤害的危险因素具有多元性,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禁止职工饮酒;减少职工更换工种;适时对职工进行技术培训;检查工作场所的防护用品,不全时应及时补全;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及心理辅导,切实提高职工职业安全认识水平,端正职业安全态度,避免不安全行为发生;建立科学、统一的上报系统等,降低职业伤害发生。
- 谢晶白梅杨莉李羡筠郑艳艳甘永金
- 关键词:工作环境知信行心理特征病例对照研究
- 长期低浓度砷暴露致家兔眼动脉血循环改变的研究
- 2020年
-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观察长期低浓度砷暴露引起家兔眼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探讨砷导致的眼损害情况。方法将54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及染毒低、中、高剂量组)。各剂量组分别给予10、50和250μg/L浓度的含砷饮用水,阴性对照组给予不含砷饮用水,动物自由饮用,连续90 d。在染毒前和染毒90 d时应用CDFI检测各组动物眼动脉的血流参数:眼动脉收缩期峰流速(PSV)、舒张末期峰流速(EDV)及其阻力指数(RI)。结果染毒后高剂量组动物眼动脉PSV、EDV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RI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期低浓度砷暴露可导致眼血管弹性差,动物眼组织血供不足,造成眼部组织损害。
- 郑艳艳李羡筠傅松文凌健安谢晶陈瑞泽潘瑞辉朱林平
- 关键词:家兔眼动脉血流速度
- 红茶菌制剂对染尘大鼠肺干重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通过给予含与不含中草药的红茶菌制剂进行喷雾治疗,研究其对染尘大鼠全肺干重及肺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红茶菌复合制剂组、红茶菌单纯制剂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不染尘)。用标准石英粉尘配成的矽尘混悬液注入大鼠气管,复制矽肺动物模型。染尘后第4天开始对2个红茶菌制剂组进行喷雾给药,给药4周后处死动物,进行全肺干重及肺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结果红茶菌单纯制剂组全肺干重和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均为最高,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茶菌复合制剂组肺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值低于其他各染矽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茶菌复合制剂组能促进二氧化硅粉尘从大鼠肺部组织排出,具有一定的生物排尘功能。红茶菌单纯制剂对大鼠的排尘效果不明显。
- 甘永金李羡筠谢晶蒋盛军郑艳艳梁恒秋
- 关键词:红茶菌染尘大鼠游离二氧化硅
- 某钢铁企业非致死性职业伤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 目的:分析广西某钢铁企业职工非致死性职业伤害发生的特点、探索该企业非致死性职业伤害事故的发生机制,找出可能引起钢铁企业职工非致死职业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钢铁业职业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以降低职业伤害的发生。...
- 谢晶
- 文献传递
- 生姜提取物对染铝毒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神经细胞结构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
- 2024年
- 目的分析生姜提取物(GRE)对铝染毒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神经细胞结构的影响,并基于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蛋白激酶C(PKC)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铝染毒组、临床药物组、低剂量GRE(L⁃GRE)组、中剂量GRE(M⁃GRE)组、高剂量GRE(H⁃GRE)组,每组6只大鼠。空白对照组大鼠自由饮用不含氯化铝的饮用水,其余组大鼠饮用含10 mg/mL结晶氯化铝的饮用水。3个月后给予空白对照组和铝染毒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临床药物组大鼠灌胃盐酸多奈哌齐溶液,分别给予L⁃GRE组、M⁃GRE组、H⁃GRE组大鼠灌胃100 mg/kg、200 mg/kg、400 mg/kg GRE溶液。持续干预4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变化,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CaMKⅡ、nNOS、PK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铝染毒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延长且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海马组织的神经细胞皱缩,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CaMKⅡ、nNOS、PKC的mRNA表达水平及nNOS、PKC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2)与铝染毒组比,L⁃GRE组、M⁃GRE组和H⁃GRE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缩短,临床药物组、M⁃GRE组、H⁃GRE组大鼠的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各给药组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形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临床药物组大鼠的CaMKⅡ、nNOS和PKC mRNA表达水平升高,各剂量GRE组大鼠nNOS和PK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3)与临床药物组相比,M⁃GRE组和H⁃GRE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以及各剂量GRE组的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GRE组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形态改善程度更为明显;M⁃GRE组、H⁃GRE组大鼠的nNOS、PKC蛋白表达水平升高,L⁃GRE组大鼠的nNOS蛋白表达水平升�
- 谢晶蒋小云覃黎黎韦益宇郑艳艳杨莉
- 关键词:铝染毒生姜提取物学习记忆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 某钢铁企业职工工伤与安全知识态度及行为关系调查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了解广西区某钢铁厂职工工伤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状况及其与工伤的关系,为预防和控制工伤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及综合性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发生非致死性伤害组职工与未发生伤害组职工在安全认知、安全态度、安全行为及不安全状态方面(KAP)的差异,采用SPSS分析软件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发生工伤的可能性中,女性是男性的0.292倍,偶尔饮酒者是不饮酒者的4.940倍;KAP中新入厂职工或转岗职工不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是进行了教育职工的16.324倍,使用不安全设备职工是不使用者的2.112倍,接受了安全生产教育内容的职工是不接受的0.112倍,向上级报告了隐患的职工是不报告的0.447倍。结论男性、偶尔饮酒及新入厂职工或转岗职工不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使用不安全设备是工伤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向上级报告隐患是工伤的保护性因素。
- 谢晶杨莉
- 80种农药原药急性毒性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以80种农药原药为受试物,按照《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对大鼠进行急性经口、经皮、吸入毒性试验,对兔进行眼、皮肤刺激试验,对豚鼠进行致敏试验。受试农药急性经口毒性以低毒为主,中等毒农药以杀虫剂居多;除1种杀虫剂急性经皮毒性为中等毒,其他均为低毒;受试农药急性吸入毒性均属低毒;受试农药对兔眼、皮肤以无刺激性为主;80种农药均为弱致敏物。
- 谢晶李羡筠郑艳艳梁恒秋梁丹玉
- 关键词: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急性毒性
- 汉防己甲素对大鼠早期实验性矽肺的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对大鼠早期实验性矽肺的治疗效果。方法取健康成年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分成汉防己甲素组、阳性对照组(同期染尘)、阴性对照组(不染尘),每组30只。用石英粉尘注入大鼠气管,制作矽肺动物模型。染尘后第4天开始给药,汉防己甲素组给予汉防己甲素灌胃,另两组给予等量超纯水灌胃。治疗结束后分别处死大鼠,进行全肺干湿重称重、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计数及分类、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各组大鼠体重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5),但组间体重变化趋势程度不同;染尘后,汉防己甲素组体重比阳性对照组重(P<0.05)。汉防己甲素组大鼠的全肺干湿重均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染尘第50天时,汉防己甲素组大鼠羟脯氨酸含量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阳性对照组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病理组织学提示汉防己甲素组肺实变程度低于阳性对照组。结论汉防己甲素对大鼠早期实验性矽肺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郑艳艳潘瑞辉梁丹玉谢晶甘永金梁恒秋凌健安麦志丹
- 关键词:矽肺汉防己甲素动物实验
- 砷暴露的体外及体内微核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砷的遗传损伤作用。方法体外试验用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试验(CBMN)进行,观察不同浓度砷(0μg/L、50μg/L、100μg/L、200μg/L、400μg/L)对人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在RPMI1640培养基中加入正常人淋巴细胞和不同浓度砷在37℃中培养72 h(44 h时加入细胞松弛素B),经低渗固定等收获细胞后染色观察双核淋巴细胞中微核率。体内试验取40只ICR雄性小鼠应用完全随机化的方法分为4个剂量组[阴性对照组、10 mg/(kg·bw)、20 mg/(kg·bw)、30 mg/(kg·bw)],每组10只,将亚砷酸钠按剂量要求经口灌胃染毒3次,染毒后取尾静脉按常规血涂片进行涂片染色,观察外周血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结果体外试验砷接触72 h后,砷浓度200μg/L、400μg/L的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分别为10.4‰和20.2‰,与砷浓度0μ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试验ICR小鼠染毒亚砷酸钠后,阴性对照组、10 mg/(kg·bw)、20 mg/(kg·bw)、30 mg/(kg·bw)各剂量组动物外周血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分别为0.7‰、0.8‰、1.6‰、2.7‰,呈剂量-反应关系,30 mg/(kg·bw)剂量组外周血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明显升高,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砷酸钠体外试验可导致人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增加,体内试验也可导致外周血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升高,体内与体外试验结果均提示砷具有遗传损伤作用。
- 郑艳艳谢晶甘永金梁丹玉李羡筠
- 关键词:亚砷酸钠体外试验嗜多染红细胞微核
- 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的大鼠急性毒性研究
- 2022年
- 目的研究质量分数为3%的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不同染毒途径染毒的大鼠急性毒性。方法每组10只大鼠(雌雄各半),经口、经皮均采用一次性大剂量染毒方式,剂量分别为5 000 mg/kg和2 000 mg/kg。呼吸道以悬浮液经气溶胶发生装置雾化后染毒2 h,每组10只大鼠,剂量为1 126 mg/m^(3)、2 031 mg/m^(3)、2 501 mg/m^(3)、3 539 mg/m^(3)、4 464 mg/m^(3)。连续观察大鼠毒性症状和体征14 d,并对吸入毒性实验大鼠的肺部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经口、经皮染毒大鼠未见明显中毒症状;经呼吸道染毒引起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毒性反应,大体剖检显示肺脏充血、出血,体积增大;病理检查发现肺组织结构破坏、肺泡隔大小不一,肺泡壁增粗、断裂,肺间质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及红细胞外渗,可见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肺组织病理半定量评分提示染毒剂量越高引起的肺损伤越明显。结论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的悬浮液经呼吸道吸入,可引起大鼠肺脏损伤。
- 梁丹玉傅松文郑艳艳谢晶陈作兴李羡筠
- 关键词: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急性毒性吸入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