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博
- 作品数:6 被引量:78H指数:4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博士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生物有机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被引量:29
- 2010年
- 【目的】田间施用生物有机肥和叶面喷施有机叶面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的小区实验,对选定的库尔勒香梨树进行不同的基肥和叶面肥处理。【结果】在田间施用不同的生物有机肥和喷施有机叶面肥对果实的硬度和可滴定酸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田间施用生物有机肥和对照相比提高了可溶性糖含量的17%~46%,石细胞数目减少了15%~35%。有机叶面肥处理与对照相比提高了可溶性糖含量的2%~30%,石细胞数目减少了5%~24.6%。与田间施用化肥处理相比,田间施用生物有机肥提高了净光合速率2%~40%。叶面肥处理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的27%~100%。【结论】施用生物有机肥和喷施有机叶面肥,能够明显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和净光合率。
- 王岩谭博马兵钢覃伟铭张大海李光辉何平元
- 关键词:库尔勒香梨生物有机肥有机叶面肥果实品质净光合速率
- 利用性诱剂监测新疆果树食心害虫的消长动态被引量:18
- 2011年
- 【目的】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是新疆果树的主要害虫。研究利用性诱剂监测这3种食心害虫在南北疆不同果园的消长动态,分析其世代发生规律,为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害虫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性诱剂对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开展检测预报。【结果】2009年,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年在轮台地区和石河子地区一年分别发生5代、4代。苹果蠹蛾在轮台地区一年发生4代,在石河子地区有少量的出现。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果园内,诱集到的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是不同的。【结论】果树混栽的果园内,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发生程度较严重。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苹果蠹蛾存在着世代重叠现象,化学防治的重点应放在第一代幼虫上。
- 谭博王岩曹晓艳刘怀锋马兵钢
- 关键词:性诱剂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苹果蠹蛾
- 果园生草对葡萄叶片荧光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1年
- 为了研究不同生草方式对葡萄叶片荧光动力学参数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新鲜葡萄品种红提为试材,以清耕制为对照,分别在葡萄行间种植矮豆角,豌豆,紫花苜蓿。在开花期、膨大期和成熟期分别对葡萄叶片进行荧光动力学参数、叶绿素相对含量和果实品质的测定。结果表明:生草方式可以不同程度提高红提成熟期叶片的Fv/Fo和Fv/Fm,延缓红提叶片的衰老;行间生草提高了葡萄叶片的ΦPSII和ETR;生草还可以增加红提叶片的qP,使PSII电子传递能力有所提高,而同时生草则降低了qN,增强了叶片的光合作用。此外,生草制可以提高红提膨大期和成熟期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提高了叶片的生长速度。根据果实品质的测定分析,生草制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Vc含量和糖酸比,减低了总酸含量,提高了果实的内在品质。
- 谭博曹晓艳刘怀锋鲁晓燕秦荣马兵钢
- 关键词:行间生草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叶绿素相对含量果实品质
- 不同授粉方式下贵妃红果实发育过程中多胺含量的差异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内源多胺在蟠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方法】对石河子地区主栽蟠桃品种贵妃红进行自花、异花授粉,并以天然授粉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授粉方式下贵妃红果实发育过程中多胺含量的变化。【结果】在贵妃红果实发育过程中,亚精胺(Spd)、腐胺(Put)和精胺(Spm)的含量变化均呈现先增加再减小的趋势,在果实授粉后第6周达到最大;且果实发育过程中亚精胺(Spd)、腐胺(Put)的含量始终明显高于精胺(Spm);自花、异花授粉后的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内源多胺水平均高于天然授粉。【结论】在蟠桃品种贵妃红果实发育开始,自花、异花授粉以及天然授粉组合的多胺水平差别不大,但是在授粉后,异花授粉组合的果产内源多胺的合成速度明显增高,在果实的发育后期,多胺的水平迅速下降。
- 曹晓艳冯建荣谭博樊新民
- 关键词:蟠桃果实多胺授粉方式
- 不同施肥方式对全球红葡萄光合日变化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全球红葡萄的光合日变化及品质变化,寻求全球红葡萄合理施肥方案的依据。【方法】设立全球红葡萄的不同施肥方式处理,使用PP Systems便携式光合测定仪(CIRAS-2)测定叶片的光合日变化,并在果实成熟期测定果实品质。【结果】不同施肥方式下全球红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日变化呈"双峰"曲线,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为"单峰"曲线,蒸腾速率(E)在中午12:00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无机肥处理使Pn保持较高水平;无机肥处理使Gs保持较高水平;各处理均使Ci保持较高水平;无机肥处理使E保持较高水平。有机肥处理使全球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糖含量分别提高了18.14%和13.52%,使果实横径和酸含量分别降低3.99%和11.15%,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处理使单果重、纵径、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和VC含量分别提高了6.22%、16.56%、15.88%、5.57%、8.16%和8.44%,使酸含量降低了10.71%。【结论】不同施肥方式均增强了全球红葡萄的光合作用,Pn、Gs、Ci和E均明显高于对照;不同施肥方式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VC含量,降低了总酸含量,提高了果实的内在品质。
- 谭博曹晓艳刘怀峰徐宫善沈成山马兵钢
- 关键词:葡萄施肥方式光合日变化果实品质
- 不同间作物及施肥种类对葡萄光合特性和矿质养分的影响
- 为了筛选出北疆地区全球红葡萄栽培适宜的土壤耕作与施肥方式,在新疆石河子地区全球红葡萄园分别设计10个处理。包括施用不同量的有机肥和无机肥,及在葡萄园行间种植不同种类的草本作物等。通过对植株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叶绿素相对...
- 谭博
- 关键词:葡萄光合特性矿质养分间作物施肥种类果实品质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