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春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移动式管桩用于潜坝和基坑支挡结构时的内力被引量:2
- 2016年
- 根据黄河下游河道特点和河道整治工程情况,对移动式管桩在应用于潜坝和基坑支挡结构时的内力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管桩、土和水的FLAC3D模型,对管桩嵌固深度进行了校核,分析了各种工况下管桩的桩身位移和内力,并模拟管桩修作基坑支挡结构时的受力状态。结果表明:1用作透水桩坝的管桩在动水压力、桩前后静水压力差及土压力的作用下,管桩上部向背河方向移动,当冲刷深度为14 m时为最不利受力状态,冲刷深度对桩体内力影响较大;2用作不透水桩坝的管桩在动水压力、桩前后静水压力及土压力的作用下,管桩上部向背河方向移动,桩顶位移很小,桩体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均较小,当管桩发生顶面溢流时管桩上部向背河方向移动,桩体内力和桩顶位移均较小,管桩稳定性增强;3将管桩用于基坑支挡结构时,桩体内力和桩顶位移均能满足一般基坑支护的要求;4为保证桩坝无论在洪水期还是枯水期都能保持稳定,必须增大桩体的嵌固深度。
- 李永新毛洪滨赵元春
- 关键词:基坑支护潜坝
- 黄河粗沙输沙量沿程变化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根据对黄河干支流 2 8个主要水文站 195 2~ 1998年悬移质泥沙中粗泥沙输沙量的分析得出 :196 7年以来 ,随着上游青铜峡、刘家峡、龙羊峡等大型水利枢纽的相继投入运用 ,头道拐站的悬沙输沙量明显减少 ,但悬沙中粗泥沙量变化不大 ;头道拐—龙门区间 ,70年代中后期悬沙输沙量明显减少 ,其中粗泥沙量减少的幅度更大 ;三门峡水库出库粗、细泥沙量随水库运用方式的不同而变化 ,从时段累计结果看 ,蓄清排浑控制运用期 ,潼关以下库区在运用年内虽然达到了冲淤平衡 ,但已呈现出“拦细排粗”的特性 ;下游河道粗、细泥沙量的变化主要受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的影响 ,粗泥沙量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高村以上河段 ,高村以下相对稳定。
- 李红良王玉明蒋秀华赵元春
- 关键词:淤积冲刷黄河
- 2003年渭河秋汛暴雨洪水特性分析被引量:4
- 2004年
-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2003年8月26日~10月24日期间,泾河、渭河连续发生了6次洪水过程,咸阳、临潼、华县等站出现历史最高洪水位,渭河中下游南山支流洪水发生倒灌,尤河、石堤河、方山河、罗纹河等支流大堤受持续高水位影响先后发生决口。在渭河首场洪水过程中,临潼至华县河段洪水削峰率高达53%,传播时间52.3h,均为历史之最。对2003年渭河秋汛暴雨洪水特性进行了分析。
- 霍世青蒋昕晖赵元春许苏秦
- 关键词:暴雨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