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一芸
- 作品数:27 被引量:367H指数:9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降钙素原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系统评价降钙素原(PCT)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6~2010.1)、EMbase(1974~2010.1)、e Cochrane Library(2010年第1期)、CBM(1978~2010.1)和BIOSIS(1995~2010.1)数据库,并手检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全面收集使用PCT诊断VAP的相关研究。按照QUADAS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后采用Meta-Disk1.4软件对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进行合并分析和异质性检验,并绘制综合受试者特征曲线(SROC)。结果从103篇文献中共筛选出5个合格研究,这些研究间存在明显异质性(I2>50%),其总的敏感性为0.70[95%CI(0.62,0.77)],特异性为0.76[95%CI(0.69,0.82)]。+LR为5.651[95%CI(1.237,25.810)],–LR为0.349[95%CI(0.155,0.784)]。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4[诊断比值比(DOR)=19.416,95%CI(2.473,152.47)]。结论 PCT用于VAP的诊断只有中等程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虽然总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但各研究间存在较大差异,期待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其次,单独使用PCT来诊断VAP存在局限,使用PCT诊断VAP仍需结合具体的临床情况。
- 廖雪莲邓一芸康焰
- 关键词:降钙素原呼吸机相关肺炎
- 降钙素原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诊断作用被引量:39
- 2010年
- 目的评估降钙索原(PCT)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诊断试验,将2009年6月1日至10月1日连续收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机械通气超过48h、疑诊为VAP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排除进入ICU时已存在明确感染或诊断为肺癌以及在观察期间并发肺外器官感染的患者。测定合格研究对象进入研究时以及疑诊VAP当日的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计算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机械通气≥48h的372例患者中,共有31例筛查合格的研究对象在研究期间49例次达到VAP疑诊标准,其中确诊23例次,未确诊26例次。确诊组在疑诊VAP当日PCT(0.68μg/L(四分位间距0.28,2.31)]显著高于未确诊组[0.18μg/L(0.06,0.28),P〈0.013。以0.31μg/L为截断值,PCT的诊断敏感性为73.90,4,特异性为80.8%;相比而言,CPIS以5分为截断值时的诊断敏感性较高,为95.7%,但特异性较低,仅53.8%;CRP以109.5mg/L为截断值的诊断准确性最差,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56.5%、61.5%。以PCT≥O.31μg/L和CPIS≥5分联合诊断VAP,其敏感性无明显改善,为69.6%,但特异性显著提高,为88.5%。结论在VAP的早期诊断中,PCT的特异性明显优于CRP以及CPIS;将PCT与CPIS联合诊断,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特异性,从而有效排除诊断假阳性,对VAP的确诊有一定临床价值。
- 廖雪莲金晓东康焰邓一芸张中伟周琰张子武刘畅尹万红
-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降钙素原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反应蛋白
- 危重病患者血中生长抑素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血中生长抑素(SST)水平与机体炎症反应和病情严重度的关系以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60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APACHEⅡ)评分≥8分的危重病患者,按照APACHEⅡ评分分为3组:轻度组(〈16分)23例,中度组(16~20分)20例,重度组(〉20分)17例;按预后分为死亡组(13例)与存活组(47例)。另选择20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中SsT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检测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危重病组患者血中SST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8.2±17.6)ng/L比(224.8±130.2)ng/L,P〈0.053;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NF—α(32.4±14.2)ng/L比(14.2±5.7)ng/L,IL-6:(131.6±42.7)ng/L比(65.8±24.3)ng/L,P均〈0.053;SST与TNF—α、IL-6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r1=0.682,r2—0.894,P均〈0.01)。重度组血中SST水平明显低于轻、中度组((8.1±7.2)ng/L比(24.7±15.9)ng/L、(19.2±22.1)ng/L,P均〈0.053;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TNF—α(39.0±16.4)ng/L比(28.9±10.9)ng/L,IL-6:(156.0±49.6)ng/L比(111.5±32.6)ng/L,P均〈0.053;SS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327,P〈0.05)。死亡组血中SST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6.4±5.5)ng/L比(21.5±18.4)ng/L,P〈O.053;TNF—α、IL-6水平虽高于存活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危重病患者血中SST水平可以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对评估患者预后也具有临床价值。
- 吴浩邓一芸康焰黄明慧胡玲唐承薇
- 关键词:生长抑素细胞因子危重病
- 汶川地震后ICU危重创伤患者输血状况分析
- 邓一芸康焰廖雪莲王波
- 关键词:地震创伤输血
- 血栓弹力图在诊断DIC中的价值探讨被引量:18
- 2008年
- 肖菲金晓东魏永刚邓一芸康焰
- 关键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弹力图
-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伤员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特征与处理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分析“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重症伤员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特征与处理结果,为今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8年5月12日6月20日华西医院共收治地震伤员2708例,其中重伤员1153例,收入重症监护病房(ICU)142例,42例发生MODS,分析其基本情况、病情特征、生存者与死亡者重要指标差异、治疗措施及治疗时间。结果MODS患者人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1I(APAcHEⅡ)评分及预测死亡风险均随治疗进展逐步下降;地震伤疾病构成中肢体骨折最多见,发生率为45.2%;42例MODS患者中死亡14例,总体病死率9.8%,实际病死率为33.3%,低于预测死亡风险(41.5%)。生存组与死亡组间年龄、伤后首次接受ICU救治的时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氧合指数、肌酐、血小板计数、血管活性药物泵速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伤情构成中,心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脓毒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2例MODS患者接受呼吸机支持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率在地震发生后14~29d达到高峰。结论本次地震伤MODS患者以肢体骨折最为多见,死亡原因与多发创伤及巨大创面所诱发的急性肾功能不全、全身性感染等密切相关;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中枢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肾功能以及血液系统的监测及治疗。在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初期应做好充分的医疗准备以应对高峰阶段大规模的伤员救治。
- 蒲虹金小东邓一芸康焰谢筱琪廖雪莲杨岭王岚王存真
- 关键词:地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创伤
- 降钙素原评估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预后的作用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评估降钙素原(PCT)的动态监测在预测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以连续收治的确诊为VAP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至28d。动态监测VAP患者的PCT值并计算变化值(△PCT),比较上述指标在生存组与死亡组的差异,通过多因素回归模型寻找预测VAP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第1、4、7天的PCT值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其预测VAP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0.732,0.741,0.797;而PCT的动态变化值(△PCT)在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因素回归模型中,只有第7天的全身感染性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分[OR=6.381(95%CI:2.690~15.141)]和第4天的APACHEⅡ评分[OR=1.853(95%CI:(1.210~1.781)]是预测VAP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CT的动态监测不能作为评估VAP患者28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VAP患者预后的评估需要临床的综合指标来判断。
- 廖雪莲康焰邓一芸金晓东张中伟周琰
- 关键词:降钙素原呼吸机相关肺炎C反应蛋白质
-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黏膜屏障及肠道菌群的变化被引量:45
- 2015年
- 本文旨在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黏膜屏障、肠道菌群的变化和细菌移位的情况。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14),采用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法制作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24h后处死,测定血清淀粉酶及血浆内毒素水平,观察胰腺、小肠病理改变并评分,检测腹腔脏器细菌移位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定量分析肠道内菌群数量。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肠腔内大肠埃希菌属计数明显升高(9.72±3.58,P<0.01),乳酸杆菌属(0.67±0.34,P<0.01)和双歧杆菌属(4.59±3.42,P<0.05)计数明显减少,血浆内毒素测定阳性率增高(P<0.01),腹腔脏器细菌移位率升高(P<0.01或P<0.05),胰腺及小肠出现明显病理损伤。表明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黏膜屏障受损,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细菌及内毒素移位,其与多脏器感染的发生、发展或有关联。
- 李燕吴浩邓一芸廖如奕席利力姚萍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黏膜屏障肠道微生态
- 老年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 目的探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其诊断、治疗、预后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近10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治疗的158例 UC 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结肠镜表现均符合2000年成都会议制定的 UC...
- 吴浩邓一芸唐承薇
- 文献传递
- 汶川地震后ICU危重创伤患者输血状况分析
- 目的回顾性分析5-12大地震后危重地震伤患者的输血情况以及并发症及预后情况。方法筛选出从5月12日到6月12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接受过输血治疗的严重地震创伤患者,总结
- 邓一芸康焰廖雪莲王波
- 关键词:地震创伤输血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