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麻醉
  • 4篇静脉
  • 3篇护理
  • 2篇地塞米松
  • 2篇悬雍垂
  • 2篇悬雍垂腭咽
  • 2篇悬雍垂腭咽成...
  • 2篇悬雍垂腭咽成...
  • 2篇咽成形术
  • 2篇盐酸
  • 2篇盐酸戊乙奎醚
  • 2篇移植术
  • 2篇异丙酚
  • 2篇实施手术室
  • 2篇实习生
  • 2篇手术室
  • 2篇术后
  • 2篇术后寒战
  • 2篇苏醒
  • 2篇普鲁卡因

机构

  • 18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9篇邓安智
  • 12篇鲁开智
  • 12篇赵宝生
  • 12篇陶国才
  • 4篇毕敏
  • 4篇易斌
  • 4篇陈志美
  • 3篇张铭
  • 3篇曹剑
  • 2篇聂发传
  • 2篇崔剑
  • 2篇程建宝
  • 2篇曾俊
  • 1篇张丹
  • 1篇温荟琳
  • 1篇顾健腾
  • 1篇王秀琼
  • 1篇徐克平
  • 1篇曾子洋
  • 1篇陈小丽

传媒

  • 4篇重庆医学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华护理学会...
  • 1篇2009年西...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源衰竭时避免氧化亚氮引起弥散性缺氧的研究
1998年
弥散性缺氧系指病人吸入氧化亚氮后呼吸空气时,由于吸入氧浓度下降,加上血液中氧化亚氮迅速排至肺泡内使肺泡氧分压急剧下降所导致的低氧血症。除通过置换氧气直接影响氧合作用外,氧化亚氮还稀释肺泡内CO_2浓度而减低呼吸驱动力使通气下降,加重缺氧.因此麻醉恢复期病人自主呼吸时吸入高浓度氧十分必要。术中或术后突发氧源衰竭时,只能用空气置换氧化亚氮,弥散性缺氧风险有多大?实际工作中,用管道N_2O麻醉时是否一定要有瓶装氧作后备?迄今为止鲜见报道。为此我们研究了N_2O麻醉中的这一具体问题。
聂发传邓安智苏东毕敏
关键词:弥散性缺氧氧化亚氮麻醉
PCA过程中静脉炎的发生与对策被引量:5
2001年
陶国才鲁开智赵宝生邓安智温荟琳
关键词:病人自控镇痛静脉炎发生率
地塞米松、曲马多用于术后寒战的临床观察
目的:寒战能给患者带来许多不利影响,本文旨探索一种副作用小、又能解除术后寒战反应的理想方法。方法:对21414例恢复室病人进行观察,将发生寒战反应的462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Ⅰ组采用常规加盖棉被保暖法,Ⅱ组给予地塞米松1...
赵宝生鲁开智陶国才邓安智曹剑
文献传递
自制标识牌在麻醉恢复室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8年
陈志美曾俊邓安智赵宝生
关键词:标识牌麻醉恢复室护理
麻醉学专业实习生实施手术室护理技能培训方法探讨
选取2006年7月至今在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实习麻醉专业的实习生共计120名,主要来自遵义医学院、沪州医学院麻醉系的学生,实习时间6个月,其中男65名,女55名,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名。探讨了麻醉学专业实习生...
陈志美曾俊邓安智赵宝生张丹张玲琳
关键词:麻醉学专业实习生岗前培训手术室管理
文献传递
麻醉学专业实习生实施手术室护理技能培训探讨
2010年
陈志美陶国才曾俊邓安智赵宝生陈小丽
关键词:麻醉学实习生护理技能岗前培训
反Trendelenburg体位复合呋塞米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用于肝部分切除手术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反Trendelenburg体位复合呋塞米控制性低中心静脉(LCVP)在肝部分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方法:60例行肝部分切除手术的肝癌病人,随机分为3组:常规输液组(对照组,C组)、常规LC...
陈杨张铭文兴荣邓安智易斌鲁开智
关键词:低中心静脉压肝部分切除
文献传递
114例悬雍垂腭咽成形术麻醉苏醒期气道管理体会
<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病人围术期处理中可发生灾难性的呼吸后果。这种灾难性的呼吸后果多由于插管处理、拔管后的气道阻塞或应用镇静药和麻醉性镇痛药后呼吸停止所致。本文...
赵宝生陶国才鲁开智邓安智易斌
文献传递
肾移植术的全身麻醉处理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总结我院 12 0例肾移植术全身麻醉经验 ,旨在探讨肾移植术全身麻醉处理的特殊性。方法 受者男 79例 ,女4 1例 ,原发病种类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118例 (98% ) ,多囊肾 2例。麻醉诱导 :静脉给予芬太尼、氟哌啶、异丙酚、维库溴铵、佩尔地平气管内插管或置入喉罩 ,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以N2 O、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以予硝酸甘油 ,间断静注佩尔地平控制血压增高。术中补液以胶体血定安或贺斯和全血为主 ,移植肾在血管吻合开放前加快补液、血速度 ,给予多巴胺和纠正酸碱失衡。结果 手术时间 1.8~ 6 .5h。全部病人术毕 30min内均清醒拔出气管导管或喉罩 ,无麻醉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 ,合理的麻醉药物选择 ,以及围术期的循环。
鲁开智邓安智易斌赵宝生曹剑王秀琼张铭顾健腾陶国才
关键词:肾移植术全身麻醉终末期肾病
异丙酚的麻醉强度测定
1999年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安氟醚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及手术切皮无应激反应的MAC(MAC-BAR)的影响。方法:ASAI-Ⅱ级择期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两组,以手术切皮为疼痛刺激方法。异丙酚用3mgkg-1的诱导剂量加53.8μgkg-1min-1连续输注。结果:测得安氟醚MAC为1.609Vol%,MAC-BAR为1.736Vol%,与经典值相对照,异丙酚对安氟醚MAC没有明显影响,但能降低MAC-BAR35.5%。结论:异丙酚镇痛作用很弱或没有镇痛作用,异丙酚应用后不必用高浓度吸入麻醉药即可阻断循环与内分泌反应,用MAC-BAR作麻醉强度指标,能显著减少或基本消除手术中的心血管及神经内分泌应激反应。
鲁开智毕敏赵宝生邓安智
关键词:异丙酚安氟醚MAC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