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罗布考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治疗前后vWF、sP-S和IgG-ACA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预处理后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血管内皮损伤指标假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活化指标sP-S(sP-S),自身免疫抗体IgG型抗心磷脂抗体(IgG-ACA)的变化。方法:10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患者在PCI前至少24 h接受普罗布考500 mg 2次/日和常规治疗(普罗布考组),另一组患者在PCI前只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100例患者均于PCI前即刻及术后次日采集肘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检测vWF、sP-S、IgG-ACA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患者vWF、sP-S、IgG-ACA表达水平在PCI术前即刻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罗布考组患者vWF术后次日与术前即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vWF术后次日高于术前即刻(P<0.05);与对照组相比,普罗布考组患者vWF术后次日与术前即刻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普罗布考组患者sP-S术后次日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患者sP-S术后次日与术前即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罗布考组患者sP-S术后次日与术前即刻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gG-ACA术后次日均高于术前即刻(P>0.05);普罗布考组患者IgG-ACA术后次日与术前即刻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治疗可以加重血管内皮损伤,激活血小板,加重免疫反应。普罗布考可以减轻因PCI造成的血管内皮损伤。
- 石昭昭李广平邵帅倪艳萍刘红梅
-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可溶性P-选择素
- LncRNA-Tug1通过下调miR-29b激活肝星状细胞进而促进肝纤维化
- 肝纤维化是指多种致肝损伤因子引起的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导致肝脏内细胞外基质生成与降解平衡失调,继而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导致患者死亡。早期肝纤维化通过治疗可以逆转,因此寻找参与肝纤维化发生的关键因子及其作用机制,对肝纤维...
- 邵帅
- 关键词:肝纤维化长链非编码RNA肝星状细胞
-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在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21年
- 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整体寿命的延长,老年性疾病逐渐成为医疗难题,心肌纤维化作为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可严重影响预后。心肌纤维化与心肌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心肌间质内细胞外基质(ECM)蛋白沉积有关[1]。研究表明,心房纤维化与心房颤动(房颤)的持续性密切相关[2]。
- 邵帅李广平
- 关键词:瞬时受体电位通道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症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心房颤动
- 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被引量:2
- 2022年
- 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作为预防缺血性心肌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主要手段,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临床医生仍不能准确把握其应用的时机以及适应证。本文就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后SCD的发生情况以及ICD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强调ICD的正确及合理应用,以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 邵帅李广平
-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性猝死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血运重建
- 普罗布考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浆肌钙蛋白I(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一氧化氮(NO)的水平变化。方法:将97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普罗布考组(48例)及对照组(49例),于PCI术前即刻及术后次日清晨6时分别检测血清CRP、NO、CK-MB及cTnI。结果:对照组术后CRP较术前增高,NO降低(P<0.01);普罗布考组CRP及NO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罗布考组CRP、NO术前与术后差值较对照组降低(P<0.01)。对照组及普罗布考组术后CK-MB、cTnI较术前均增高(P<0.05或P<0.01)。普罗布考组CK-MB、cTnI术前与术后差值较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P患者PCI术前短时间应用普罗布考至少24 h以上,可明显减少PCI术后的炎症反应及内皮损伤,改善患者预后,但对于心肌损伤的降低并无明显的作用。
- 邵帅李广平石昭昭
- 关键词:心绞痛肌钙蛋白IC反应蛋白质
- 曲美他嗪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记物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浆肌钙蛋白I(cTnI)及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水平变化,评价曲美他嗪对CK-MB、cTnI及h-FABP的影响。方法:将9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37例)及对照组(61例),于PCI术前即刻及术后次日清晨6时分别检测血清CK-MB、cTnI及h-FABP,另选取对照组加测术前即刻、术后3 h、6 h及术后>10 h的血清h-FABP水平。结果:对照组术后CKMB及cTnI含量较同组术前明显增高(P<0.05),曲美他嗪组术后CK-MB及c Tn I含量较同组术前有所增高(P>0.05),对照组和曲美他嗪组术后>10 h测得h-FABP值分别较术前有所升高(P>0.05)。曲美他嗪组CK-MB、cTnI术前-术后差值分别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h-FABP术前-术后差值较对照组有所降低(P>0.05)。对照组术前即刻、术后3 h及术后6h h-FABP值逐渐增高,术后>10 h降低,但仍高于术前即刻水平(P<0.05)。结论:PCI术治疗对UAP患者术后心肌细胞可造成微小损伤,PCI术前至少24 h以上给予曲美他嗪能够减轻UAP患者PCI术后的心肌损伤。
- 邵帅李广平石昭昭倪艳萍刘红梅
- 关键词:曲美他嗪不稳定性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损伤
- 药物预处理对介入治疗前后炎性反应及内皮功能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和普罗布考预处理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PCI前后炎性反应指标的变化和影响。方法随机将175例UAP患者分为对照组61例、曲美他嗪组58例及普罗布考组56例,均在PCI术前即刻和术后次日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假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以及NO水平。结果与同组术前比较,对照组术后hs-CRP及vWF水平升高(P<0.05),NO水平降低(P<0.05),曲美他嗪组和普罗布考组术后hs-CRP、NO及vWF水平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美他嗪组及普罗布考组hs-CRP、NO及vWF差值水平分别较对照组降低[(0.08±2.52)mg/Lvs(0.21±2.72)mg/Lvs(0.88±1.80)mg/L,(-0.07±7.90)μmol/L vs(-1.16±8.58)μmol/L vs(-24.19±5.85)μmol/L,(0.19±0.13)μg/L vs(0.05±0.78)μg/L vs(0.43±0.72)μg/L,P<0.05)];曲美他嗪组差值与普罗布考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可引起UAP患者炎性反应,并且会造成血管内皮微小损伤,曲美他嗪或普罗布考预处理可减轻炎性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
- 邵帅李广平石昭昭
- 关键词:曲美他嗪C反应蛋白质冠状动脉狭窄
- 普罗布考和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炎症反应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记物血清肌酸激酶同...
- 邵帅
- 关键词:曲美他嗪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损伤炎症反应内皮功能
- 普罗布考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1
- 2013年
- 普罗布考(probucol),化学名为丙丁酚,化学式为4,4'-[(1.甲基亚乙基)二双]2,6-二(1,1-二甲基乙基)苯酚,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于美国上市并应用于临床,以往认为其主要作用是降低血清胆固醇。近年来研究发现,普罗布考除具有降脂作用外,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抗氧化应激、保护血管内皮、预防对比剂急性肾损害(contrastinducedacutekidneyinjury,CIAKI)及抗心律失常等作用,且能够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本文结合我们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工作就普罗布考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 邵帅刘彤富华颖李广平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 If通道抑制剂对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背景及目的: 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一直以来都是心血管病医生在临床中治疗的难题,具有发病率高、再入院高以及死亡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eartfailu...
- 邵帅
-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