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润龙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扬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切除
  • 3篇甲状腺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状
  • 2篇乳腺
  • 2篇腺癌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清扫
  • 2篇甲状旁腺
  • 2篇超声
  • 1篇导管
  • 1篇导管内
  • 1篇导管内乳头状...
  • 1篇低氧
  • 1篇低氧预适应
  • 1篇胸前
  • 1篇胸前神经
  • 1篇腋淋巴结
  • 1篇腋淋巴结清扫

机构

  • 8篇江阴市人民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8篇邹润龙
  • 5篇邵清
  • 4篇苏瑛
  • 4篇单海琳
  • 4篇周斌
  • 3篇韩喜娥
  • 3篇邵清
  • 2篇单海岭
  • 2篇尤晓兰
  • 2篇邹大中
  • 2篇陆晔
  • 2篇夏锴
  • 1篇孟中良
  • 1篇庄卓男
  • 1篇苏英
  • 1篇李彩君
  • 1篇夏锴
  • 1篇陆晔
  • 1篇苏瑛
  • 1篇周斌

传媒

  • 3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乳管镜定位下切除乳管内病变的临床应用
2011年
目的探讨乳管镜(FDS)定位下切除乳管内病变的应用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6月--2010年12月门诊FDS检查发现有乳管内病变的乳头溢液患者80,FDS定位下的区段切除术。结果FDS定位组诊断符合率95.0%(38/40)高于常规组87.5%(35/40)。定位组与常规组相比,具有手术切口小、腺体破坏少、病理检出率高等优点。结论术中FDS定位下的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能部分替代常规手术。
夏锴陆晔单海琳苏瑛邹润龙周斌韩喜娥邵清
关键词:纤维乳管镜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溢液
纳米炭在甲状腺全切除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纳米炭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einoma,PTC)行甲状腺全切除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甲乳外科手术43例单侧PTC患者,手术方式为甲状腺全切除联合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据术中是否使用纳米炭混悬液,分为纳米炭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的血清钙、甲状旁腺激素及其变化比率;中央区清扫的淋巴结数目及其转移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炭组术后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O.05);纳米炭组术后第1天的血清钙(2.31±0.13)mmol/L、甲状旁腺激素(33.45±14.37)pg/ml均高于对照组(P〈0.05),低血钙发生率15%(3/20)、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10%(2/20)及甲状旁腺激素的下降幅度(47.3%±14.31%)均低于对照组(P〈0.05);纳米炭组清扫的中央区淋巴结个数(9.45±2.33)枚/例多于对照组(P〈0.05),其中右侧喉返神经后的淋巴结个数(3.12±0.65)枚/例也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2组淋巴结的转移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炭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使用纳米炭,有助于识别和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提高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同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周斌单海琳苏瑛邹润龙邵清
关键词:纳米炭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甲状旁腺
纳米碳混悬液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2014年
目的探讨在令甲状腺切除及双侧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纳米碳混悬液对甲状旁腺保护的作用。方法收集行全甲状腺切除术或全甲状腺切除联合一侧或双侧中央区清扫病例共29例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采纳米碳混悬液分为纳米碳组9例和对照组20例。术后病理榆台有无甲状旁腺,对比2组血钙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情况。结果术后病理检查,纳米碳组切除组织中未发现甲状旁腺,低血钙血症出现的比例及血钙、甲状旁腺激素波动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全甲状腺切除及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纳米碳混悬液能更好地识别和保护甲状旁腺。
邵清邹润龙单海琳苏瑛夏锴周斌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甲状腺癌根治术甲状旁腺纳米碳
三算子乳腺血氧成像技术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三算子乳腺血氧成像技术(简称三算子)在乳腺癌临床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析80例乳腺疾病运用三算子诊断的结果。结果三算子诊断准确率为93.75%;对乳腺恶性疾病诊断的灵敏度为90.63%,特异度为95.83%。结论无辐射的三算子作为乳腺疾病检查的一种基本方法,其敏感性较高,可用于乳腺癌的临床诊断。
邵清韩喜娥夏锴陆晔李彩君苏瑛尤晓兰单海岭邹润龙
关键词:乳腺癌乳腺疾病
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26例甲状腺结节术前常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造影剂开始显影、达峰及消退的全过程。并用ACQ软件进行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同时所有结节行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FNAC),细胞病理学检查。结果结合超声造影和细针穿刺的结果,与术后常规病理相比较,甲状腺良性结节诊断准确率94.6%,恶性结节诊断准确率100%。结论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明显提高了术前的诊断准确率。
邵清邹大中周斌单海琳苏瑛邹润龙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细针穿刺
低氧预适应对自体原位肝移植大鼠TNF-α诱导肝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低氧预适应(HP)对自体原位肝移植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肝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经门静脉灌注法制备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自体肝移植(AT)和AT+低氧预适应(HP)3组。HP组术前用8%氮氧混合气体处理90 min。3组分别于术后1,2,12,24 h处死大鼠取肝脏标本,抽血检测肝功能,RT-PCR检测TNF-α、c-JunmRNA表达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肝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术后1、2、12、24h,HP组血清ALT,AST水平较AT组均显著降低,但均高于NC组(P<0.01);HP组各时段TNF-αmR-NA的转录水平较AT组显著降低,但高于NC组(P<0.05);HP组1 h,2 h,12 h时段c-Jun mRNA的转录水平较AT组显著降低,但高于NC组(P<0.05),24 h时段AT、HP、NC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透射电镜下AT组肝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征象,而HP组肝细胞无明显凋亡形态。结论:HP对移植所致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上游TNF-α表达,抑制JNK信号通路的激活,减轻肝细胞凋亡有关。
孟中良刘崇敏邵清张培建周斌邹润龙庄卓男
关键词:肝移植低氧预适应TNF-ΑJNK缺血再灌注损伤
猪尾巴引流管在哺乳期乳腺脓肿治疗中的应用
2015年
哺乳期妇女由于乳汁过多、乳腺结构异常(乳头内陷、乳管堵塞等)、哺乳不当等原因容易导致乳汁淤积,一旦逆行感染形成乳腺脓肿则需外科干预治疗。我科联合超声影像科选择了7例乳腺脓肿患者,在 B 超引导下应用亲水性涂层猪尾巴引流管行穿刺引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邹润龙邵清邹大中
关键词:乳腺脓肿超声引导
保留功能性神经在乳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体会
2008年
目的:探讨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术式对预防术后胸大肌萎缩和患侧腋窝、上肢感觉障碍的效果。方法:对32例Ⅰ、Ⅱ及Ⅲ期乳腺癌行改良根治式(Auchincloss)及Ⅱ式(Patey),术中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ICBN),观察术后患肢感觉及运动功能情况。结果:其中29例保留ICBN的患者术后测试患侧上臂内后侧ICBN支配区,27例感觉正常,2例有轻微麻木感,2~4周后逐渐消失。32例随访6个月~2年胸肌无明显萎缩现象,患肢负重良好,患侧上臂内侧无明显感觉障碍及疼痛现象。结论:该术式能够有效预防术后胸大肌萎缩和患侧腋窝、上肢感觉障碍的发生,明显提高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邵清单海岭苏英陆晔邹润龙尤晓兰韩喜娥
关键词:肋间臂神经胸前神经改良根治术腋淋巴结清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