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薇薇
- 作品数:27 被引量:112H指数:7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电子传递链功能缺陷相关线粒体疾病的治疗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线粒体疾病(mitochondrial diseases, MDs)与电子传递链功能缺陷密切相关。电子传递链上的五种复合物共同维持电子传递链的正常功能,从而确保ATP的产生。电子传递链上任何一种复合物的功能缺陷都会损伤线粒体功能,导致线粒体疾病的发生。因此,针对不同的复合物功能缺陷,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来挽救其功能,达到缓解或治愈线粒体疾病的目的。本文以电子传递链上五种复合物为研究对象,阐述不同复合物功能缺陷导致的线粒体疾病以及相应的治疗措施。
- 鲁何东刘鑫雨李可钟一宁王文敬张瑜邓安琪张敏邹佳佳韩智慧邹薇薇
- 关键词:电子传递链线粒体疾病
- 生育功能低下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策略
- 魏兆莲曹云霞周平章志国贺小进陈蓓丽宋兵邢琼邹薇薇吴欢
-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环境的变化,生育观念的改变,生育年龄推迟以及各种疾病导致的生育功能低下和生育质量下降已成为生殖领域的突出问题。如何探寻生育功能低下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如何更好的提高和改善日益衰退的生育力现状?如何积极...
- 关键词:
- 关键词:发病机制
- 人类卵母细胞胞浆成熟优化液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类卵母细胞胞浆成熟优化液。本发明以低糖的TCM199组织培养液联合患者自体血清为基础,通过添加一些重要的激素、能量物质及高效抗氧化剂褪黑素(melatonin)开发了本发明。本发明开发了一种适合用于IV...
- 章志国曹云霞魏兆莲周平陈蓓丽邹薇薇郝燕 纪冬梅高明谢芬芬
- 文献传递
- 小鼠第一极体基因组移植的时间窗探索
- 2018年
- 目的以杂交一代(BDF1)小鼠为模型,探索小鼠第一极体基因组移植(PB1T)的最佳时间窗,提高第一极体基因组移植重构胚存活率和体外发育能力,为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前期动物实验基础。方法获取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后12.5、13.5、14.5、15.5 h 4个时间点的MII卵子作为实验组。分别取第一极体作为核供体,取h CG后14h的MII卵子,去除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后作为胞质供体,构建四组第一极体基因组移植重构胚。获取MII卵子进行体外受精并培养作为对照组(IVF组)。体外培养并观察实验组4组重构胚以及对照组卵子存活情况、体外受精、卵裂和囊胚发育情况。结果在4组实验组中,13.5 h组的PB1T重构卵子的存活率、体外受精率、2-细胞形成率、4-细胞形成率和囊胚率均最高,与IVF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5 h组的重构卵子的存活率、体外受精率和后续发育率稍低于13.5 h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5 h组的重构胚体外受精率和囊胚形成率均最低(76%、41.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 0,P=0.005 7)。结论 BDF1小鼠h CG后13.5 h和14.5 h的卵子的第一极体基因组在新的供体胞质中能够更好地重建发育潜能,行PB1T可能的最佳时间窗为h CG后13.5~14.5 h。
- 袁锦纪冬梅邹薇薇邹薇薇章志国曹云霞
- 关键词:核供体时间窗重构胚
- 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获得多胎妊娠行经阴道减胎术后妊娠结局观察
- 目的通过分析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获得的多胎妊娠行孕早期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减胎术后的妊娠结局,探讨孕早期经阴道减胎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经AR...
- 邹薇薇徐千花向卉芬吴欢曹云霞
- 关键词:经阴道减胎术多胎妊娠ART生殖技术
- 文献传递
- 一种高效抗氧化的人卵母细胞冷冻保护剂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抗氧化的人卵母细胞冷冻保护剂,包括卵子冷冻液和卵子解冻液,所述卵子冷冻液包括平衡液和冷冻液,所述卵子解冻液包括复苏液、稀释液‑1、稀释液‑2和清洗液。本发明联合应用了丙二醇和乙二醇两种渗透性冷冻保护剂...
- 章志国丁丁 穆耀琴 邹慧娟邹薇薇陈蓓丽周平魏兆莲曹云霞
- 文献传递
- 囊胚解冻移植临床结局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囊胚解冻移植(FBT)临床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囊胚移植的患者81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同一囊胚解冻移植方法,对所有患者女方年龄、男方年龄、基础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基础促黄体生成激素(LH)、基础雌二醇(E2)、移植日内膜厚度、不孕类型、装管技师、移植医师、移植囊胚天数、移植胚胎数、移植管类型等信息进行收集。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对各因素对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者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方年龄、男方年龄、移植囊胚天数的不同患者FBT临床结局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FSH、基础LH、基础E2、移植日内膜厚度、不孕因素、装管技师、移植医师、移植胚胎数、移植管类型患者临床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方年龄(95%CI=4.057,95%CI:1.291~11.576)、男方年龄(95%CI=2.068,95%CI:1.611~6.059)、移植囊胚天数(95%CI=4.086,95%CI:1.015~5.942)为FBT临床结局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结论 FBT临床结局受男女双方年龄及移植囊胚天数的影响,如患者同时有第5天和第6天优质胚胎,选择性移植第5天胚胎以提高临床妊娠率。
- 王小雪邹薇薇纪冬梅蒋欢欢吴欢曹云霞
- 取卵日取精困难患者的应对策略及助孕结局分析
- 目的:分析和总结取卵日取精困难患者的干预对策,并比较相关干预措施的实验室及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体外受精周期取卵日男方因取精困难,接受一般辅助取精治疗(心理治疗、影音刺激、妻子协助取精...
- 吴欢张静静贺小进邹薇薇章志国魏兆莲曹云霞
- 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经植入前遗传学筛查获妊娠的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通过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S)使反复种植失败夫妇获得后代。方法 1例继发性不孕、慢性输卵管炎患者经常规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IVF-ET)治疗3个周期均未获妊娠。夫妇双方检查染色体核型正常。本周期对卵母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受精后第5天(D5)或第6天(D6),选择适宜活检的囊胚进行活检,每个囊胚取出3-5个胚胎滋养层细胞。经细胞裂解及全基因组扩增后,对扩增产物进行荧光标记,与微阵列比较基因组芯片进行杂交(a CGH),并对杂交后的芯片进行扫描和结果分析。最终选择整倍体的平衡胚胎进行移植。结果经控制性促排卵后获卵24个,成熟24个,ICSI后正常受精14个,有13个正常受精卵发生卵裂,D5接受胚胎活检的囊胚有2个,D6接受活检的囊胚有2个。活检后胚胎均行玻璃化冷冻超低温保存。a CGH检查显示平衡的整倍体胚胎共2个,其中1枚为D5胚胎,另1枚为D6胚胎。活检后3个月行胚胎解冻移植,移植1枚D6胚胎。移植后第14天患者尿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示阳性,移植后第35天经阴道超声见1个孕囊并可见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为单胎妊娠。结论 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可通过植入前遗传学筛查获得临床妊娠。
- 陈大蔚章志国邹薇薇叶四云魏兆莲丛林周平曹云霞
- 关键词: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反复种植失败
- 极体移植联合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用于阻断线粒体遗传病代际传递的可行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第一极体(PB1)移植联合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阻断致病性线粒体DNA 8993T>G突变代际传递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1个Leigh综合征家系作为研究对象,在完善家系成员线粒体DNA 8993T>G突变检测后,对先证者进行控制性超促排卵。对成熟的MⅡ卵子通过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进行受精,体外培养5~6天至囊胚期,显微活检获取滋养外胚层细胞,在全基因组扩增后实施线粒体DNA检测(PGT-MT)和染色体整倍体(PGT-A)分析,选择零突变的胚胎进行移植,分别在孕中期和分娩后采集羊水和脐血样本进行线粒体DNA检测,以验证胚胎筛选的可靠性。作为尝试,选择MⅡ卵子形态良好的PB1移植到健康捐赠者的去核卵胞浆中,之后用相同的程序进行ICSI受精、囊胚培养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本研究通过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伦理学审查(批准号:2021zhyx-B12)。结果通过拮抗剂方案对先证者进行促排卵,共获卵19枚,其中14枚为MⅡ卵子,ICSI受精后有2枚发育至囊胚阶段。对活检的滋养外胚层细胞进行PGT-MT检测,其中1枚未检测到8993T>G突变,另一枚为100%突变,其余未受精卵子与发育停滞胚胎的突变负荷介于0%~100%之间,呈现明显的偏倚分布。经充分知情同意后,移植1枚PGT-MT零突变囊胚,并获得临床妊娠。孕中期羊水细胞线粒体DNA与染色体检查均未见异常。先证者于孕39+5周剖宫产一健康男婴,脐血样本未检测到上述突变。从14枚卵子中挑选5枚形态良好的PB1进行移植,之后进行ICSI和培养,重构胚胎中有2枚形成囊胚,活检细胞均未检测到上述突变。结论PGT-MT技术可通过筛选健康胚胎帮助线粒体遗传病家系获得健康子代。PB1移植联合ICSI和PGT-MT则有望变废为宝,为患病家系提供另一种生育途径。
- 纪冬梅张智康邹薇薇张宁宗凯杜忆南苏荀王鑫陈大蔚梁春梅章志国曹云霞
- 关键词:LEIGH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