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修元

作品数:20 被引量:11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电刺激
  • 10篇梗死
  • 9篇功能性
  • 9篇功能性电刺激
  • 7篇蛋白
  • 7篇脑梗
  • 7篇脑梗死
  • 6篇脑梗死大鼠
  • 5篇皮质
  • 5篇卒中
  • 5篇脑卒中
  • 4篇巢蛋白
  • 3篇神经功能
  • 2篇蛋白表达
  • 2篇低频电
  • 2篇低频电刺激
  • 2篇电刺激治疗
  • 2篇多通道
  • 2篇直流电刺激
  • 2篇神经肌

机构

  • 17篇中山大学孙逸...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十堰市太和医...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20篇郑修元
  • 17篇燕铁斌
  • 10篇庄志强
  • 6篇彭源
  • 6篇刘慧华
  • 6篇金冬梅
  • 6篇向云
  • 5篇李胜活
  • 4篇董军涛
  • 4篇李睿
  • 3篇林阳阳
  • 3篇何晓阔
  • 2篇肖灵君
  • 2篇吴伟
  • 1篇赵敬璞
  • 1篇燕楠
  • 1篇赵俊红
  • 1篇薛晶晶
  • 1篇林笑丰
  • 1篇李琨

传媒

  • 10篇中国康复医学...
  • 5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康复学报
  • 1篇跟踪先进康复...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18
  • 5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围生期左脑损伤致言语认知障碍的评定及fMRI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围生期左脑损伤对言语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3.0T MR仪对1例围生期左脑损伤患儿图片命名任务的BOLD f MRI扫描,应用Eprime 2.0任务程序设计软件进行编辑,使用模块设计模式(Block-design),静息相(不给予图像任务)与刺激相(给予图像任务)交替,患儿视图片时轻声对图片进行命名,观察脑区激活情况。通过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脑电图、MR+MRA+DTI、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认知心理及神经功能评估。结果:患儿操作方面发展平衡(PVI=4.87),言语、总智力上发展不平衡(PVI=18.70、11.30),f MRI提示左脑病灶周围颞叶区脑组织激活。结论:围生期左脑损伤患儿言语表达障碍不明显,左脑损伤区周围的颞叶脑组织成为新的言语功能区。
郑修元黄粉燕燕铁斌肖灵君燕楠林笑丰梁志莹
关键词:围生期脑功能磁共振
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和缺血半暗带GSK-3β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治疗改善脑梗死大鼠的神经功能是否与缺血半暗带GSK-3β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相关。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FES治疗组,每组均分为治疗0天(治疗前)、3天、7天、14天四个亚组。建立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pMCAO)并进行皮下电极埋置。术后3天开始行FES治疗,每天1次,每次30min。在各时间点对大鼠进行改良神经功能损害评分(mNSS)评定神经功能,随后取材,用Western Blot检测半暗带GSK-3β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第7、14天FES治疗组大鼠m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FES治疗组治疗第7天和第14天的大鼠神经功能较第0天和第3天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第7天,GSK3β磷酸化水平FES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而FES治疗组治疗第7天的GSK-3β磷酸化水平明显高于第3天和第14天(P<0.05)。结论:FES能通过增高GSK-3β磷酸化水平改善脑梗死大鼠的神经功能。
蔡传萍金冬梅录欣欣刘慧华庄志强郑修元吕晓吴涛
关键词:功能性电刺激脑梗死神经功能损害
经皮电神经刺激与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复位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经皮电神经刺激与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复位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者11人纳入试验,同一患者坐位时患肩依次接受30分钟的TENS与FES治疗,期间休息30分钟.健侧肩和治疗...
郑修元林阳阳燕铁斌董军涛吴伟李睿
功能性电刺激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及梗死周围皮质巢蛋白与神经元核心抗原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梗死大鼠梗死周围顶叶皮质巢蛋白(nestin)与神经元核心抗原(NeuN)的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FES治疗在梗死后早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分子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电刺激组、安...
郑修元
关键词:功能性电刺激脑梗死神经功能巢蛋白
文献传递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及梗死侧皮质nestin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S)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梗死侧顶叶皮层nestin蛋白的表达,进一步分析大鼠神经运动功能恢复与nestin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拟初步探讨NMS治疗在梗死后早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分子机制。方法60...
郑修元李胜活燕铁斌刘慧华向云庄志强彭源
关键词:神经肌肉电刺激巢蛋白
文献传递
功能性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及梗死侧皮质巢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功能性电刺激(FES)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梗死侧顶叶皮质巢蛋白(nestin)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FES治疗在脑梗死后早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电刺激组、安慰刺激组、对照组,每组20只,每组大鼠再分为治疗1,3,7,14d共4个亚组,每个亚组5只。参照改良Longa线栓法制作急性脑梗死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电刺激组与安慰刺激组于MCAO后第3天开始治疗。电刺激组以表面电极刺激偏瘫侧前肢,FES参数设置的强度以前肢能发生明显的伸腕、伸趾动作为宜。安慰刺激组将FES治疗仪的治疗电极放在偏瘫侧前肢伸肌群的运动点上,但关闭电源不予以电刺激,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所有大鼠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3,7,14天给予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定,同时,以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大鼠脑梗死侧周围远隔区顶叶皮质nestin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结果治疗3d后,电刺激组与安慰刺激组和对照组大鼠的mNS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7d和14d后,电刺激组大鼠mNSS评分显著高于安慰刺激组和对照组(P〈0.05);但安慰刺激组与对照组之间mNSS评分在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14d后电刺激组大鼠脑梗死侧周围顶叶皮质nestin表达的阳性细胞数较安慰刺激组和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安慰刺激组和对照组之间在各时间点脑梗死灶周围远隔区顶叶皮质nestin的阳性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S治疗脑梗死早期大鼠偏瘫肢体可显著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FES治疗可促进梗死灶周围nestin的表达,这可能说明了FES治疗的另一个分子机制。
郑修元李胜活燕铁斌刘慧华向云庄志强金冬梅彭源
关键词:功能性电刺激脑梗死神经功能巢蛋白
功能性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及室管膜下区的溴氧尿嘧啶核苷+/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细胞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功能性电刺激(FES)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和室管膜下区(SVZ)溴氧尿嘧啶核苷(BrdU)+/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细胞表达的影响,探讨FES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法制作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制模成功7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安慰组和FES组,每组各24只。3组再按治疗时间分为1、3、7和14d四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对照组没有进行任何治疗;安慰组大鼠瘫痪侧前肢仅贴附表面电极,连接FES治疗仪,关闭机器电源;FES组制模成功后第3天开始以表面电极刺激瘫痪侧前肢,治疗强度以引起瘫痪侧出现伸腕伸指动作为准(约4~5mA),每次治疗15min,1次/日。治疗前及治疗各时间点(1、3、7和14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法(mNSS)对大鼠神经功能变化评分;使用免疫组织荧光化学法检测缺血侧SVZ表达5-BrdU以及GFAP细胞数目的改变。结果治疗7d和14d后,FES组大鼠mNSS评分较其它2组明显改善(P〈0.05),其中运动功能评分改善尤为明显(P〈0.05)。治疗第3天FES组BrdU阳性细胞、BrdU+/GFAP+双标阳性细胞数及阳性率与其它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各组BrdU阳性细胞、双标阳性细胞数均达到峰值,FES组BrdU阳性细胞、双标阳性率与其它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FES组BrdU阳性细胞、双标阳性率与其它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S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促进SVZ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刘慧华燕铁斌李胜活赵俊红郑修元何晓阔
关键词:功能性电刺激脑梗死神经可塑性室管膜下区
脑梗死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被引量:3
2011年
目前研究表明脑梗死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大量增殖、迁移和分化,参与神经再生和脑组织功能的恢复,这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人脑神经元缺乏再生能力的错误观念。近年来,
郑修元李胜活燕铁斌
关键词: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脑梗死脑组织功能神经再生
经皮神经电刺激与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即刻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脑卒中后的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GHS),是患者偏瘫上肢的主要表现之一,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1].纠正GHS的方法有电刺激、肩吊带、针灸、康复训练、肌效贴等[2].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和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TENS)是常用的电刺激治疗方法,Ekim等[3]发现TENS结合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可明显缓解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后的肩痛,Wang等[4]发现FES治疗可减轻脑卒中后的肩痛,增加肩关节被动活动度并减轻GHS.Koyuncu等[5]则得出FES可以治疗GHS和肩关节痛的结论.TENS作为镇痛的主要物理因子是否也会对GHS产生影响?本课题就此对单次的FES与TENS即刻治疗效果通过X线检查进行了观察.
郑修元林阳阳燕铁斌董军涛庄志强吴伟李睿
关键词:肩关节半脱位功能性电刺激经皮神经电刺激脑卒中患者脑卒中后TENS
低频电刺激对大鼠脑梗死灶镜区皮质突触可塑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脑梗死大鼠经低频电刺激治疗后,其梗死灶镜区脑皮质突触可塑性变化,初步从分子水平探讨低频电刺激治疗的基本机制。方法将48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低频电刺激组、安慰刺激组和假手术组。造模术后3d,低频电刺激组接受低频电刺激治疗7d(20min/d);安慰刺激组安放电极但不予电刺激;假手术组无特殊处置。以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动物脑梗死灶镜区突触超微结构,采用Westernblot技术测定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突触素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低频电刺激治疗7d后,与安慰刺激组及低频电刺激治疗前相比,镜区皮质突触的界面曲率增大、突触间隙缩窄;GFAP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改变,而突触素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可诱导脑梗死大鼠梗死灶镜区脑皮质发生活跃的突触可塑性变化。
庄志强金冬梅燕铁斌彭源向云郑修元
关键词:低频电刺激突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