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京泽
- 作品数:26 被引量:107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百合无症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建立从百合种球幼芽中直接检测百合无症病毒(LSV)的体系。[方法]通过DAS-ELISA和一步法RT-PCR两种方法对百合种球幼芽和百合植株叶片中的百合无症病毒(LSV)进行对比检测研究。[结果]从百合种球幼芽和叶片中均可用DAS-ELISA检测到LSV,且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结果表现高度一致性。[结论]两种方法均可实现对百合无症病毒LSV的检测,但DAS-ELISA法更经济,更便于操作。
- 夏惠娟赵志凤郭京泽王金成
- 关键词:百合无症病毒DAS-ELISART-PCR
- 实时荧光RT-PCR检测辣椒轻斑驳病毒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本研究选取辣椒轻斑驳病毒PMMoV、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和马铃薯Y病毒PVY作为试验材料,根据PMMoV衣壳蛋白(CP)RNA的序列特异性位点,设计出Taqman荧光探针及其引物,采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对PMMoV进行快速检测,同时与ELISA方法进行了灵敏度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较强的特异性,PMMoV检测结果为阳性,TMV、CMV和PVY均无荧光信号,为阴性,灵敏度是传统的ELISA方法的100倍,而且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简便、安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适用于植物病毒病害的快速检测。
- 郭京泽李兴红廖芳张文明刘鹏刘跃庭
- 关键词:辣椒轻斑驳病毒实时荧光RT-PCR
- 郁金香种球传带南芥菜花叶病毒的检测被引量:7
- 2007年
- 对从荷兰进口的郁金香种球进行检疫,应用培育长出的叶片作为检测材料,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DAS-ELISA)和RNA逆转录PCR扩增法(RT-RCR)进行南芥菜花叶病毒的检测。从这些种球上发现了我国进境植物检疫二类危险性有害生物—南芥菜花叶病毒。
- 高崇省郭京泽刘鹏王金成
- 关键词:郁金香种球南芥菜花叶病毒
- 五种短体线虫 DNA 条形码鉴定方法被引量:5
- 2013年
- 以穿刺短体线虫、咖啡短体线虫、伤残短体线虫、斯克里布纳短体线虫和落选短体线虫5种短体线虫的18个种群为试验材料,将其测序获得的ITS序列与GenBank中已提交的短体线虫序列进行了Blast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以验证核糖体ITS序列作为DNA条形码的可行性。结果显示,核糖体ITS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可以很好的用于鉴别以上5种短体线虫。
- 魏亚东容万韬赵立荣王金成黄国明郭京泽孙建华
- 关键词:短体线虫ITS系统发育DNA条形码
- 河北省赤豆花叶病毒分离物的鉴定被引量:5
- 1992年
- 从河北省赤豆实生苗上获得一个分离物,它系种传的,引起赤豆产生疱状花叶,易经汁液摩擦接种,桃蚜(Myzus persicae)、豆蚜(Aphis cracivara)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其钝化温度为55—60℃(十分钟)稀释限点为10^(-2)—10^(-3),体外存活期为1—2天。寄主范围狭窄,系统侵染大豆(Glycine max)、绿豆(Phaselous aureus)、豇豆(Vigna sinensis cv.花豇豆)、棉豆(Phaseolus lunatus)、赤豆(P.angularis)等豆科植物,局部侵染苋色藜(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昆诺藜(C.quinoa)和番杏(Tetragonia expensa)。病毒粒体线条形,略弯曲,755×13nm.A_(260)/A_(280)比值为1.224。病组织超薄切片中有风轮状内含体。SDS-免疫双扩散试验表明它与黑眼豇豆花叶病毒(BICMV)血清学关系十分密切。综合以上特征,我们认为赤豆花叶病毒河北省分离物为BICMV。河北省赤豆种子携带该病毒百分率为3—5%,它是田间主要毒源之一。
- 郭京泽曹寿先
- 关键词:赤小豆花叶病毒病毒病
- 进境郁金香种球腐烂病的病原鉴定
- 2014年
- 在来自荷兰的郁金香种球上发现一种能够在种球储藏期发生、为害的真菌病害。对发病种球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及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经过科赫氏法则验证,确定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郁金香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tulipae)。
- 刘鹏张莹林宇罗加凤郭京泽冯洁廖芳黄国明
- 关键词:郁金香真菌病害
- 单条线虫DNA提取方法研究被引量:14
- 2014年
- 为探寻一种高效、稳定、廉价的单条线虫DNA提取方法,以6种植物寄生线虫作为试验材料,比较了4种方法,即直接裂解法、冻融裂解法、切割裂解法、切割冻融裂解法对单条线虫DNA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对线虫进行管内切割的切割冻融裂解法与切割裂解法高效、稳定,冻融裂解法效果较差,直接裂解法效果最差。对线虫进行管内切割的切割冻融裂解法和切割裂解法可高效、稳定地获得高质量的单条线虫总DNA,满足下一步的PCR扩增需求。
- 容万韬王金成刘鹏林宇郭京泽黄国明孙建华
- 关键词:裂解冻融DNA提取
- 荷兰百合种球中穿刺短体线虫尾型变异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近年来,天津口岸检疫人员在进境荷兰百合种球中多次截获穿刺短体线虫,同时发现穿刺短体线虫种群中存在尾型变异的个体与穿刺短体线虫的典型尾型截然不同。为弄清这些尾型变异个体的分类地位,本研究在形态观察的基础上,经18S rDNA基因序列比对及其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来自荷兰的HL种群中的7种变异尾型个体在分子上与穿刺短体线虫具有极高的相似性,说明这些具变异尾型的短体线虫归属于穿刺短体线虫(P.penetrans)。
- 魏亚东容万韬张瑞峰王金成顾建锋黄国明郭京泽孙建华
- 关键词:RRNAPCR扩增系统发育分析
- 大豆种传菜豆荚斑驳病毒的研究进展
- 2008年
-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豆进口量激增,国内检疫机构多次从美国进口大豆中检出大豆种传病毒菜豆荚斑驳病毒(Bean pod mottle virus,BPMV)。该病毒是我国植物检疫对象,我国为非疫区,了解和掌握该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为害及其检测技术等方面研究进展和口岸检疫措施与防治办法非常重要。对此,做了综述。
- 廖芳郭京泽刘勇黄国明刘跃庭刘鹏
- 关键词:大豆种传病毒菜豆荚斑驳病毒
- RT-PCR和实时荧光RT-PCR一步法检测大豆中菜豆荚斑驳病毒被引量:9
- 2009年
- 针对进口大豆的菜豆荚斑驳病毒(Bean pod mottle virus,BPMV)检测,建立了一步法RT-PCR和一步法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依据BPMV的外壳蛋白编码基因设计了特异引物和特异Taqman探针,特异引物的扩增片段约为500bp,阳性质粒的实时荧光PCR方法的检测下限为20fg/μL,是一步法RT-PCR方法的100倍,检测时间由约8 h缩短至4 h。种脐灰色斑驳的大豆种子BPMV检测呈阳性,种脐黑色斑驳的大豆种子BPMV检测呈阴性。
- 廖芳郭京泽刘鹏张裕君黄国明
- 关键词:大豆菜豆荚斑驳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