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巧珍

作品数:36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科委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会议论文
  • 17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篇毒性
  • 7篇GLP
  • 6篇毒物
  • 4篇毒物动力学
  • 4篇毒性试验
  • 4篇细胞
  • 4篇给药
  • 3篇代谢
  • 3篇代谢动力学
  • 3篇滴注
  • 3篇毒代动力学
  • 3篇毒理
  • 3篇毒物代谢动力...
  • 3篇药物
  • 3篇液相色谱
  • 3篇液相色谱法
  • 3篇色谱
  • 3篇色谱法
  • 3篇偏二甲基肼
  • 3篇重复给药

机构

  • 35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5篇郭巧珍
  • 17篇关勇彪
  • 13篇马华智
  • 11篇丁日高
  • 10篇施畅
  • 9篇廖明阳
  • 8篇王建京
  • 8篇吴纯启
  • 6篇王全军
  • 6篇张宝真
  • 4篇董延生
  • 4篇王和枚
  • 4篇盛和章
  • 4篇李红
  • 3篇孔琦
  • 3篇袁本利
  • 3篇赵克永
  • 3篇瞿文生
  • 3篇韩刚
  • 3篇万淑芳

传媒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中国药理学与...
  • 4篇2013年(...
  • 3篇解放军药学学...
  • 3篇第四届药物毒...
  • 2篇卫生毒理学杂...
  • 2篇中华航空航天...
  • 2篇中国环境诱变...
  • 2篇2017年(...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中国环境诱变...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年份

  • 3篇2017
  • 4篇2014
  • 10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5
  • 2篇1993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质量保证程序中基于实验过程检查
<正>质量保证部门(QAU)作为整个临床前研究体系和管理框架中相对独立的部门,从第三方的角度客观、公正的对文字资料进行审核,对试验现场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科学性。质量保证部门(QAU)的检查或审查包括三...
万淑芳马华智李红郭巧珍王建京王全军
关键词:药物安全评价临床前研究
甲基肼在小鼠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及其分布特征被引量:3
1993年
给小鼠iv或ig甲基肼(MMH)10和20 mg·kg^(-1)后,血中MMH浓度的经时变化符合静注二室开放模型或一室开放模型;而MMH在消化道中累积消除过程则为非线性动力学,MMH经消化道的吸收相半衰期仅1.74min,吸收率(F)为50%~60%;但进入消化道的MMH却能被全部消除,消除ig剂量一半所需时间不到5min,当血中吸收相基本结束时,ig剂量的50%~70%已从消化道中被消除,与F近似,MMH在体内呈全身分布,分布相半衰期仅1.08~1.50 min.MMH的消除半衰期为37~52 min, 给小鼠iv 20 mg·kg^(-1)MMH,血,心,肝,脾,肺,肾,脑,骨骼肌和小肠中MMH浓度的经时变化符合二项指数函数,根据靶向指数,靶向系数和重量-平均靶向系数等参数值判断,肝,肾和小肠是MMH选择分布的部位。
关勇彪郭巧珍张宝真
关键词:代谢解毒动力学
肼、一甲基肼和偏二甲基肼吸入染毒家兔毒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被引量:7
1999年
目的 研究火箭液体燃料肼(Hz)、一甲基肼(MMH)和偏二甲基肼(UDMH)(简称“三肼”)吸入染毒在家兔体内的动力学特征。 方法 给家兔静注、吸入或恒速静脉输注“三肼”,定时采集血、尿及吸入和呼出气样品;测定样品中Hz、MMH 和UDMH 浓度,绘制毒-时曲线;通过对毒-时曲线进行动力学模型拟合,计算动力学参数,探讨其动力学特征。 结果 家兔吸入和恒速静脉输注“三肼”均以一室模型在体内配置,而静注均呈二室模型。“三肼”蒸气经家兔呼吸道的滞留率高达95% 以上,不受吸入气中“三肼”浓度和家兔通气量的影响。当蒸气浓度和动物自身通气量稳定时,“三肼”蒸气以近似恒速即表观零级速度滞留在呼吸道,并以同样的速度特征全部迅速地被吸收入血。“三肼”在家兔体内的分布相半衰期(t1/2α)为0.019~0.048 h,稳态表观分布容积(VSS)1.32~1.48 为L·kg- 1。“三肼”在家兔体内的消除半衰期(t1/2)为:Hz 1.49~2.30 h,MMH 3.0~4.9 h 和UDMH0.7~1.4 h;在实验期间,累积经尿排出的原形毒物量均低于机体总消除量的50% 。 结论 “三肼”蒸气经家兔呼吸道吸收完全,符合表观零级速度;
关勇彪郭巧珍张宝真
关键词:毒物动力学吸入染毒偏二甲基肼家兔
GLP实践中几个重要环节的质量保证
过去的10余年,中国GLP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跨越式发展,在机构数量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GLP机构人才资源、设施条件及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日益凸显。同时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渗透到GLP的各方面,尤其是分析仪器、设施控制、机...
马华智施畅郭巧珍韩刚李红
一甲基肼跨血脑屏障转运的动力学
2006年
目的研究一甲基肼(MMH)跨血脑屏障转运的动力学特征,为阐明其血脑屏障转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原位脑灌流技术对雄性Wistar大鼠进行MMH双侧脑灌流。MMH灌流浓度分别为145,290和580mg·L-1,灌流时间为2,5,8及10min;采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比色法进行脑组织中的MMH浓度测定。结果MMH可以跨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实质,脑中MMH浓度随着灌流浓度和灌流时间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而MMH在各灌流浓度下跨血脑屏障转运速度常数kin并不随灌流浓度的升高而改变,分别为(0.0240±0.0015),(0.0308±0.0041)和(0.0300±0.0041)mL·min-1·g-1。结论MMH跨血脑屏障转运属于被动扩散的膜限速模型。
曲恒燕关勇彪郭巧珍闫魁袁本利
关键词:血脑屏障药代动力学
SD大鼠静脉注射AN200801 4周毒性的病理评价
目的观察SD大鼠静脉注射AN200801重复给药4周的毒性病理学表现,了解受试物毒性作用及其靶器官,确定无毒反应剂量;描述受试物在实验动物体内的系统暴露以及这种暴露与给药剂量和给药期限的关系。从而预测受试物可能对人体产生...
董延生王和枚瞿文生尹纪业郭巧珍王全军关勇彪袁本利廖明阳丁日高
关键词:毒性病理
非临床安全性研究的质量管理:基于风险的QA检查、验证和监管
目前的GLP QA检查模式以基于研究关键期的检查为主,以过程检查和设施检查为辅,后两种检查的检查周期通常为一个季度.然而,基于研究的检查仅仅对不同研究项目的关键期进行反复的检查,对研究的整个过程和不同关键期之间的衔接界面...
王建京马华智郭巧珍吴纯启
关键词:药事组织质量管理非临床安全性风险评估
质量风险管理在新药GLP安全性评价研究中的应用
目前的GLP QA检查模式以基于研究关键期的检查为主,以过程检查和设施检查为辅,后两种检查的检查周期通常为一个季度。然而,基于研究的检查仅仅对不同研究项目的关键期进行反复的检查,对研究的整个过程和不同关键期之间的衔接界面...
王建京郭巧珍马华智吴纯启
关键词:质量风险管理药物安全评价
GLP实验室计算机化系统质量保证关键点的探讨
近十年来,计算机化系统在药物安全性评价机构的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实验室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新药研发数据采集和处理的电子化成为GLP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但各GLP机构对计算机化系统的验证、运行程序及电子数据...
李红吴纯启韩刚董延生郭巧珍王建京万淑芳马华智王全军
关键词:药品评价
偏二甲基肼经皮吸收在家兔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被引量:3
1995年
家兔偏二甲基肼(UDMH)78.2和156.0mg·kg-1pc以及78.2mg·kg-1sc,血中UDMH浓度的经时变化均符合无时滞的一级吸收一室模型。而iv39.0mg·kg-1UDMH呈二室模型.UDMHpc后能够立即透过家免皮肤被吸收入血,约经0.36-0.85h吸收相即基本结束,吸收率仅为14%左右;而UDMHsc的吸收率为99.2%。吸收速度却明显慢于pc;蒸发逸散是影响UDMH透皮吸收的主要原因.UDMH在家兔体内的消除半衰期介于0.31-1.52h之间。24h累积因子为1.表明UDMH在家兔体内消除较快,物质蓄积性弱;实验期间经尿排出的原形UDMH只占机体总消除量的2.7%-18.9%。提示存在肾外消除途径.
关勇彪郭巧珍张宝真
关键词:火箭燃料偏二甲基肼毒物代谢动力学皮肤吸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