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晓红

作品数:30 被引量:165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呼吸窘迫
  • 22篇急性呼吸
  • 22篇急性呼吸窘迫
  • 20篇激素
  • 19篇糖皮质
  • 19篇糖皮质激素
  • 19篇皮质激素
  • 19篇综合征
  • 19篇窘迫综合征
  • 19篇呼吸窘迫综合...
  • 19篇急性呼吸窘迫...
  • 12篇中价值
  • 10篇通气
  • 8篇机械通气
  • 7篇ARDS
  • 6篇休克
  • 5篇抢救
  • 5篇综合救治
  • 5篇救治
  • 4篇低氧

机构

  • 28篇上海第二医科...
  • 10篇上海第二医科...
  • 9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复旦大学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30篇宋志芳
  • 30篇郭晓红
  • 19篇谢伟
  • 17篇单慧敏
  • 14篇张悦
  • 14篇殷娜
  • 13篇王树云
  • 9篇单红卫
  • 9篇俞康龙
  • 7篇谢伟霖
  • 7篇陈列彬
  • 6篇李文华
  • 6篇孙波
  • 4篇李文华
  • 4篇朱赟琳
  • 3篇潘祝平
  • 3篇顾茵

传媒

  • 5篇中华医学会急...
  • 4篇中国急救医学
  • 4篇中国危重病急...
  • 3篇内科急危重症...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2005急诊...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上海医学
  • 1篇2004急危...
  • 1篇2005急诊...
  • 1篇第六届全国危...

年份

  • 2篇2006
  • 10篇2005
  • 7篇2004
  • 8篇2003
  • 3篇200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效人工通气在心脏疾患致心搏骤停心肺脑复苏中价值的探讨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评价A(airway)、B(breath)、C(circulation)抢救步骤在心脏疾患致心搏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 (CPCR)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因心脏疾患致心搏骤停行CPCR患者的临床资料 (4 4例 ,男 2 9例 ,女 15例 ,年龄 40~ 85岁 ,平均 70 .0± 11.6岁 ) ,按照CPCR实际操作过程中所采取的ABC先后顺序不同 ,将患者分为C、CAB、AB、ABC组。CAB组中 ,按照C与AB步骤采取的间隔时间不同 ,分 <5min、5~ 10min、>10min组。统计各组Ⅰ、Ⅱ、Ⅲ期复苏成功率 (% ) ,χ2 检验统计各组复苏成功率差异显著性。结果 C组 (32例次 ,11例 )中 ,各期复苏成功率均 >87.5 % ,显著高于其它各组 (P <0 .0 1)。CAB组 (2 4例 )C -AB间隔时间不等 ,各期复苏成功率不等 ,C -AB <5min组各期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 >5min组 (P <0 .0 5~ 0 .0 1)。AB组 (3例 )与ABC组 (6例 )各期复苏成功率 33.3%~ 10 0 % ,显著高于CAB组 (P <0 .0 1)。结论 CAB是心脏疾患致心搏骤停患者CPCR中可取的抢救步骤 ,但
宋志芳郭晓红潘祝平王树云顾茵朱赟琳谢伟殷娜谢伟霖张悦单慧敏陈列彬李文华
关键词:心搏骤停心肺脑复苏
糖皮质激素在肺外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抢救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在肺外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综合救治中价值。方法收集长征医院急救科1990年3月至2000年2月和新华医院内科ICU2000.052003.04收入因肺外感染诱发ARDS患者临床资料,比较GC与非GC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32例患者中男/女为21/11例,年龄(51.2±19.1)岁,APACHEⅡ评分(28.2±9.7),接受机械通气治疗25例(78.1%),病死率65.6%(21/32);GC与非GC组年龄、APACHEⅡ评分、病死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GC组PaO2/FiO2改善明显,(P<0.05,Qs/Qt差异无显著性(P>0.05),MODS和感染性休克发生率较非GC组低(P<0.05)。结论GC能协同常规治疗纠正缺氧和休克,为原发病治疗赢得时间与机会。
宋志芳郭晓红单红卫俞康龙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肺外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抢救措施
糖皮质激素在重症胰腺炎诱发ARDS救治中的价值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综合救治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5例SAP致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GC应用均在ARDS发生前后1-3d,剂量(220.2±139.6)mg/d,相当于甲基氢化泼尼松80-500mg,/d,病情改善后减量,疗程为1-22d,平均(5.9±6.2)d。结果25例患者,GC组16例(64.0%),接受机械通气治疗15例(93.8%);非GC组9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8例。GC组器官功能和代谢并发症评分、多脏器功能不全发生数量、手术与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均明显多于非GC组(P<0.05),两组病死率相仿(P>0.05)。GC组治疗后72h,PaO2/FiO2与Qs/Qt改善明显(P
宋志芳郭晓红单红卫俞康龙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治疗
糖皮质激素在肺外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抢救中价值
感染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最主要的诱因,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是治疗ARDS的重要手段,但它抑制过度炎症反应过...
宋志芳郭晓红单红卫俞康龙
关键词:肺外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糖皮质激素
文献传递
人工通气在非心脏疾患致心搏呼吸骤停心肺脑复苏中价值的探讨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评价人工气道建立和有效通气在非心脏疾患引起心搏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 (CPCR)中的真正价值 ,分析与总结有效人工通气与Ⅰ、Ⅱ、Ⅲ期复苏成功率之间关系 ,探讨对这类患者采取CPCR的抢救步骤和时机 ,为临床采取切实有效CPCR步骤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非单纯心脏疾患致心搏呼吸停止行CPCR患者 2 6例作为分析对象。按照心肺复苏(CPR)实际操作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不同 ,将患者分为CAB组 (12例 / 12例次 )和ABC组 (14例 / 18例次 )。CAB组中 ,按照C与AB步骤采取的间隔时间不同 ,分为 <5min、5~ 10min、>10min组 ;ABC组中 ,部分患者在发生心搏骤停以前 ,已经建立人工气道和接受有效通气治疗 ,一旦心搏骤停发生后 ,在AB措施已经存在条件下进行心脏复苏。统计与计算各组复苏成功率(% ) ,χ2 检验各组差异显著性。结果 CAB组患者接受C -AB间隔时间不等 ,Ⅰ、Ⅱ期复苏成功率无显著差异 ,但Ⅲ期复苏成功率差异显著 (P <0 0 5 )。ABC组Ⅲ期复苏成功率分别为 83 3% (15 / 18)、77 7% (14 / 18)、6 6 7% (12 / 18) ,与CAB组总体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虽然CAB对非单纯心脏疾患致心搏呼吸骤停的患者也是可取的CPCR抢救步骤 ,但及时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有效通气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步骤 ,尤其当 5min内?
郭晓红宋志芳潘祝平王树云顾茵谢伟霖张悦殷娜朱云琳单慧敏李文华谢伟陈列彬
关键词:心搏呼吸骤停心肺脑复苏有效通气
有效人工通气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价值探讨被引量:21
2002年
目的 :评价 A (气道 )、B(呼吸 )、C(循环 )抢救步骤在心肺脑复苏 (CPCR)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 70例心搏、呼吸骤停行 CPCR患者临床资料 ,分析单纯心脏疾患致心搏、呼吸骤停 (4 4例 )和非单纯心脏疾患致心搏、呼吸骤停 (2 6例 )患者在实施 CPCR过程中采取的 A、B、C顺序及 CAB组依 C AB间隔时间 (<5分钟、5~ 10分钟和 >10分钟 )所分组的各期复苏成功率。结果 :单纯心脏疾患致心搏、呼吸骤停患者中 ,C组 (11例32例次 )各期复苏成功率均 >87.5 %,显著高于其它各组 (P均 <0 .0 1) ;CAB组 (2 4例 )依 C AB间隔时间不等 ,各期复苏成功率不同 ,<5分钟组各期复苏成功率均明显高于 >5分钟组 (P<0 .0 5或 P<0 .0 1) ;AB组(3例 )各期复苏成功率均≥ 6 6 .7%,ABC组 (6例 )各期复苏成功率均≥ 33.3%,均显著高于 CAB组 (P均 <0 .0 1)。非单纯心脏疾患致心搏、呼吸骤停患者中 ,ABC组各期复苏成功率与 CAB组总体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均 >0 .0 5 ) ;CAB组依 C AB间隔时间不等 ,一、二期复苏成功率间均无显著差异 (P均 >0 .0 5 ) ,三期复苏成功率差异显著 ,>10分钟组明显低于 <10分钟组 (P均 <0 .0 1)。结论 :CAB可能是各种原因致心搏骤停患者 CPCR中可取的抢救步骤 ,但 5分钟可能是进行有效人工通气的极限。
宋志芳郭晓红潘祝平王树云顾茵朱赟琳谢伟殷娜谢伟霖张悦单慧敏陈列彬李文华
关键词:心搏骤停人工气道通气心脏复苏
激素改善猪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缺氧与休克
目的判断糖皮质激素(GC)改善猪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低氧血症与休克的疗效。方法大肠杆菌腹腔注射制作猪ARDS模型,随机分对照与早、中期治疗组,甲基氢化泼尼松20mg静脉注射,观察72h期间各项指标与生存时间。结...
宋志芳郭晓红谢位单慧敏孙波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低氧血症
文献传递
普通肝素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与治疗中价值的探讨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评价小剂量普通肝素持续静脉滴注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内科ICU 2 0 0 0年 1 2月所有接受肝素治疗的DIC患者的临床资料 ,总结分析原发病、肝素治疗时机与用量、治疗前后休克与出血倾向纠正情况 ,实验室指标变化、预后与死亡原因等。结果  1 1例 (男∶女 =8∶3) ,年龄 2 8~ 82岁 ,平均 (60 0± 1 1 6)岁 ;所有患者肝素治疗前均有顽固性休克 ,普通肝素持续静脉滴注 (1~ 5mg/h)后 ,顽固性休克缓解率 90 9% (1 0 /1 1 ) ;8例肝素治疗前就合并出血倾向患者 ,治疗后明显好转 7例 (87 5 % ) ;所有患者中痊愈 3例 (2 7 3 % ) ,死亡 8例 (72 7% ) ,仅 1例死亡原因与DIC直接有关。结论 小剂量普通肝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DIC不但安全有效 。
宋志芳朱赟琳王树云郭晓红谢伟张悦殷娜李文华单慧敏陈列彬谢伟霖
关键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肝素顽固性休克
甲基氢化拔尼松干涉治疗对大肠杆菌诱发猪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形态改变影响
目的探讨甲基氢化泼尼松对感染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肺形态学影响.方法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建立猪感染性ARDS动物模型,随机分对照(n=3)、早期干预(n=4) 和中期干预(n=2)组,成模即刻给予甲基氢化泼尼松为...
谢伟宋志芳郭晓红单惠敏孙波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肠杆菌
文献传递
糖皮质激素在创伤与手术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抢救中价值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严重创伤/多发伤和大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是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也是多脏器功能不全(multiple organ dy...
宋志芳郭晓红单红卫俞康龙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发伤机械通气治疗病死率糖皮质激素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