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婕

作品数:13 被引量:143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代谢
  • 7篇代谢综合
  • 7篇代谢综合征
  • 7篇综合征
  • 2篇心血管
  • 2篇血管
  • 2篇血压
  • 2篇脂肪
  • 2篇脂肪组织
  • 2篇高血压
  • 2篇高血压病
  • 1篇代谢综合征患...
  • 1篇代谢综合征组...
  • 1篇单光子
  • 1篇单光子发射
  • 1篇单光子发射计...
  • 1篇单光子发射计...
  • 1篇单光子发射计...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教育计...

机构

  • 13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3篇金婕
  • 8篇祝之明
  • 7篇陈静
  • 6篇闫振成
  • 6篇刘浩宇
  • 6篇赵志钢
  • 6篇倪银星
  • 5篇田志强
  • 5篇罗志丹
  • 4篇李茜
  • 3篇王劲
  • 2篇刘瑜
  • 2篇马丽群
  • 1篇钟健
  • 1篇童卫东
  • 1篇陈舜贤
  • 1篇钟前进
  • 1篇曹廷兵
  • 1篇阎振成
  • 1篇周旭

传媒

  • 5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高教学刊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创新性教育在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中的重要性被引量:7
2018年
当前医学教育多以理论讲授为主要形式,教育模式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医学生主动吸收和更新的能力较少,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对薄弱。医学高等教育中应注重以创新性思想为指导,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实践和科研紧密结合的教学以及网络教学等手段;同时更应注重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综合的创新性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医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综合性医学人才。
金婕
关键词:创新性教育医学教育教学模式
高血压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咪达普利对其的影响
2007年
目的观察咪达普利降压效果和对非肥胖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对40例非肥胖EH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n tolerance test,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nsulin releasing test,IRT),测定咪达普利治疗8周前后血糖、血浆胰岛素,并与16例正常人比较。结果EH组空腹及OGTT餐后30、60、120min血浆胰岛素均显著升高(P<0.05)。咪达普利治疗8周后空腹及OGTT餐后30、60min血浆胰岛素水平下降,其中30、60min时下降显著(P<0.05)。结论EH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咪达普利治疗后降压同时可改善胰岛素抵抗。
金婕陈静阎振成
关键词:高血压咪达普利胰岛素抵抗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3基因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的关系
2006年
目的研究瞬时受体电位通道3(TRPC3)基因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MS)相关组分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病例246例,其中MS患者95例,高血压(EH)患者99例和糖尿病(DM)患者52例,进行体检和生化检测,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方法鉴别TRPC3基因型,分析TRPC3基因多态性在MS组、EH组和DM组中的分布及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的关系。结果(1)TRPC3基因多态性GG、AA、A/G型在MS组、EH组和DM组中的分布频数无明显差异;(2)246例患者中GG型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游离脂肪酸(FFA)明显高于AA和A/G。结论TRPC3的基因多态性在3组代谢疾病中的分布频数无明显差异;其中GG型可能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游离脂肪酸(FFA)有更密切的关系。
金婕刘道燕钟健曹廷兵杨华祝之明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代谢综合征
两次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两次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确诊的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6例,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34-67岁,平均52岁。患者选择标准:经一次auto-PBSCT术后复发或未达完全缓解,予以再次动员干细胞行第二次移植;分期Ⅲ-Ⅳ期的侵袭性淋巴瘤患者,首次auto-PBSCT不能达完全缓解,或复发可能性大,于第一次动员干细胞达两次移植所需,且第一次移植术后半年行第二次auto-PBSCT移植。结果 6例患者均能耐受预处理,并获得造血功能重建,移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ANC)〉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5d(10-25d);血小板计数(BPC)大于20×10^9/L的中位时间25.8d(12-57d)。全部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2.7个月(3-50个月),1例患者两次移植术后半年因病毒性肝炎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18个月后再次复发,二线治疗方案仍有效,其余4例患者无病生存,无病生存率66.7%,最长无病生存时间已达50个月。结论两次auto-PBSCT治疗复发难治性NHL安全有效,患者耐受良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刘瑜王劲金婕陈舜贤曾艳
关键词:复发难治造血干细胞移植
银染原位杂交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微小残留病灶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银染原位杂交(SISH)技术结合骨髓病理学方法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微小残留病灶(MRD)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于该院多次住院化疗的MM患者,在第4疗程和第8疗程结束时分别取骨髓活检标本,以骨髓病理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法测CD138,同时采用SISH法检测κ、λ基因扩增情况,以此评估MM患者的骨髓MRD。结果 36例化疗后MM患者病理活检所见浆细胞比例在第4疗程和第8疗程结束时分别为25.5%和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法测CD138^+分别为++和+/-,SISH检测κ、λ基因扩增率分别为28.3%和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该技术监测不同疗程MM患者的MRD差异显著。另外,在治疗有效的22例患者中,SISH测得κ、λ基因扩增水平为4.1%,显著低于进展组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现出疗效越差,扩增率越高的变化趋势,与血清游离轻链测定中κ/λ比值变化一致。结论 SISH技术结合骨髓病理学方法具有观察视野广、浆细胞计数稳定、基因信号准确易测等优点,对MM患者的疗效评估和治疗策略选择有临床意义。
金婕程诗迪王劲李郑李响周旭刘瑜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微小残留病灶
腹部脂肪分布与代谢综合征组分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8
2005年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中各种代谢异常与腹部脂肪分布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螺旋CT 对MS(70例)、2型糖尿病(T2DM,16例)和高血压病(EH,22例)患者进行腹部脂肪扫描,测量患者腹内脂肪、腹壁脂肪含量,并计算二者比值(内/壁比),分析腹部脂肪与代谢综合征中各种代谢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 MS组患者较EH组和T2DM组腹内脂肪面积(VA)显著增高(115.69±48.72cm2 vs 69.96±25.41cm2、55.96±29.75cm2,P均<0.01).腹内脂肪含量与腹围、体重指数(BMI)、腰臀比、体脂比等均有相关关系,相关程度依次为腹围>BMI>腰臀比>体脂比.不论是根据NCEP-ATPⅢ,还是亚太地区界定腹型肥胖的标准,腹型肥胖患者腹内脂肪面积均高于非腹型肥胖患者.腹内脂肪含量与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无显著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r=-0.202,P=0.036),与LDL-C呈正相关(r=0.297,P=0.002);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显著相关.腹内脂肪面积与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同时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腹内脂肪面积和内/壁比均显著高于非胰岛素抵抗患者.腹内脂肪增加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如C反应蛋白(CRP)、血清尿酸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等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腹内脂肪含量增加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单一成分疾病密切相关,腹部脂肪堆积预示了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增加.NCEP-ATPⅢ界定腹型肥胖的标准同样适用于中国重庆本地人群.
陈静田志强罗志丹金婕刘浩宇李茜闫振成倪银星赵志钢祝之明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肥胖症脂肪组织
代谢综合征患者腹内脂肪与心血管损害的关系被引量:34
2005年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MS)患者腹部脂肪分布及与心血管损害的关系。方法108例住院患者分为MS组(70例),高血压组(EH,22例),2型糖尿病组(T2DM,16例),计算三组腹内脂肪面积(VA)、腹壁脂肪面积(SA)及VA/SA,并分析它们与左室重量(LVM)、左室重量指数(LVM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心肌缺血的关系。结果MS组患者较EH组和T2DM组VA显著增高(115·69±48·72cm2vs69·96±25·41cm2、55·96±29·75cm2,P均<0·01),VA≥80cm2组较VA<80cm2组LVM、LVMI均明显升高(186±70gvs155±44g,51±17g/m2vs44±13g/m2,P均<0·05),VA/SA≥0·75组较VA/SA<0·75组左、右侧IMT均明显增厚(0·90±0·41mmvs0·75±0·21mm,0·89±0·32mmvs0·77±0·21mm,P均<0·05),VA≥100cm2组心肌缺血率和缺血程度明显高于VA<100cm2组(P<0·05)。收缩压、舒张压、VA导致IMT增厚的OR值有显著意义。结论代谢综合征时腹内脂肪明显堆积,其堆积的程度与心血管损害的程度密切相关,且腹内脂肪是心血管损害的独立影响因素。
田志强陈静闫振成倪银星赵志钢金婕罗志丹刘浩宇祝之明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脂肪组织心血管损害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代谢综合征心肌缺血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评估代谢综合征(MS)患者心肌缺血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140例住院患者分为3组:MS组(82例),高血压病组(EH组,38例),2型糖尿病组(T2DM组,20例).3组均又分为运动负荷组和静息组,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核素心肌灌注显像(SPECT MPI)的方法检测各组心肌缺血情况.结果 MS组心肌缺血率为81.7%,重度缺血率为56.8%,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核素检查运动负荷组缺血率为81.7%,明显高于静息组(P<0.01).BMI、腹围、血TG、血HDL-C与缺血有相关性.结论与EH组和T2DM组患者相比,MS组患者心肌缺血率和严重程度最高;其中MS某些组分与心肌缺血密切相关;心肌核素检查用于诊断早中期心肌缺血、判断中度危险的冠心病有临床价值.
金婕陈静倪银星闫振成罗志丹田志强刘浩宇赵志钢祝之明
关键词: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代谢综合征心肌缺血
代谢综合征周围动脉硬化特征及对其综合干预的影响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周围动脉硬化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2~2005年就诊的患者352例,MS组252例、高血压病(EH组)49例和2型糖尿病(T2DM组)51例,将接受综合干预的199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尚未综合干预的1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测量腹围(WC)、体重指数(BMI)、血压(BP)、血糖、血脂等指标,比较两组踝肱指数(ABPI)的变化情况.结果周围动脉狭窄的患者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WC、SBP较正常组显著增高,周围动脉钙化的患者FPG、TG、BMI、WC和DBP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增高;综合干预组的患者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DBP和FP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增高;干预组周围动脉硬化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 );周围动脉硬化患者中吸烟率明显高于未发生周围动脉硬化者,而规律运动者的比例明显低于未发生周围动脉硬化者(P<0.05).结论生活方式改善和药物的综合干预,能有效控制MS的部分组分,降低周围动脉硬化症的风险.
李茜罗志丹倪银星陈雪梅田志强刘浩宇赵志钢闫振成陈静金婕祝之明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动脉硬化综合干预
代谢综合征心血管危险性预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应用心血管事件预测模型评估代谢综合征(MS)患者心血管事件(CVD)危险性。方法应用Framingham和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心血管事件预测模型评估637例MS患者、259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危险性,其中121例MS患者行心肌核素显像检查进行验证。结果MS组的绝对危险显著高于T2DM组(Framingham模型为9·55%vs1·47%,ICVD模型为8·62%vs4·28%,P<0·01)。MS组绝对危险≥5%的比例明显高于T2DM组(P<0·01)。随着年龄增大,MS组和T2DM组绝对危险≥10%的比例均呈增加趋势。Framingham模型评估男性绝对危险≥5%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而ICVD模型评估女性绝对危险≥5%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121例MS患者心肌核素检查显示Framingham模型评估的绝对危险越高心肌缺血程度越重。结论两模型对MS组心血管危险性的预测值均显著高于T2DM组,Framingham模型对MS患者的CHD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刘浩宇闫振成倪银星陈静赵志钢金婕罗志丹李茜田志强祝之明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