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爱秀
- 作品数:27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阳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 谈河南汉代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 2011年
- 河南汉代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存在于南阳、洛阳、商丘、许昌、安阳和省博物。目前河南汉文化旅游的现状特征是各地政府重视汉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并积极打造汉文化景点,又将汉文化旅游资源与影视艺术、民俗事项相结合广泛吸引游客来参与游艺活动。存在的问题是:但整体上开发尚显不足,经济收益较低,市场不够成熟,分析其因在于:传统的务本思想致使不太重视旅游经济;各地本位主义各自行事以及交通不便等等。为此,根据现有河南各地的汉文化旅游资源,规划了旅游观光的四条线路,并对相应的资金、产业和政策保障等因素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 郑先兴金爱秀向荣李家虎杨杰刘国旭
- 关键词:旅游资源
- 投壶考论被引量:8
- 2011年
- 投壶,早期是天子诸侯宴会的重要内容,其过程与礼及燕射密不可分;秦汉以后,其地位逐渐下降,更多的是在上层士大夫阶层间流行;明清之际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投壶可以起到以下作用:尊礼重乐、维护社会秩序;增加花样,提升娱乐趣味性;锻炼人的注意力和体力;增加人的审美感知力、调节审美情感。
- 金爱秀
- 关键词:投壶社会功能
- 南阳汉画与楚青铜纹饰的比较研究
- 2007年
- 南阳楚汉文化的发展脉络体现在实物方面,就是由青铜文化发展到砖石文化。南阳汉画像不仅在具象上多继承楚青铜纹饰,在制作手法、审美风格以及生死观、宇宙观等方面都和楚文化一脉相承。
- 金爱秀
- 关键词:汉画像纹饰
- 北魏丧葬制度探讨
- 本文探讨了北魏丧葬制度。北魏建国初期,由于战事频繁,文化基础落后,加上和汉民族联系较少,丧葬制度受汉族丧葬影响较小,主要表现为鲜卑族自身和对其影响较大的匈奴的丧葬习俗特点。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汉民族的联系也日益频...
- 金爱秀
- 关键词:北魏时期丧葬制度民族融合
- 文献传递
- 汉画中九头人面兽探微
- 2009年
- 汉画中九头人面兽应为"开明兽"。汉画中的九头人面兽是汉代西王母崇拜在墓葬中的反映,是西王母神话的产物。作为艺术想象的产物,异常的外在形象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不符合常规的形象和其为西王母役畜的地位相称,在设构图计上显得自由随意,艺术风格上不同于商周时期青铜艺术的神秘狰狞,表现出汉代艺术的世俗化特征,对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人面兽身的镇墓兽产生了重大影响。"九首"为能力、智慧和不死的象征。"人首"是汉代人对人类自身能力肯定的必然产物。"虎身"是长期以来人类崇拜虎思想的孑遗。
- 金爱秀
- 关键词:审美
- 论秦汉“劝课农桑”的形式
- 2013年
- 秦汉时期"劝课农桑"主要有纳粟拜爵、提职晋官、赏赐钱物、免除罪罚等主要形式,还有罚金、免官等辅助形式,多种形式的"劝课农桑",保障了粮食的生产和收获,为军事征战的胜利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 金爱秀
- 关键词:秦汉处罚
- 南阳英庄汉画像石墓“斗鸡”图考辨被引量:3
- 2012年
- 南阳英庄分布着不少画像石墓,其出土画像石内容广泛,长期以来被学界关注。1990年,《南阳两汉画像石》公布的“斗鸡”画像更是引起了学界的探讨。学者撰文对其图像进行考释,对其寓意进行探究。但笔者认为其中的图像考释和寓意探究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故撰文以辨之。
- 金爱秀
- 关键词:汉画像石斗鸡考释图像
- 汉画像中“树下射鸟图”考辨
- 2015年
- 在汉代,羿射十日神话和西王母神话都和三足乌有着密切关系,三足乌既是西王母的役属又是太阳的象征,羿由于能射杀三足乌的原因从而成了从西王母处取得不死药的唯一人选。汉画像中的"树下射鸟图"以射鸟人为核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射鸟人具有神性,表现的是远古神话羿射十日;另一类是射鸟人不具备神性,射鸟属模拟"羿射十日"的巫术宗教仪式,表达了人们升仙的期望。
- 金爱秀
- 关键词:汉画像西王母
- 汉画中鹿图像文化阐释被引量:5
- 2008年
- 汉画中有关鹿的画面,可分为猎鹿和神鹿。猎鹿是汉代人对原始社会狩猎活动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反映;神鹿具有升仙工具、阴性象征及祥瑞象征的性质,与鹿的奔走、性情、生育特征、医药功能以及"物候历法"的作用密切相关。在鹿神话的基础上又形成了飞廉、麒麟、天禄等神话。
- 金爱秀
- 关键词:汉画
- 汉代斗兽试析
- 斗兽不仅是汉代社会娱乐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且墓葬中也有不少斗兽图案,此方面研究对我们了解汉代社会生活和当时人的思想观念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学术界对汉代斗兽研究还比较少,本文根据文献和考古材料对当时的斗兽情况及其原因作一分析...
- 金爱秀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