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肖兵 作品数:40 被引量:133 H指数:6 供职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更多>>
多频海底声学原位测试平台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监测设备,尤其是一种在海洋工程勘察过程中所使用的监测设备。本实用新型是由钻头通过螺纹连接头和钻杆固定成一体的钻杆体、连接支架、支撑杆、电子仓、电子仓支架、压载块、压载块支架和吊装环组成。电子仓支架通过... 陶春辉 杨灿军 周建平 金肖兵 邓显明 张佳帆 张金辉 顾春华 高水土 何拥华 刘斌 李红星文献传递 一种海底沉积物声学与物理参数原位同步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底沉积物声学与物理参数原位同步测量装置,包括甲板显控单元与水下探测单元;水下探测单元包括第一声学探杆、第二声学探杆、第三声学探杆和取样杆;声学探杆和取样杆能够利用水下探测单元的重力贯入沉积物中,并且... 陶春辉 张国堙 周建平 徐巍军 蔡巍 邓显明 张金辉 金肖兵文献传递 一种多频海底声学原位测试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设备,尤其是一种海洋工程勘查设备,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监测方法,尤其是一种声学原位测试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多频海底声学原位测试系统及方法,为测量海底沉积物声学参数提供了一种准确、方便、快捷的测量设备和方法。... 陶春辉 周建平 金肖兵 邓显明 张金辉 顾春华 高水土 何拥华 刘斌 李红星 杨灿军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多来源水深数据融合的海底地形地貌构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来源水深数据融合的海底地形地貌构建方法,实现了多波束测深、单波束测深、历史地形图和全球地形等多种数据的合理拼接与海底地形构建。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历史海底地形图转换为网格数据,其他来源水深转换为网格... 吴自银 李守军 尚继宏 李家彪 罗孝文 金肖兵 赵荻能 周洁琼一种海底大型复杂沙波地貌的精确探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海洋测绘、海底地形地貌调查研究的方法,具体是指一种海底大型复杂沙波地貌的精确探测方法。本发明通过特定探测仪器,确定潮位站布设、声速剖面测量,然后进行海底沙波地貌探测、再对所测得数据构建海底DDM、基于DDM的... 吴自银 余威 尚继宏 李守军 赵荻能 周洁琼 金肖兵楚科奇海表层海水颗粒物组成与来源 被引量:3 2014年 对研究区内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所取的表层海水颗粒物的浓度、显微组成、有机碳、氮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楚科奇海域表层海水颗粒物浓度介于0.56—4.01 mg·L-1,具有冰区边缘高于开阔水域的特点。陆架区颗粒有机质相对含量高(TOC:9.78%—20.24%;TN:0.91%—2.31%),有机碳、氮同位素值相对重(δ13C:-23.29‰—-26.33‰PDB;δ15N:6.14‰—7.78‰),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海洋生物,含有部分陆源有机质;陆坡及北冰洋核心区的颗粒有机质含量,除SR15站外,相对低(TOC:8.06%—8.96%;TN:0.46%—0.72%),有机碳、氮同位素值轻(δ13C:-26.93‰—-27.78‰PDB;δ15N:4.13‰—4.84‰),颗粒物有机质以陆源为主。陆坡区SR15站表层海水颗粒物中异常高的陆源有机质(TOC:27.94%,TN:1.16%;δ13C:-27.43;δ15N:3.81)可能来自源于东西伯利亚的穿极洋流。海冰携带的颗粒物(包括冰藻)是冰区边缘表层海水颗粒物的重要来源,在陆架区海冰融化,向水体中释放了大量生物体;而陆坡区和北冰洋核心区,海冰对颗粒物的贡献以碎屑矿物和黏土矿物为主。 于晓果 雷吉江 姚旭莹 朱继浩 金肖兵关键词:楚科奇海 颗粒物 TOC TN 一种海底沉积物声学原位测量与同步取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底沉积物声学原位测量与同步取样装置。该装置包括甲板显控单元与水下探测单元两部分,两部分通过同轴电缆或者光电复合缆进行供电与通信,实现甲板显控单元对水下探测单元的实时状态显示与远程控制。该装置可以一次... 陶春辉 张国堙 周建平 邓显明 蔡巍 徐巍军 金肖兵 吴震宇 刘宜胜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MBES的海底沙波地貌运动探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海洋测绘、海底地形地貌调查研究的方法,具体是指一种基于MBES的海底沙波地貌运动探测方法。本发明是采用分米级测量精度的多波束测深技术和亚米级定位精度的导航定位系统,通过基于MBES的海底沙波探测前准备、基于MB... 吴自银 余威 李守军 尚继宏 赵荻能 周洁琼 金肖兵冲绳海槽南部多波束海底地形虚拟视景仿真初探 被引量:6 2010年 针对冲绳海槽南部海底地形,首先根据等效声速剖面原理处理原始多波束地形数据,使得多波束条带之间拼接良好;然后以Creator和Creator Terrain Studio为主要工具,生成地形和纹理数据集以构建海底地形场景库;最后在Vega Prime运行环境中进行交互。利用多通道实时渲染和立体投影技术,使用户最终得到对虚拟图像的真实感、立体感和沉浸感。 梅赛 高金耀 杨春国 金肖兵 方银霞 杨勇关键词:多波束 南海东沙东北部甲烷缺氧氧化作用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及其碳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18 2008年 南海东沙东北部碳酸盐岩和泥质沉积物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及其碳同位素组成分析表明,研究区内甲烷缺氧氧化作用(anaerobic oxidation of methane-AOM)发育。研究区内碳酸盐岩中含丰富的AOM标志化合物,2,6,11,15-四甲基十六烷(Crocetane-Cr.)、2,6,10,15,19-五甲基番茄烷(Pentamethylicosane-PMI)和2,6,10,15,19,23-六甲基二十四烷(Squalane-Sq角鲨烷)的13C亏损强烈(δ13C值介于-74.2‰^-119.0‰PDB之间),表明碳酸盐岩形成于AOM,同时反映该研究区曾发生过强烈、持续的富CH4流体释放活动。柱状泥质沉积物中,AOM生物标志化合物在硫酸岩-甲烷过渡带(SMI—Sulfate-Methane Interface)边界附近相对丰度高,SMI之上样品中含量低,或未检出,表明现代环境在SMI附近有大量嗜甲烷微生物生长,使得深部上升的甲烷被大量消耗,很少有甲烷逸出海底。AOM生物标志化合物可用来指示SMI边界。不同站位、不同岩性AOM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包括碳同位素组成)的差异反映了嗜甲烷古细菌组成的不同。 于晓果 韩喜球 李宏亮 金肖兵 龚建明 Erwin SUESS 黄永样 吴能友 苏新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 生物标志化合物 碳同位素组成 冷泉碳酸盐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