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湖
作品数:
2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
南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建筑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王耀辉
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
史广顺
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机器智...
王庆人
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机器智...
肖昕璐
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
王立
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机器智...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1篇
自动化与计算...
1篇
建筑科学
主题
1篇
第三方破坏
1篇
油气管道
1篇
神经网
1篇
神经网络
1篇
小波
1篇
小波分析
1篇
基于神经网络
1篇
安全预警
1篇
安全预警系统
1篇
长距离
1篇
气管道
机构
2篇
南开大学
作者
2篇
闫湖
1篇
郭澎
1篇
王立
1篇
肖昕璐
1篇
王庆人
1篇
史广顺
1篇
王耀辉
传媒
1篇
高技术通讯
年份
1篇
2010
1篇
2008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基于神经网络的长距离油气管道安全预警系统
被引量:3
2008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和人工神经网络判别的长距离输油管道安全预警系统。该系统利用光纤传感器收集管道周围土壤的振动信号,通过神经网络判断是否存在针对管道的破坏性行为和判别破坏性行为的类别,实现对油气管道的长距离安全预警。系统在预处理阶段对信号大幅度降维,降低数据处理的时间复杂度,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在识别阶段则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包括反向传播(BP)网络和支持向量机(SVM)。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神经网络模型对打夯、镐刨、电钻三类破坏行为的识别率分别达到96.5和97.1%,均优于以往文献中的报道。
王立
王耀辉
肖昕璐
闫湖
郭澎
史广顺
王庆人
关键词:
小波分析
第三方破坏
土壤振动信号在线分析与识别技术研究
闫湖
文献传递
网络资源链接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