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爱华
- 作品数:9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对工科院校学科群构建问题的探讨被引量:21
- 2005年
- 高校以单个学科为单位建制设置学科,已不适应大科学时代学科发展的要求。高校需要深刻认识学科重构的重要性并主动进行学科重构,其具体方式就是构建学科群。本文从学科与学科群的内涵开始研究,阐述工科院校学科群构建的意义,提出工科院校学科群构建的原则。
- 陆爱华骆光林
- 关键词:工科院校学科群高校
- 长三角地区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和教育对策
- 2011年
- 根据长三角地区研究生思想政治的现状,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分析影响长三角地区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各个因素,以求从深化情感教育、强化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关键职能、优化德育环境等角度提出改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关措施。
- 陆爱华徐周双
- 关键词:思想政治状况
- 基于文化符号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试析被引量:4
- 2012年
- 大学校园散落着丰富独特的文化符号,它们是兼具美学价值、文学价值和德育价值等的教育资源,同时也是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表征。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始重视文化符号的德育价值,但是对其的开发利用远远不够,存在着教育者的文化符号意识淡薄、文化符号闲置浪费、过度利用和配置不合理等现象。以主体间性理论为基本理念的基础,以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为理想模式的基本理念;以所指功能和隐性教育为基本原则;以提高高校文化符号质量、优化高校文化符号结构、改善高校文化符号环境等途径实现基于文化符号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基于文化符号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陆爱华徐周双
- 关键词:文化符号思想政治教育
- 网络语言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2013年
- 随着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语言的形式逐渐多元化,90后大学生已成为使用和创新网络语言的主体,探析这一主体在使用和创新网络语言时的心理状态等特点,对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 陆爱华闫肃张琦卉
- 关键词:网络语言思想政治工作高等教育
- 对转型期工科院校学科群构建问题的探讨被引量:9
- 2005年
- 以单个学科为单位(院或系)的建制设置学科,已不适应大科学时代学科发展的要求。转型期高校需要深刻认识学科重构的重要性并主动进行学科重构,其具体方式就是学科群的构建。笔者从学科的发展规律、工科学科的特点开始研究,阐述了工科学科群构建的意义,提出工科学科群构建的原则。
- 陆爱华骆光林
- 关键词:学科群工科院校高校
- 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1
- 2012年
- 探索了包括有针对性地确定参加"双盲"评审的学位论文,实行追加评审和复审制度,采取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审要求等一系列措施,以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工作。同时,在推行有关措施的实践基础上,对将来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工作的完善作了进一步思考。
- 顾越桦陆爱华
- 关键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
- 以制度和政策创新 促高校人才工作被引量:1
- 2005年
- 骆光林程刚陆爱华
- 关键词:高校
- 突破学科界限 化特色学科的历史惯性为龙头效应被引量:1
- 2004年
-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学科特色明显是优势,但太厚重的历史和太突出的特色又可能会增加变革的难度,反而限制了发展的速度。我校是一所具有较长办学历史,学科特色明显的学校。如何既能巩固特色学科的优势,又能协调发展其他学科,是我校长期思索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我校逐步厘清学科建设思路,以定位合理的学科建设理念为指导,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实践效果良好。
- 陆爱华赵匀朱泽飞
- 关键词:学科建设协调发展学科界限特色学科历史惯性教学思想
- 对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及其成因的思考
- 2013年
- 幸福问题是一个哲学、伦理学问题,更是一个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思索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对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形成的原因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方面作了探讨,以期为加强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提供帮助。
- 乔丽陆爱华
- 关键词:幸福观大学生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