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东

作品数:38 被引量:218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骨折
  • 8篇外固定
  • 8篇脊柱
  • 8篇股骨
  • 7篇关节
  • 6篇特发性脊柱
  • 6篇青少年特发性
  • 6篇细胞
  • 6篇脊柱侧
  • 5篇少年
  • 5篇青少年
  • 5篇椎间盘
  • 5篇外固定器
  • 5篇外固定支架
  • 5篇内固定
  • 5篇脊柱侧凸
  • 5篇固定器
  • 5篇侧凸
  • 4篇血管
  • 4篇血管化

机构

  • 33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监利县人民医...
  • 1篇武汉市普爱医...

作者

  • 38篇陈东
  • 32篇杨述华
  • 28篇刘国辉
  • 23篇张鹏
  • 23篇肖飞
  • 22篇朱建福
  • 10篇夏天
  • 10篇郑启新
  • 10篇杜靖远
  • 9篇邵增务
  • 7篇叶树楠
  • 6篇陈超
  • 5篇禹虔
  • 5篇王小红
  • 4篇冯勇
  • 4篇刘先哲
  • 3篇华文彬
  • 3篇曹发奇
  • 3篇黄峰
  • 2篇许伟华

传媒

  • 12篇临床骨科杂志
  • 5篇第十届西部骨...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临床外科杂志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西医结合研...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0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应用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75岁以上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4月,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75岁以上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20例(20髋)。骨折按Evans分型:Ⅲ型13例13侧,Ⅳ型7例7侧。术后进行功能康复锻炼,2~3周后依恢复情况负重行走。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2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2个月,平均15个月。临床评估以Harris评分为标准,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平均(82±5.6)分,与术前(34±5.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90分)6例,良(80~89分)9例,可(70~79分)4例,差(〈70分)1例,优良率为75%。结论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既可早期恢复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又能降低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
陈东刘国辉杨述华朱建福张鹏肖飞曹发奇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关节成形术老年人
同种异体骨板结合可吸收防粘连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应用
2009年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板结合可吸收防粘连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0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并结合应用同种异体骨板及可吸收防粘连膜,定期临床随访。结果10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4年,平均2.6年。参照NAKAI疗效分级,疗效评定优14例、良80例、可10例,优良率90.4%。结论应用同种异体骨板结合可吸收防粘连膜并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良好。
王集军刘国辉肖飞夏天张鹏陈东朱建福
关键词:生物膜腰椎间盘突出
兔主动脉内皮细胞制备方法的优化
2014年
目的:为构建骨组织工程血管化提供优质种子细胞。方法采用血管内膜外翻和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兔主动脉内皮细胞并传代;采用倒置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和免疫荧光法鉴定。结果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在第3-5天为对数生长期,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内皮细胞呈紧密排列、短梭多角形的“鹅卵石”形态;透射电镜可见内皮细胞特征性Weible-Palade小体;经免疫荧光法鉴定证明该细胞CD31抗原阳性。结论采用血管内膜外翻等方法制备的兔血管内皮细胞的成活率高,且纯度高、数量多、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该法可为骨组织工程血管化的研究提供种子细胞。
黄峰吴北海陈东叶树楠杨述华
关键词:主动脉内皮细胞骨组织工程血管化
人工骨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07年
陈东张鹏刘国辉
关键词:骨代用品骨修复
骨组织工程血管化的研究现状与挑战
2015年
对骨组织工程血管化的文献进行综述,介绍研究现状和最新科研成果,分析需解决的问题。提出各种新型生物材料、细胞移植、细胞因子以及显微技术加速移植物新生血管循环的建立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黄峰陈东叶树楠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血管化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3
2008年
张鹏陈东刘国辉
关键词:青少年
动力跨关节型外固定架在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22
2008年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或辅以有限内固定结合动力跨关节型外固定架跨腕关节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手法复位或辅以内固定结合动力跨关节型外固定架跨腕关节固定治疗35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骨折愈合后拆除外固定架。结果随访6~1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7—9周。最后一次随访时,按Cooney腕关节评分系统(包括疼痛、功能状况、腕关节活动度、握力):优18例,良14例,可1例,优良率为91.4%。结论手法复位或辅以有限内固定结合动力跨关节型外固定架跨腕关节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既能使骨折复位、固定满意,又有利于术后早期手和腕部的功能康复锻炼,是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陈东刘国辉杨述华肖飞朱建福张鹏
关键词:桡骨骨折外固定器骨折固定术
外固定架在小儿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小儿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架治疗28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骨折愈合后拆除外固定架。结果28例均获随访,时间6~14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6~8周。末次随访时按Cooney腕关节评分系统(包括疼痛、功能状况、腕关节活动度、握力):优15例,良11例,可2例。结论手法复位外固定架治疗小儿桡骨远端骨折能使骨折复位、固定满意,避免骨骺损伤,利于术后早期手和腕部的功能康复锻炼,是治疗小儿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陈东刘国辉杨述华肖飞朱建福张鹏
关键词:桡骨骨折外固定器骨折固定术小儿
后路选择性内固定矫形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评价经后路选择性关键椎体内固定矫形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方法经后路选择性关键椎体内固定矫形治疗的131例青少年AIS患者,术前均进行详细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估,按影像学资料确定主侧凸顶椎、端椎、中立椎、稳定椎等关键椎体,并拟定关键椎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果主侧凸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51.3°±12.9°矫正至术后的平均8.9°±4.5°。13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52个月,末次随访时主侧凸Cobb角平均丢失4.6°±1.2°,椎弓根螺钉松动1例,未发现椎弓根螺钉及棒的断裂。结论经后路选择性关键椎体内固定矫形治疗青少年AIS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减少患者医疗费用,符合我国实际国情,但术前应做好适应证选择。
张鹏刘国辉杨述华郑启新杜靖远邵增务陈东肖飞朱建福曹发绮
关键词:内固定
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AS患者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后规范功能锻炼。定期临床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临床愈合。1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7(5±1)个月。早期无股骨颈骨折、感染、关节脱位、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栓塞、异位骨化等并发症。术后髋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术后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6±6)分上升至平均(94±4)分。影像学检查假体位置良好。患者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结论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AS患者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肖飞刘国辉杨述华朱建福陈东张鹏
关键词:人工假体髋关节表面置换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