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仲宜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电子显微镜
  • 1篇电子显微镜观...
  • 1篇休克
  • 1篇血性
  • 1篇叶片
  • 1篇幼虫
  • 1篇源性
  • 1篇源性感染
  • 1篇杂种
  • 1篇脂质
  • 1篇扫描电镜观察
  • 1篇失血
  • 1篇失血性
  • 1篇失血性休克
  • 1篇体膜
  • 1篇青菜
  • 1篇微镜观察

机构

  • 4篇复旦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4篇陈仲宜
  • 1篇张克荣
  • 1篇朱培坤
  • 1篇颜荣林
  • 1篇王为民
  • 1篇王鸣歧
  • 1篇蔡以欣
  • 1篇陈学云
  • 1篇王来根
  • 1篇顾军
  • 1篇许超
  • 1篇陆妙康
  • 1篇倪德祥
  • 1篇赵慧玲
  • 1篇胡德珍
  • 1篇苗丕渠
  • 1篇吴成军
  • 1篇王子斌
  • 1篇刘会敏

传媒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复旦学报(自...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03
  • 1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过氧化脂质在大鼠失血性休克致肠源性感染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失血性休克致肠源性感染的发生机理。方法 采用甲基 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标记的大肠杆菌 ,在失血性休克前注入大鼠的胃肠道 ,然后于休克的不同阶段 ,检测血浆和肠组织的过氧化脂质 (LPO)、3H的放射活性和放射自显影 ,同时进行肠组织的形态学观察。结果 失血性休克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时 ,血浆和肠组织的LPO增高与休克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血浆3H放射活性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 ;LPO越高 ,肠黏膜的损害程度越重。结论 失血性休克时肠黏膜的损害与氧自由基有密切关系 。
陈学云颜荣林王为民王来根许超顾军刘会敏陈仲宜
关键词:过氧化脂质失血性休克肠源性感染并发症
菠菜类囊体膜的亚微结构和功能
1989年
对菠菜类囊体膜的亚微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基粒和间质类囊体膜上,分布着一些具有PSI活性、直径为8~14nm的膜颗粒,位于基粒类囊体的EF面,分布着较大的,且具有PSⅡ活性的膜颗粒。分布于ES,EF和PF面上的PSII膜颗粒的直径分别为15nm,12.5 nm和14nm,并呈正态分布。
张克荣孙鸿乔高国肖吴成军苗丕渠吕美薇陈仲宜蔡同润胡德珍王子斌
关键词:菠菜
果蝇卵和幼虫的冷冻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正> 生物界种类繁多。对质地柔软、含水量较高的样品,若采用常规戊二醛固定、乙醇(或丙酮)系列脱水、崁稀或临界点干燥及离子镀膜等处理后。生物组织常发生皱拆变形而失真,及致造成细致结构难以辨认。本文就果蝇(Drosophi...
陈仲宜蔡同润赵慧玲
文献传递
青菜-马兰杂种组份Ⅰ蛋白免疫鉴定及其叶片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2
1990年
向植物的体细胞导入外源基因,从而使这些体细胞分化成的植株表达外源基因的某些信息,是当前高等植物遗传工程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将马兰[Kalimeris indica(L.)Sch—Bip]的分生组织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将青菜(Brassica Chinensis L.)体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未纯化)作为外源多基因,通过适当的措施,使青菜的遗传物质导入上述马兰体细胞,然后,从这些转化细胞获得青菜-马兰杂交植物。对杂交植物进行组份 I 蛋白(又称 RuBP 羧化酶)的交叉免疫电泳,所得交叉免疫电冰图谱,具有俩亲本杂交组合的特征。同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青菜、马兰及青菜-马兰的叶片进行表面扫描观察,所得的表型特征亦具有杂种的特点,据此,我们认为,本文报道的青菜-马兰,确已杂交成功。
朱培坤王鸣歧陆妙康倪德祥应燕如蔡以欣陈仲宜汤党民
关键词:青菜马兰杂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