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劲松
- 作品数:104 被引量:29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产前HLA配型在同胞脐血移植中的应用
- <正>目的探讨产前HLA配型在同胞脐血移植中的临床应用和意义。脐血作为继骨髓、外周血之后的第三种造血干细胞来源,已成为治疗小儿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某些先天性遗传病的重要手段。例如β-地中海贫血是广东地区高发的单...
- 廖灿吴洁莹汤雪薇李焱许遵鹏陈劲松辜少玲黄以宁
- 文献传递
- 巨大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手术治疗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巨大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切除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手术治疗的316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分为HCC〉10cm(巨大肝癌)组(n=119)和HCC≤10cm组(n=197),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手术结果。结果巨大肝癌组出现症状和阳性体征的比率、肝内转移(47/119与56/197例)、血管侵犯(58/119与47/197例)及邻近脏器侵犯(31/119与14/197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HCC≤10cm组;分化程度明显低于HCC≤10cm组;术前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61±45)与(56±43)U/L]、碱性磷酸酶[(152±108)与(117±100)U/L]、甲胎蛋白水平(〉400μg/L)(79/119与98/197例)明显高于HCC≤10cm组;巨大肝癌组行大范围肝切除术的比率、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明显多于HCC≤10cm组,手术时间(257±75)min也明显长于HCC≤10cm组(210±74)min;但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巨大肝癌具有临床表现明显、血管和邻近脏器侵犯发生率较高、分化程度较低等特征。手术切除巨大肝癌是安全、可行的。
- 陈劲松汪谦梁力建陈锡林黎东明
- 关键词:肝细胞病理肝切除术
- 标准化脐血筛选方法在脐血库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对广州脐血库脐血筛选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建立脐血筛选的标准化方法和探讨其在脐血库建立中的意义。方法对脐血供者从产妇或其旁系亲属医学病史到新生儿随访实行四步筛选程序,筛选内容包括遗传、血液病等病史、脐血采集量、总有核细胞数、细胞活率、凝块和病原学感染等。结果1998年6月至2004年12月共分娩27404例、采集脐血8350份,占总分娩量比率为30.47%。合格4085份,合格率为48.92%;废弃脐血4265份(占51.08%),废弃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脐血采集量<60ml、血凝块、总有核细胞数、活率低。检疫期共废弃脐血46份(占1.11%);其中检出细菌阳性19例(占41.30%),巨细胞病毒抗体(CMV-lgM)阳性20例(占43.48%)。新生儿随访共发现15例异常,占0.37%。4085份脐血总有核细胞数平均为1.21×109,根据脐血有核细胞输入量3.7×107/kg体重计算,平均能适合32.7kg的受者移植;而按2.0×107/kg体重计算平均能适合60.5kg的受者移植。104例脐血移植中72例获得植入(69.2%)。结论脐血供者的标准化筛选方法可以排除可能存在的血液性、遗传性和传染性等疾病,确保移植用脐血的安全;并能为脐血库的建立节约采集、处理、冻存等费用,提高库存脐血的有效利用率。
- 许遵鹏廖灿陈劲松吴洁莹辜少玲钟惠珠黎丽仙
- 关键词:脐血库
- 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长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治疗直肠癌的长期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成功行腹腔镜辅助taTME的29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全组男性18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8.6岁。手术均由经腹、经肛同时或序贯进行操作。记录和分析病理学和围手期情况,并通过随访观察远期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及电话调查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18年12月。应用Kaplan Meier法计算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29例患者术中出血量20~200(75.9±9.5)ml;手术时间165~280(223.6±4.1)min。术中清扫淋巴结(22.3±2.0)枚,病理标本长度为(13.1±0.6)cm,肿瘤下缘距远端切缘的距离为(2.9±0.2)cm。26例直肠系膜完整,3例近完整;环周切缘阳性者2例。中位随访时间为56(22~91)个月,局部复发率为10.3%(3/29),远处转移率为20.7%(6/29);3年总体生存率为96.6%,3年无病生存率为83.2%,5年总体生存率为87.6%,5年无病生存率为79.6%。随访过程中均无切口疝、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结论腹腔镜辅助taTME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长期生存状况良好。
- 张大朝陈远光胡明黄炯强夏同义叶志伟温广明詹高房雷建曾毅克陈劲松柯传烽
- 关键词:直肠肿瘤腹腔镜
- 微小RNA-711对乳腺癌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探讨微小RNA-711(miR-711)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应用miR-711模拟物和miR-711抑制剂转染乳腺癌细胞;噻唑蓝(Mar)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力;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M—timePCR)检测20例高转移乳腺癌组织和30例低转移乳腺癌组织中的miR-711的表达水平。结果miR-711模拟物能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0.20±0.14比0.32±0.25,P〈0.05)和侵袭[(201.00±10.10)个比(395.00±7.23)个,P〈0.05]。而miR-711抑制剂能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0.21±0.16比0.13±o.09,P〈0.05)和侵袭[(212.00±6.43)个比(109.00±10.50)个,P〈0.05]。miR-711在高转移乳腺癌中高表达(5.6±0.6比1.5±0.5,P〈0.05)。结论miR-711与乳腺癌的转移密切相关,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 胡婧晔易炜陈劲松
- 关键词:乳腺癌细胞增殖
- 锯齿状息肉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6年
- 锯齿状息肉病综合征(SPS)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目前国内学者对SPS的研究不多。锯齿状息肉分为增生性息肉(HP)、无蒂锯齿状息肉(SSA)和传统锯齿状息肉(TSA)。SPS诊断标准为(1)在近端结肠中发现至少有5个锯齿状病变,并且〉2个锯齿状息肉直径〉10mm;(2)患者有SPS家族史,且发现1个结直肠锯齿状息肉;(3)在整个结直肠肠腔中发现〉20个锯齿状息肉。SPS发展为结直肠癌的风险较高.25%~70%的SPS患者在诊断的同时或随访期间诊断为结直肠癌。SPS具有发病年龄较晚、发病率无明显种族差异、有结直肠癌的家族史等临床特征;多存在BRAF基因或KRAS基因突变,通过激活RAS—RAF—MAPK通路致病,也存在CpG岛甲基化表型(CIMP)和微卫星不稳定表型(MSI)。临床上SPS需注意与传统的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P)区别,SPS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癌变风险均与其不同。目前常用的锯齿状息肉的检测技术的是自体荧光显像(AFI)和窄带成像内镜(NBI),检出率均在55%左右。建议患有SPS的患者应尽可能切除所有直径超过3~5mm的息肉,且每1-2年行全结直肠内镜检查。目前对SPS的研究仍处于起始的阶段,关于其具体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对SPS发展为结直肠癌的具体风险也未达到共识,有待更深一步研究。
- 董世濠陈劲松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 冷冻对脐血CD_(34)^+细胞上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通过了解冷冻后脐血CD3 4 + 细胞上粘附分子表达的变化 ,评价脐血的冻存和不同输注脐血的方法对脐血移植造血恢复可能造成的影响。方法 取 15份经羟乙基淀粉分离的脐血各 2ml,保存在液氮中 6~ 8月后 ,检测新鲜标本、冻存标本复温后及短暂孵育后白细胞和CD3 4 + 细胞的变化 ,以及CD3 4 + 细胞表达CD62 L、CD2 9、CD49d、CD11b、CD44和CXCR4情况的变化。结果 冻存前后白细胞和CD3 4 + 细胞含量无明显变化。而CD62 L和CXCR4表达量在冻存后明显减少 (分别由 3.2 2 8× 10 4和 2 .931× 10 4下降到 2 .2 2 0× 10 4和 1.2 87× 10 4,P <0 .0 5 ) ,其他粘附分子无明显变化。在 37℃孵育 30min后 ,CD62 L和CXCR4表达量又快速地恢复。结论 冻存对造血细胞的数量无明显影响 ,对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也是一过性的 ,尚未观察到对移植患者的造血恢复有明显影响。由于复苏后CD3 4 + 细胞的CD62 L和CXCR4表达有明显的波动 ,在脐血移植时 ,将脐血洗去冷冻保护液并短暂孵育后再输注比复苏后不经任何处理直接输注 ,可能更有利于患者的造血恢复。
- 刘斌廖灿陈劲松辜少玲许遵鹏吴韶清
- 关键词:冷冻脐血CD34^+细胞粘附分子
- 肠道菌群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23年
-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CRC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三位,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1];在我国,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是肿瘤相关死亡的第四个最常见原因[2]。CRC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个步骤、途径,目前普遍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其发生[3]。个人或直系亲属癌症史、结肠息肉病史、炎性肠病、糖尿病、胆囊切除、肥胖、吸烟、饮酒、饮食、肠道菌群、年龄、性别、种族等均与CRC密切相关[4]。其中,肠道菌群的作用不可忽视。
- 陈劲松陈锦旭王荣昌
- 关键词:胆囊切除炎性肠病结肠息肉病肠道菌群直系亲属结直肠癌
- 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含量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研究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含量对精液黏稠度的影响 ,并探讨精液精子密度与PSA含量的关系。方法 对 164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进行常规精液分析 ,并检测精浆PSA含量及精液黏稠度。结果 黏精液组精浆与正常黏度组精液精浆PSA含量分别为 (2 2 8± 5 1) μg/ml ,(3 98± 71) μg/m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无精子症组、少精子症组、精子密度正常组精浆PSA含量分别为 (479± 72 ) μg/ml,(2 68± 5 4) μg/ml,(3 78± 61)μg/ml,少精子症组精浆PSA含量显著降低 (P <0 .0 5 )。 结论 精浆PSA含量与精液黏稠度有密切关系。
- 刘运科陈劲松郭彩娇
- 关键词:精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精子密度男性不育症
- 重视间期结直肠癌的预防被引量:4
- 2017年
- 结直肠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纤维结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在降低结直肠癌发生率和死亡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因此,结肠镜成为结直肠癌筛查和诊断的首选工具和"金标准".
- 陈劲松
- 关键词:结直肠癌纤维结肠镜恶性肿瘤高发病率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