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劲松

作品数:8 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外翻
  • 3篇关节
  • 2篇手术
  • 2篇人工髋关节
  • 2篇人工髋关节置...
  • 2篇髋关节
  • 2篇髋关节置换
  • 2篇疗效
  • 2篇拇外翻
  • 2篇假体
  • 2篇关节置换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样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源性
  • 1篇正常足

机构

  • 8篇复旦大学
  • 6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8篇陈劲松
  • 7篇马昕
  • 6篇桂鉴超
  • 6篇顾湘杰
  • 5篇王黎明
  • 5篇沈海琦
  • 3篇姜建元
  • 3篇黄河
  • 2篇张志玉
  • 2篇王旭
  • 1篇陈世益
  • 1篇周国瑛
  • 1篇蒋纯志
  • 1篇吕飞舟
  • 1篇王以进
  • 1篇龚祖埙
  • 1篇李云霞
  • 1篇侯明夫
  • 1篇夏新雷
  • 1篇喻忠

传媒

  • 2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第一跖楔关节矢状面活动范围的研究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探讨第一跖楔关节(FTJ)矢状面的活动范围与拇外翻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的关系。方法采用Lee方法对300例正常足和200例拇外翻足进行FTJ矢状面活动范围测量,并统计分析与其相关的因素。结果300例正常足的FTJ矢状面活动范围为8 4°±2 3°, 200例拇外翻足的FTJ矢状面活动范围为11 7°±3 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FTJ矢状面的过度活动与跖楔关节的形态(P<0 05)、楔骨间隙有无分离(P<0 01)、有无转移性跖骨头下疼痛(P<0 01)、FTJ关节炎(P<0 01)有关, 而与拇外翻角(HVA)、跖间角(IMA)、第2跖骨干内侧皮质肥厚无关(P>0 05)。结论Lee方法简单,结果可靠。HVA、IMA的测定不能代替FTJ矢状面活动范围的测定,临床上应常规测量FTJ矢状面的活动范围,对于Ⅰ型FTJ的拇外翻患者显得尤为必要。对于FTJ增大,同时有转移性跖骨头下疼痛、楔骨间隙分离、FTJ关节炎的患者,应行Lapidus手术(跖楔关节融合术)。
桂鉴超顾湘杰王黎明沈海琦喻忠马昕陈劲松王旭黄河
关键词:矢状面拇外翻跖骨HVA肥厚皮质
髌周支持带松解治疗膝关节伸直位僵直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 探讨髌周支持带挛缩在膝关节伸直位僵硬的治疗对策。方法 本研究共有 2 7例患者 ,采用小切口或关节镜下手术松解 ,均行外侧支持带切开 ,部分病例行内外侧支持带切开。结果 所有病例术前检查均存在内外侧支持带的挛缩 ,术后2 5例恢复良好 ,术中屈膝达到 95°~ 110°,术后 2年以上随访达到 110°~ 14 0° (平均 12 5°)。结论 髌周支持带挛缩是伸直位膝关节僵硬的病理因素之一。采用小切口或关节镜下手术松解 ,酌情行内外侧支持带切开 ,可以减少术中骨折的并发症。
桂鉴超顾湘杰王黎明黄河蒋纯志马昕陈劲松姜建元
关键词:挛缩切开膝关节手术松解松解治疗小切口
逆置型交锁髓内钉在胫腓骨下段复杂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研究治疗胫腓骨远端复杂骨折的较佳方法。方法:采用施乐辉公司提供的逆置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远端复杂骨折25例,所有病人均经足底逆行打入髓内钉,通过瞄准系统将远端及近端交锁钉分别交锁于跟骨、距骨、胫骨。结果:25例病人获随访2~14个月,未发现感染、断钉等情况。其中23例已完全愈合,可正常行走。结论:逆置型交锁髓内钉在胫腓骨远端复杂骨折的治疗中不失为1种有效的方法,其固定确切,且术中无需C臂X光机透视,值得推广使用。
吕飞舟姜建元陈劲松张志玉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
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促进骨骼肌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2
2002年
目的 研究局部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nsulin likegrowthfactor 1,IGF 1)对骨骼肌钝性打击伤后愈合速度、质量和对内源性IGF 1和IGF 2的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  1%硫喷妥钠 (每 10 0g体重 0 .5ml)麻醉后 ,对大鼠右下肢腓肠肌内侧面中段实施钝性打击伤 ,而后在创伤局部实施皮下肌膜外注射药物 ,以此分为 :生理盐水组 (对照组 )和IGF 11.5 μg组 (对照组 ) ,每组均作以下分析 :mRNA分析 ;组织学分析 ;电镜超微结构分析。 结果 伤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更早形成基底板层保护膜 ,更早更多地激活成肌细胞、生成肌丝、形成肌管、融合成肌纤维 ,愈合质量也较好 ,实验组内源性IGF 1及IGF 2的mRNA含量均较对照组提早升高。结论 局部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可以使内源性的IGF 1和IGF 2的基因转录提早 ;可以刺激成肌细胞增生 ,促进肌管形成 ,加速肌管融合成肌纤维 ,加速骨骼肌创伤后修复过程 。
李云霞陈世益马昕陈劲松周国瑛龚祖埙
关键词:骨骼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骨骼肌损伤动物实验
改良Keller手术联合第一跖骨基底截骨术治疗老年人严重拇外翻畸形被引量:15
2003年
桂鉴超顾湘杰沈海琦王黎明马昕陈劲松王旭
关键词:拇外翻畸形老年人疗效
正常足与外翻足第一序列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9
2001年
目的探讨外翻的病理、发病机制、分型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正常足 245足和外翻足 141足进行以下参数的测量和统计学分析:外翻角 (HVA)、跖间角 (IMA)、趾间角 (IPA)、近侧关节固角 (PASA)、远侧关节固角 (DASA)、跖楔角 (MCA)。结果外翻组 PASA、 MCA均大于正常组, IPA却小于正常组 ,而两组 DASA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均可见:随着 HVA的增大, IPA减小。外翻组可见: (1)随着 HVA的增大, PASA有增大的趋势,而 IMA无明显的变化规律; (2)IMA增大者, MCA也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 HVA与 MCA无统计学的联系。结论外翻的病理因素包括: IPA、 PASA及 IMA。外翻可分为六型:Ⅰ型, IPA增大为主, IPA≥ 22°,而 PASA、 IMA均在正常值范围内;Ⅱ型,单纯 HVA增大, HVA≥ 20°,而 IPA、 IMA、 PASA均在正常值范围内;Ⅲ型,以 PASA增大为主, IMA可以正常或轻度增大, PASA≥ 11°,而 IMA≤ 15°;Ⅳ型,以 IMA增大为主,其又可分为两个亚型,Ⅳ a型, 10°≤ IMA≤ 15°,Ⅳ b型, IMA >15°,而 PASA在正常值范围内;Ⅴ型,混合型, IMA >15°, PASA≥ 11°;Ⅵ型,跖趾骨关节炎型。每一型各有不同的发病机制,应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桂鉴超顾湘杰侯明夫马昕陈劲松沈海琦王黎明
关键词:MU外翻人体测量术摄影测量法
股骨质量对非骨水泥假体置换近期疗效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1
2000年
目的 探讨股骨质量对非骨水泥假体置换近期疗效的影响以及皮质骨指数 (CI)对股骨质量的评价意义 ,以指导临床假体选择和术后康复。方法  49名非骨水泥假体置换患者进行平均 3 5年的随访 ,42名患者有术前或术后当天X线片。结果 皮质骨指数低者 ,Harris评分及病人满意度较低 (P <0 0 5 ) ,大腿处疼痛率较高 (P <0 0 5 ) ,且疼痛持续时间长。结论 皮质骨指数是临床上评价股骨质量的可靠半定量指标。骨质疏松患者易于发生大腿处疼痛。CI≤ 2 2者 ,应延缓负重时间 ,减少产生扭力矩的动作 。
桂鉴超顾湘杰沈海琦马昕陈劲松姜建元张志玉夏新雷
关键词:非骨水泥假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骨质疏松与人工髋关节置换股骨侧假体初始稳定性之相关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探讨股骨骨质疏松对人工髋关节置换股骨侧假体初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30具尸体股骨标本分别行非骨水泥有肩托 (NCC)、无肩托 (NCNC) ,骨水泥有肩托 (CC)、无肩托(CNC)假体置换。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行轴向载荷及扭转力矩下微动测定。结果 正常骨质量组、及轻度、中度、重度骨质疏松组之间的扭转稳定性差异显著。除了正常骨质量组与轻度骨质疏松组之间的轴向稳定性差异不显著外 ,其余组间有明显的差异。正常骨质量组 :CNC的扭转稳定性与CC无差异 ,只是轴向稳定性不如CC。就非骨水泥假体而言 ,NCC的轴向稳定性等同于CNC ,但扭转稳定性不及CNC。NCNC除了能减少假体杆端的微动外 ,其余稳定性与NCC无差异。骨质疏松组 :CC的近段轴向稳定性要优于CNC(除了重度骨质疏松组外 ) ,但远段轴向稳定性 (除了中度骨质疏松组外 )和扭转稳定性无差异。结论 股骨干骺段骨密度BMD≤ 1 0 6g cm2 应选用骨水泥假体。正常骨质量的患者采用非骨水泥假体置换 ,术后轴向稳定性很好 ,完全可以承受站立负重 ,只是应避免扭转的动作。非骨水泥假体有无肩托对初始稳定性影响不大。
桂鉴超沈海琦王黎明黄河顾湘杰马昕陈劲松王以进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生物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