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卫民

作品数:43 被引量:115H指数:7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2篇交配
  • 9篇羊肚菌
  • 9篇交配型
  • 8篇田头菇
  • 7篇生物学
  • 7篇茶树菇
  • 6篇栽培
  • 5篇菌株
  • 4篇引物
  • 4篇生物学技术
  • 4篇食用
  • 4篇食用菌
  • 4篇子实
  • 4篇子实体
  • 4篇菌丝
  • 4篇基因
  • 4篇百合
  • 3篇多态
  • 3篇柱状田头菇
  • 3篇线粒体

机构

  • 43篇云南省农业科...
  • 9篇云南省农业生...
  • 7篇西南林业大学
  • 4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昆明旭日丰华...

作者

  • 43篇陈卫民
  • 34篇赵永昌
  • 31篇柴红梅
  • 12篇张小雷
  • 10篇苏开美
  • 9篇田果廷
  • 9篇刘萍
  • 6篇陶南
  • 5篇李树红
  • 5篇屈云慧
  • 4篇陈立佼
  • 3篇周德群
  • 3篇姚春馨
  • 3篇张婷
  • 3篇何莹莹
  • 2篇李进昆
  • 2篇周会明
  • 2篇张艺萍
  • 2篇赵静
  • 1篇吴学尉

传媒

  • 6篇食药用菌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北方园艺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食用菌学报
  • 2篇菌物学报
  • 1篇云南植物研究
  • 1篇中国食用菌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Agricu...
  • 1篇植物分类与资...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全国球根花卉...
  • 1篇第九届全国食...
  • 1篇第十届全国食...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生物反应器技术快繁球根花卉的研究进展
<正>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组培快繁技术。经研究人员多年的尝试,这一技术已应用于球根类花卉的组培快繁。由于球根类花卉植物种间的体外培养特征非常类似,一个共同的特征是所有的种类都可形成可再生的原球茎,这种原球茎能通...
屈云慧陈卫民张婷
羊肚菌子实体发育生物学(下)——生物学和非生物学因子对菌丝培养和子实体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5
2018年
3羊肚菌发育生物学 羊肚菌的生活史是研究的难点,目前有提出两种生活史[114,115],都认为形成菌核和分生孢子是关键环节.储存营养的菌核在子囊果发育过程中作用较大,既可以萌发为生殖菌丝,又可以直接产生子囊果.羊肚菌的菌核为假菌核,不同的可栽培出菇的菌株产菌核能力差别较大,甚至有菌种阶段完全不产菌核的菌株也能很好地出菇;另一方面尚无菌核萌发成原基的直接证据.分生孢子的争议则较大,主要是从自然基质得到的分生孢子不能萌发,且羊肚菌产量与分生孢子产生量没有直接相关性.使用覆膜技术种植羊肚菌有的分生孢子非常少但出菇不受影响,用圆叶杨种植也几乎未发现有分生孢子形成.因此,羊肚菌的发育生物学基础研究可能是解决羊肚菌稳产、育种的关键,而实现室内稳定出菇则是研究的基础.解决羊肚菌培养过程中遗传的多变性是重中之重.
赵永昌柴红梅陈卫民赵子悦孔令舰
关键词:发育生物学羊肚菌菌丝培养子实体形成菌核萌发
百合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对百合属(Lilium)用于切花观赏的种类在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就切花百合组织培养技术在种苗快速繁殖、种苗脱毒培养、新品种培育以及种质资源保护等方面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为切花百...
屈云慧陈卫民
关键词:百合快速繁殖脱毒培养
文献传递
理性认识羊肚菌产业发展诸多问题被引量:30
2018年
讨论分析目前羊肚菌产业存在的问题,包括:非理性发展羊肚菌栽培,缺乏对羊肚菌栽培特性和适宜气候因素的认识;过度宣传效益,刺激产业发展;菌种销售混乱,所谓的"新品种"层出不穷;科研成果迭出,而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栽培方式多样,技术创新缺乏理论依据;产品价格战依然存在,产业链利润分配不合理等。指出应理性认识以实现羊肚菌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出羊肚菌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应是错季栽培和驯化选育新种类,实现鲜菇常年供应。作出区域发展建议与预期,分析年度产业形势。
赵永昌柴红梅陈卫民
关键词:羊肚菌栽培地域错季栽培
茶树菇复合群菌株内ITS序列异源特征分析
2021年
ITS序列作为常用的分子标记,广泛应用于真菌系统学研究,然而在茶树菇类群分析中缺乏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对茶树菇菌株ITS序列进行测序,从中发现了8个菌株ITS测序图谱存在套峰。各菌株分离的子代同核体群体中存在2种ITS序列类型,推测亲本由不同ITS类型同核体杂交而成。从混杂的ITS扩增产物里进行克隆测序后,发现ITS1和ITS2区域存在模板复制转换的现象。依据ITS和线粒体小亚基mtSSU构建的聚类树显示的拓扑结构不一致,部分来自于同一菌株的ITS序列聚类到不同的群中。因此,茶树菇的ITS序列显示出多样性且组成复杂,从ITS杂合菌株中直接进行克隆分析会产生不正确的序列信息,给菌株鉴定和系统分析造成错误的结果。
钱蓉柴红梅赵永昌赵永昌陈卫民
关键词:茶树菇线粒体
利用自交寻找食用菌发育缺陷型基因的研究(英文)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交配因子发生重组对食用菌发育的影响,探讨自交能否用于选育无孢/少孢食用菌品种。[方法]选用杨柳田头菇菌株YAASM0711为自交材料,以单核菌株生长速度为指标定向的选择了6种自交组合,对其自交F1代群体的质量性状(颜色、畸形、生长特性)、数量性状(形状、产量、大小、数目)以及交配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交配因子发生重组的单孢菌株自交后,后代群体遗传分化严重,大多数菌株的菌丝平均生长速度与农艺性状降低,从出菇形状上表现型分为正常菇和不正常出菇(形成畸形菇、无孢或少孢、不出菇),其中18%表现为超亲,对于超亲菌株可根据育种目标选择自交子代群体中的优势菌株加以利用。[结论]控制单孢生长速度快慢的基因与交配因子是连锁的,通过交配型与生长速度相关性筛选出发生交配因子重组的单孢菌株,交配出菇研究得出与孢子缺失或少孢发育相关的基因是隐性的,自交不仅可以得到与食用菌发育缺陷相关的基因材料,还可以选育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无孢生产菌株。
柴红梅周会明赵静陈卫民赵永昌
关键词:自交隐性基因
我国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技术探讨被引量:7
2021年
利用森林资源发展野生食用菌产业可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振兴农村经济,并可提高农民保护森林意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分析我国野生食用菌产业具有野生食用菌种类多、产区复杂,价格稳中有升,市场和消费多元化特点明显,产业发展地域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等特点。指出影响我国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因素,并结合多年的研究结果,总结提出野生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多项技术和建议。
赵永昌柴红梅陈卫民
关键词:野生食用菌林地保育
田头菇属真菌信息素受体基因保守区克隆及多态性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真菌信息素受体基因控制着真菌有性生殖过程,研究其序列组成的保守性和多态性对于认识真菌系统进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简并引物从杨柳田头菇(Agrocybe salicacola)和茶树菇(A.aegerita)两种食用菌的16个野生菌株中扩增获得51条信息素受体基因片段.从各菌株中分别得到1-6条数量不等的片段,所有序列可分为两大类群.两种食用菌的少部分信息素受体基因序列聚在一起,大部分序列呈交错分布,显示出较远的亲缘关系和丰富的多态性.经翻译获得的氨基酸序列显示出更高的保守性,在最小进化树中,这些蛋白氨基酸序列可分为三大类群,茶树菇各菌株的氨基酸序列更明显地聚在一起,而且来自相近区域的菌株相似性最明显.基因邻接树和蛋白最小进化树分析都表明,真菌信息素受体基因的起源可能有两个.研究结果为真菌交配型基因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何莹莹陈卫民赵永昌周德群
关键词:有性生殖田头菇
鉴定梯棱羊肚菌交配型的方法和特异引物对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定梯棱羊肚菌交配型的方法和特异引物对,属于生物学技术领域。所述的引物对包括检测交配型MAT1‑1的特异引物对P8‑4F/P8‑4R和检测交配型MAT1‑2的特异引物对P6‑1F/P6‑1R。该方法为提取菌...
柴红梅赵永昌陈卫民张小雷苏开美刘萍陈立佼
茶树菇单孢菌株的单一性分析
2019年
为研究担子菌单核菌株单一性,通过形态与分子鉴定比对,进行食用菌的杂交育种及遗传研究。用单孢稀释法涂布孢子,挑选单孢菌株进行锁状结构观察,判定的"单核菌株"用A和B交配位点进行扩增分析。结果表明:(1)随机挑选的11个单孢菌株中,1个菌株具有明显的锁状结构,被判定为异核体,而剩下的10个菌株缺少该结构,被判定为单核体。(2)依据交配位点A和B设计的引物扩增结果表明3个"单核体"为非单一性菌株,有2种A交配位点,但只有一种B交配位点。根据锁状结构认定的部分"单核体"可能会混有相同A或B交配型的异源菌株,建议单核体的分离采用单孢分离法,并且要结合分子鉴定。
祝菱钱蓉赵永昌陈卫民陈卫民
关键词:茶树菇单孢分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