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娜

作品数:8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手术
  • 2篇心血管
  • 2篇血糖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预后
  • 2篇术后
  • 2篇开颅
  • 2篇开颅手术
  • 1篇弹力
  • 1篇低血糖
  • 1篇动脉瘤
  • 1篇队列研究
  • 1篇对心
  • 1篇心血管不良事...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瓣膜
  • 1篇心脏瓣膜手术

机构

  • 7篇中南大学
  • 2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湘雅医院

作者

  • 7篇陈娜
  • 4篇王锷
  • 2篇唐朝辉
  • 2篇贺正华
  • 1篇黄军
  • 1篇周秋红
  • 1篇胡德华
  • 1篇田京玉
  • 1篇吴辽芳
  • 1篇邓姗
  • 1篇曹亚楠

传媒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医药与保健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老年患者术前睡眠障碍与术后神经认知恢复延迟的相关性被引量:20
2021年
目的:围手术期神经认知紊乱(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PND)是影响老年人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睡眠障碍也是老年人常合并的疾病之一。既往研究表明术后睡眠质量可能是影响术后认知功能的因素,但鲜有术前睡眠障碍与术后神经认知功能紊乱之间的关系方面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患者术前睡眠障碍与术后神经认知恢复延迟的关系,以期为提高和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并拟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老年(年龄≥65岁)患者,于手术前1 d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评价患者的基线认知情况,剔除术前MMSE评分低于24的患者。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评估患者,并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和无睡眠障碍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记录患者术中资料如手术时长、麻醉时长、手术部位、术中液体输入量、术中血制品输入量、术中出血量和药物使用情况等。术后连续5 d,使用数字评估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对前晚的睡眠情况和当天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记录为睡眠NRS评分和疼痛NRS评分;使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ICU,CAM‐ICU)量表、谵妄评定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AM)量表评估是否发生谵妄。术后第7天使用MMSE和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收集并比较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人数、无计划入ICU人数、无计划二次手术人数等。行术后神经认知恢复延迟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收集患者105名,其中睡眠障碍组32例和无睡眠障碍组73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手术部位等一般资
李仁华陈娜王锷唐朝辉
关键词:老年患者睡眠障碍术后谵妄术后感染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后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后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择期行心脏瓣膜手术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TEAS组,每组54例。术前在患者的双侧中府穴、列缺穴、郗门穴、合谷穴、神门穴5个穴位贴上电极片,TEAS组行穴位电刺激,对照组无电刺激。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手术资料,术后数字评估量表(NR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分,术后神经认知功能恢复延迟和谵妄发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类型、术中出血量、术中尿量、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术后NRS评分、MMSE评分、MoCA评分,术后谵妄、房颤、肺部感染、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AS组术后神经认知功能恢复延迟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S可改善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后神经认知功能,有利于围手术期管理。
李仁华曹亚楠陈娜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心脏瓣膜手术随机对照研究
开颅动 脉瘤夹闭术患者的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及预后 :一项回顾 性队列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术后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对于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Clavien-Dindo分级Ⅱ级及以上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将患者分为CAE组和非CAE组。收集其围术期临床资料、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和入出院时的神经系统相关功能评估,并随访患者术后1年的神经系统功能情况和死亡率。主要结局指标是术后1年的死亡。次要结局指标为术后1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出院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共有36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CAE组20例(5.5%)、非CAE组341例。2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病史或其他术后不良事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E组术后1年死亡率(20.0%;95%CI:0.8%~39.2%)高于非CEA组(5.6%;95%CI:3.1%~8.0%;P=0.010)。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年龄、性别、急诊入院、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量、手术时间、动脉瘤部位和术前心血管病史后,术后Clavien-Dindo分级≥Ⅱ的CAEs仍与术后1年死亡率独立相关(OR=3.670;95%CI:1.037~12.992;P=0.044)。CAE组术后1年GOS也更低(P=0.002)。但两组在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出院时GCS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术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可能是术后1年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危险因素。
陈娜李仁华王锷胡德华胡德华
关键词:心血管不良事件开颅手术预后
胰岛素使用得当才有效
2010年
胰岛素是人体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其主要作用是降低血糖。此外还具有扩张血管、抗血小板凝集、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及保护心脏等作用。注射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方法,但是很多患者由于使用不当而影响了治疗效果。要得到理想的疗效,需注意以下几点:
陈娜周秋红
关键词:注射胰岛素抗血小板凝集Β细胞分泌肽类激素降低血糖扩张血管
开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分析开颅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术后DVT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41例开颅手术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资料,并在患者术前和手术结束时分别做一次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检测。术后1~7 d每天行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根据是否有DVT形成将患者分为血栓组(n=13)及非血栓组(n=128)。采用t检验及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χ^2检验和秩和检验比较两组TEG主要检测指标(如反应时间、凝固时间等)。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术后DVT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术后TEG指标R值、凝血因子功能、术中出血量、是否患高血压、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绝对卧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凝血因子功能亢进、术中出血量多和术后绝对卧床时间长为术后DVT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后凝血因子功能亢进是开颅手术患者术后DVT形成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术后DVT的发生。
李仁华陈娜叶春艳郭立哲王锷贺正华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开颅手术血栓弹力图
血糖形态管理对基础胰岛素治疗患者血糖和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血糖形态管理对基础胰岛素治疗患者的血糖和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至7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使用基础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住院期间利用血糖形态管理"五步法"对患者实施管理,出院后定期短信及电话回访,观察3个月后患者空腹血糖达标率及行为目标达成情况,比较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及解决高、低血糖问题的技能。结果:120例患者完成了随访,患者的空腹血糖达标率为88%,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下降(P<0.001),行为目标达成率约80%,更多的患者获得了解决高、低血糖问题的技能。结论:血糖形态管理可以改变基础胰岛素治疗自我管理行为,帮助患者获得解决高、低血糖问题的技能;可能对基础胰岛素治疗患者的血糖水平有积极的影响,但仍需证实。
陈娜吴辽芳田京玉邓姗
关键词:基础胰岛素血糖
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预后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通过比较实施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与否的预后差别,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上改进此类患者围术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进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297例,根据其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分为合并心血管疾病组和非合并心血管疾病组,收集其围术期临床资料、入出院时的神经系统相关功能评估、出院后1年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等指标。分析的主要终点指标为出院后1年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次要终点指标为ICU停留时间、出院时神经功能和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结果:最终纳入241名患者,两组一般资料中除了年龄因素外均无差别,出院后1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两组的ICU停留时间、出院时神经功能障碍和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36,P=0.011,P=0.005)。以主要终点指标出院后1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为因变量调整年龄项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长期预后与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和入院神志相关(P=0.001)。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术后是否控制好心血管事件分组,在组间病死率和神经功能的恢复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06,P=0.001)。结论: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中,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短期和长期预后均差。术后控制好心血管事件可能降低其病死率,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
陈娜李仁华代思思张延荣黄军王锷贺正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心血管疾病预后围术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