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置管
  • 1篇示范病房
  • 1篇中心静脉
  • 1篇中心静脉置管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患者
  • 1篇外周
  • 1篇外周静脉
  • 1篇经外周静脉
  • 1篇经外周静脉中...
  • 1篇静脉
  • 1篇静脉置管
  • 1篇护理
  • 1篇改良塞丁格技...
  • 1篇癌痛
  • 1篇病房

机构

  • 2篇宁波大学

作者

  • 2篇钱宁
  • 2篇邵静
  • 2篇龚银亚
  • 2篇陈娜
  • 2篇董明芬
  • 1篇陈超
  • 1篇韩艳萍

传媒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医院管理论坛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实践与体会被引量:7
2012年
通过学习相关文件及评审标准,建立癌痛护理小组,编制癌痛规范化治疗培训手册,制订护士培训制度、癌痛护理规程及操作流程,建立癌痛患者宣教制度及随访制度等,提高了护士癌痛管理的技能,使患者对癌痛知识的知晓率及治疗的依从性提高。
董明芬陈娜邵静钱宁龚银亚陈超
关键词:癌痛示范病房护理
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比较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需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67例,分为观察组(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32例和对照组(按传统PICC置管)35例,比较两组患者置管静脉、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穿刺点渗血、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选择贵要静脉比例高,头静脉比例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提高了置管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董明芬韩艳萍陈娜钱宁邵静龚银亚
关键词:改良塞丁格技术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