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巍

作品数:19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0篇疫苗
  • 7篇减毒活疫苗
  • 5篇脊髓灰质炎
  • 5篇病毒
  • 3篇滴度
  • 3篇聚合酶
  • 3篇脊髓灰质炎减...
  • 3篇甲肝
  • 3篇合酶
  • 2篇动物
  • 2篇质量管理
  • 2篇人用疫苗
  • 2篇腮腺炎
  • 2篇腮腺炎病毒
  • 2篇中猪
  • 2篇稳定性
  • 2篇酶链反应
  • 2篇聚合酶链反应
  • 2篇口服
  • 2篇口服脊髓灰质...

机构

  • 19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9篇陈巍
  • 9篇谢忠平
  • 7篇全文琦
  • 5篇宋霞
  • 4篇李文忠
  • 4篇段维国
  • 4篇崔萍芳
  • 4篇沈冬
  • 4篇熊秋霞
  • 4篇李华
  • 3篇钱兴丽
  • 3篇杨丽仙
  • 2篇杨晓蕾
  • 2篇陆彩霞
  • 2篇丁雪凤
  • 2篇王庆玲
  • 2篇洪超
  • 2篇白巍
  • 2篇任芳芳
  • 2篇黄铠

传媒

  • 6篇中国生物制品...
  • 3篇云南医药
  • 3篇中国药业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卫生软科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自然医学...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3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用疫苗及生产用细胞中猪圆环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建立人用疫苗及生产用细胞中猪圆环病毒1型(porcine circovirus 1,PCV1)和2型(PCV2)PCR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参照Gen Bank中登录的PCV1(KC447455)和PCV2(AY578327)序列,全基因组合成PCV1和PCV2基因序列,以合成的PCV1和PCV2全基因组序列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对PCR反应中的退火温度进行优化。对优化后的PCR方法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验证,并用该方法检测疫苗生产用细胞KMB_(17)、Vero工作种子批、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vaccine,OPV)收获液、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freeze-dried hepatitis A vaccine,f HAV)成品、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灭活疫苗收获液及成品、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 prepared with Sabin strain,SIPV)收获液及成品的PCV1和PCV2。结果优化后的退火温度为63℃,建立的PCR方法最低可检测出10^(-1)fg/μL的目的基因,仅对PCV基因组DNA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用该方法检测生产用细胞KMB_(17)及Vero工作种子批、OPV收获液、f HAV成品、EV71灭活疫苗收获液及成品、SIPV收获液及成品,均未检出PCV1和PCV2。结论成功建立了生产用细胞种子、疫苗收获液及成品中PCV的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强的特异性,能够用于本所生物制品生产用细胞种子、疫苗收获液及成品中PCV污染的检测,从而提高生物制品的安全性。
钱兴丽任芳芳宋彩花段男李娅娴陈巍赵勇袁梅李亚东俞建昆杨晓蕾洪超
关键词:疫苗猪圆环病毒聚合酶链式反应
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猴体神经毒力试验病理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分析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猴体神经毒力试验病理学改变特征,对OPV猴体神经毒力试验两种注射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对1988~2004年间OPV猴体神经毒力试验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脑内注射法总合格率为99.38%,脊髓内注射法总合格率为98.14%,两种注射方法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脊髓内注射法检定不合格的3批疫苗,经脑内注射法检定也不合格。脊髓内注射法90%以上的Ⅲ型疫苗(中Ⅲ2株)平均病变得分小于SabinⅢ型参考品,提示中Ⅲ2疫苗株的减毒程度明显高于SabinⅢ型;单批疫苗检定与多批疫苗合并检定,其病变得分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脑内注射法原倍疫苗剂量组与10-1稀释度剂量组病变率及病变程度构成比差异均无显著意义;SabinⅠ型病变率(4.88%)高于SabinⅡ型(0.65%)及中Ⅲ2(0.67%),而SabinⅡ型及中Ⅲ2之间病变率差异则无显著意义;复试组病变发生率6%(6/100)高于初试组0.66%(12/1812),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脑内注射法与脊髓内注射法均是OPV猴体神经毒力试验的敏感方法,病理结果准确可靠。
谢忠平陈瀚博沈冬陈巍杨丽仙丁雪凤王庆玲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神经毒力病理学改变
OPV疫苗感染性滴度检测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索影响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感染性滴度检测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96孔组织培养板微量细胞病变法进行感染性滴度检测,分析对检测有影响的各种因素。结果细胞浓度在5~40万个/ml时,所测滴度差异不明显;当细胞浓度在2.5万个/ml时,所测滴度明显降低;33.5℃及35.5℃温度下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90~300代细胞所测滴度均低于150~160代细胞所测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olioⅡ+Ⅲ多克隆血清对Ⅰ型病毒的交叉抑制值为0.120±0.116;PolioⅠ+Ⅲ多克隆血清对Ⅱ型病毒的交叉抑制值为0.161±0.179;PolioⅠ+Ⅱ多克隆血清对Ⅲ型病毒的交叉抑制植为0.227±0.145。结论温度及细胞浓度不是影响检测结果的敏感因素;细胞代次是影响检测结果的敏感因素;分型滴度检测时不同血清之间交叉抑制值的高低,取决于病毒与血清之间的比例,血清含量越高,交叉抑制值越大。
谢忠平宋霞崔萍芳全文琦熊秋霞段维国陈巍陆彩霞
关键词:感染性滴度影响因素
三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质量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对我国三价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糖丸质量进行分析,掌握质量变化趋势。方法用统计学方法,对1997~2003年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抽检的229批OPV疫前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连续7年抽检229批的OPV疫苗三价混合平均滴度为6.10~6.781gCCID20/粒,Ⅰ型、Ⅱ型、Ⅲ型分别平均滴度分别为5.81~60481gCID50/粒、4.78~5.631gCCID50/粒、5.37~5.971gCCID50/粒。结论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等望学研享所生产的OPV疫苗糖丸质量是稳定的、可靠的,符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的质量标准要求。
谢忠平李华全文琦宋霞陈巍陆彩霞邹静如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滴度
HAV吕8株生长特性及残余活毒检测方法的研究
2007年
[目的]对甲型肝炎病毒吕8株(HAV吕8)培养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确定其灭活后残余活毒检测方法的可靠性。[方法]通过一步生长曲线确定HAV吕8株的生长增殖高峰;将活病毒样品作2倍系列稀释后接种于细胞,研究不同接种量的最早检出时间;以统计学方法计算细胞培养方法检测HAV的灵敏性及可靠性;以病毒在细胞上的感染性为指标,经3次传代检测其有无感染性,以确证灭活疫苗残余活毒检测方法的可靠性。[结果]HAV吕8株细胞培养增殖高峰约为d20 ̄24;细胞培养方法检测甲肝病毒的灵敏性可达1.79CCID50、可靠检出甲肝病毒的最低量为10.23CCID50;凡达到ELISA的检出灵敏度的HAV接种样品,当培养增殖到d12时,均能被检出;当HAV含量达到512Eu/0.1ml时,不论是活病毒还是已灭活病毒,其吸附在细胞上的残余病毒量均能达到ELISA的检测灵敏度。[结论]将甲肝灭活疫苗样品接种细胞进行残余活毒检测,经3次传代,每次培养20d以上,该检测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其检测结果是可靠的。
谢忠平宋霞段维国丁雪凤全文琦李文忠黄铠陈巍
关键词:甲肝病毒甲肝灭活疫苗
不同代次F基因型SP-A株腮腺炎病毒在恒河猴体内的致病性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不同代次F基因型SP-A株腮腺炎病毒在恒河猴体内的致病性。方法选取腮腺炎病毒SP-A株在KMB17细胞上传至15、20、30代的活病毒作为实验组,在Vero细胞上传至第2代的病毒作为野毒株对照组,分别接种恒河猴腮腺。观察实验动物体温和临床体征。活体取双侧腮腺,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并检测腮腺炎病毒中和抗体。结果对照组动物出现了明显的体温升高,一般状况较差,注射后第5天出现腮腺肿大,组织病理检查表现为淋巴细胞大量浸润。而各实验组动物均未出现腮腺炎症状和明显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各组动物接种病毒后均能产生抗腮腺炎病毒的中和抗体,但对照组的中和抗体GMT水平均高于各实验组。结论腮腺炎病毒SP-A株传至第15代次,已无致腮腺炎发病能力,为开发F基因型腮腺炎病毒减毒活疫苗奠定了基础。
史长军梁燕崔萍芳马绍辉王庆玲杨丽仙陈巍沈冬谭振国李琦涵
关键词:腮腺炎病毒减毒
“质量经济”是制药企业质量管理的新理念被引量:2
2006年
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前基础上,如何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前提下,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地实现企业的质量目标,从而使企业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已经成为制药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陈巍李文忠陈翰博沈冬
实验室感染与我国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建设要求被引量:11
2006年
陈巍谢忠平李文忠
关键词:生物安全防护致病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病理生理过程生长繁殖动物体
试析GMP认证对QC实验室的要求被引量:5
2003年
QC(质量控制)实验室作为传统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企业质量管理实施中的重点之一.在TQM(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引入后,特别是GMP管理在我国的强制推行,对QC实验室又提出了更加全面和严格的要求.
陈巍白巍
关键词:GMP认证药品检验
论制药企业的质量管理
2001年
简要介绍了ISO9000族标准对质量管理及其涵盖的内容,主要说明质量管理、质量体系、质量保证、质量控制与GMP之间的关系。强调制药企业在贯彻GMP的同时,更应该贯彻ISO9000族标准。只有贯彻ISO9000族标准,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体系,才能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更好地保证药品质量,实现为顾客服务、发展自己的目标。
白巍董荫良陈巍任丽虹车艳春李华
关键词:知识经济医院经营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