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建洪

作品数:54 被引量:17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缺损
  • 12篇细胞
  • 11篇根管
  • 9篇牙周
  • 8篇骨缺损
  • 7篇疗效
  • 6篇慢性
  • 5篇牙周炎
  • 5篇植入
  • 5篇磨牙
  • 4篇引导骨组织再...
  • 4篇植入材料
  • 4篇生物降解
  • 4篇生物相容
  • 4篇生物相容性
  • 4篇龈沟液
  • 4篇口腔
  • 4篇基质
  • 4篇基质细胞
  • 4篇尖周炎

机构

  • 54篇中山大学附属...
  • 7篇华南理工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2篇嘉应学院医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54篇陈建洪
  • 34篇唐倩
  • 24篇梁焕友
  • 21篇吴坚
  • 17篇王萍
  • 11篇刁惠波
  • 8篇黄南楠
  • 7篇吴刚
  • 6篇李玲
  • 6篇陈晓峰
  • 5篇文韵笙
  • 4篇李亚静
  • 4篇徐雄均
  • 4篇彭助力
  • 3篇黄娴娴
  • 3篇陆超云
  • 3篇彭萌
  • 3篇卢惠冰
  • 3篇田词
  • 2篇江浩顺

传媒

  • 9篇中华口腔医学...
  • 7篇中山大学学报...
  • 6篇中国现代医学...
  • 5篇临床医学工程
  • 4篇新医学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广东医学
  • 2篇广东牙病防治
  • 2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2007年第...
  • 1篇全国第三次牙...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1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sthet-X修复前牙的美学探讨
2005年
【目的】探讨 Esthet-X 复合充填材料在修复前牙各类缺损和畸形中的美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3年9月在我院口腔门诊采用 Esthet-X 复合充填材料美容性修复前牙的患牙,共135颗,自然光下采用 Esthet-X 仿真比色板对患牙进行配色。【结果】Esthet-X 复合充填材料仿真比色板 A 色调区的色标数量未能满足临床色调选择的需要,采用不同色调的混合配伍,可取得较好的美观效果。135颗 Esthet-X 复合充填材料美容性修复前牙的即刻效果表现为:对色泽非常满意37颗(27.4%)、基本满意92颗(68.2%)、尚可接受6颗(4.4%);对外形非常满意16颗(11.8%)、基本满意119颗(88.2%);对美观非常满意33颗(24.4%)、基本满意102颗(75.6%)。充填一年后的临床效果综合评价:优秀23颗(17%)、良好112颗(83%)。【结论】Esthet-X 复合充填材料是一种优良的前牙美容复合树脂,其美学修复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与比色及外形的协调有密切的关系。
陈建洪唐倩刁惠波黄旭芬李思萍
关键词:前牙美学效果口腔修复学
根管充填新趋势:充填整体化被引量:8
2011年
兴起于21世纪初的充填整体化代表着根管治疗发展新趋势,其强调改进根管充填的封闭能力,增强牙根的抗力的理念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本综述旨在阐释充填整体化的概念。
彭萌陈建洪
龈沟液中核因子活化因子受体配体和骨保护素水平的检测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检测龈沟液(gingivalcervicalfluid,GCF)中核因子活化因子受体配体(receptoractivatorofnuclearfactorkappaBligand,RANKL)和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水平,探讨GCF中RANKL、OPG及RANKL/OPG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采用滤纸条法收集牙周健康者(health,H)和慢性牙周炎患者(chronicperiodontitis,CP)GCF样本,用ELISA法检测GCF中RANKL和OPG浓度,同时对检测牙的根尖片进行灰度分析。结果CP组GCF中RANKL浓度(118.93±41.91)pg/μL明显高于H组(39.15±14.83)pg/μL(P<0.01);CP组GCF中OPG浓度(70.73±23.47)pg/μL明显低于H组(261.28±99.13)pg/μL(P<0.01);CP组GCF中RANKL/OPG的比值(1.95±1.07)高于H组(0.19±0.13)(P<0.01)。CP组GCF中RANKL和OPG浓度及RANKL/OPG比值与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和龈沟出血指数(sulcusbleedingin-dex,SBI)无明显相关;OPG浓度与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和牙周附着丧失(attachmentloss,AL)呈负相关关系;RANKL浓度和RANKL/OPG比值与患牙根尖片灰度呈负相关关系。结论GCF中RAN-KL和OPG水平及RANKL/OPG的比值与牙周组织的炎症状态相关性不明显,但与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的骨破坏有明显相关,提示GCF中RANKL、OPG及RANKL/OPG的比值可作为慢性牙周炎牙槽骨组织破坏的一项较敏感和客观的指标。
唐倩吴坚梁焕友黄品玲陈建洪
关键词:牙周炎骨保护素龈沟液
新型纳米仿生骨材料植入体内后的降解性能(英文)
2009年
背景:现有的骨植入材料仍存在诱导新骨生成速率与材料本身的降解速率不一致,材料不能完全降解而成异物存留体内的缺点。研究和开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力学性的人工合成骨植入材料是目前生物材料学研究的重点。目的:观察新型纳米仿生骨植入材料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物/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poly(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valerate)/solgelbioactiveglass,PHBV/SGBG)的体内降解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同体对照观察动物实验,于2005-05/2006-10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PHBV/SGBG由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研究所提供,环氧乙烷消毒备用。方法:8只杂种家犬制备犬胫骨骨缺损模型,左右胫骨各制作2个缺损,左、右两侧近心端的骨缺损为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左、右两侧远心端的骨缺损为实验组,将PHBV/SGBG材料完整填入缺损区。分别于术后2,4,8,12周各处死动物2只取材。主要观察指标: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该材料的体内降解性及骨再生的效果。结果:PHBV/SGBG复合多孔支架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降解性,降解速度快,术后2周,材料就开始降解;术后8周,材料大部分被新生骨组织所取代;术后12周,材料基本已完全降解。PHBV/SGBG骨植入材料在生物降解的同时,具有很好的骨形成能力,在材料的周边及内部均可诱导新骨生成,并由材料的边缘区逐渐向中心部位生长。而对照组骨缺损区表面凹陷仍明显,软组织嵌入部位皮质骨形成不明显,电镜下显示骨缺损区钙盐结晶沉积增多,结构趋于致密,但尚未达到完善修复,可见多处空隙。结论:新型纳米仿生骨植入材料PHBV/SGBG体内降解速度快,材料降解后为新生骨组织所替代。
陈建洪唐倩梁焕友王萍吴坚
关键词:生物降解骨缺损
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构建引导骨组织再生膜(英文)被引量:5
2008年
背景:骨再生的形状与数量取决于膜下空间的存在及保持,膜下空间的塌陷、减少会严重妨碍骨再生,因此引导骨组织再生成功的关键在于膜材料的选择。目的:探讨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构建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同体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5/2006—10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膜由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材料研究所提供,规格为(10×10×0.3)mm。1岁左右、体质量10~12kg的健康杂种家犬8只制备犬胫骨骨缺损模型。方法:横型犬双侧胫骨共4个骨缺损区。左、右两侧近心端的骨缺损为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仅将骨膜瓣复位;左、右两侧远心端的骨缺损为实验组,缺损区覆盖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膜。术后2,4,8,12周取材。主要观察指标:①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的体内降解性能和成骨能力。②骨缺损区x射线能谱分析及元素定量测定。结果:①实验组8周时见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膜逐步降解,膜表面形成大小不等空洞,形成的孔洞明显增大,12周时,该膜仍未能完全降解。②实验组8周时见骨缺损区表面平整光滑,X射线显示缺损区骨密度增高,12周时骨缺损区已与正常骨基本完全融合。③骨缺损区X射线能谱分析及元素定量测定显示实验组新生骨以Ca,P峰为主,杂质峰少;随着时间的延长,新生骨钙、磷浓度增加,钙化程度增强,Ca/P原子个数比接近正常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膜能引导骨组织再生,有可能成为一种较理想的引导骨组织再生的天然膜材料。
唐倩陈建洪粱焕友吴坚李源陈晓峰吴刚
关键词:引导骨再生骨缺损生物降解生物材料
奥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0例用局部洁刮治联合口服奥硝唑7天;对照组用局部洁刮治联合口服替硝唑7天;记录治疗前后1个月的牙周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陈建洪李亚静
关键词:奥硝唑慢性牙周炎龈上洁治龈下刮治
文献传递
树脂直接充填与超瓷嵌体修复牙体缺损的微渗漏比较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探讨用Filtek Z350复合树脂和超瓷嵌体修复Ⅰ类、Ⅱ类洞的边缘微渗漏的差异。方法选取40颗新鲜拔除的第三磨牙,随机分成4组,每组10颗。A1组为Ⅰ类洞树脂直接充填,A2组为Ⅱ类洞树脂直接充填,B1组为Ⅰ类洞型超瓷嵌体修复,B2组为Ⅱ类洞超瓷嵌体修复。4组均置于1%碱性品红溶液染色21 d。用低速金刚砂锯沿牙体长轴近远中向切开,制备牙齿切片,体视显微镜观测粘接界面染色剂渗透深度。结果 (1)Ⅰ类(Z=5.909)、Ⅱ类洞(轴壁Z=5.504,龈壁Z=2.958)超瓷嵌体的边缘微渗漏都显著小于Z350复合树脂直接充填(P<0.05);(2)无论树脂直接充填(Z=1.413)还是嵌体修复(Z=0.455),Ⅰ类、Ⅱ类洞的微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瓷嵌体修复是牙体缺损理想的修复方法。
管婷婷陈霞云陈强陈建洪李极昦
关键词:树脂微渗漏
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构建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poly(hydroxybutyrate-hydroxyvalerate),PHBV]构建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可行性。方法制备犬胫骨骨缺损模型,实验组覆盖PHBV膜,空白对照组不覆盖膜。术后2、4、8和12周取材,观察PHBV膜体内降解性及引导骨再生的效果。结果①PHBV膜在体内可缓慢降解;②膜覆盖组术后第2周即可见新骨形成,12周时骨缺损区已完全为新骨充填,骨再生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PHBV膜能引导骨组织再生,有可能成为一种较理想的引导骨组织再生的天然膜材料。
唐倩李源梁焕友吴坚陈建洪陈晓峰吴刚
关键词:骨再生骨缺损生物降解
患龋儿童菌斑致龋菌的检出及与患龋的关系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通过检测儿童菌斑致龋菌的检出率,分析不同致龋菌检出情况与dmft的关系,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4~6岁患龋儿童40名,对照组为无龋儿童40名,采集乳磨牙颊面菌斑,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采用形态学和生化实验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患龋组儿童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和乳杆菌的检出率分别是97.5%、35.0%和45.0%,均显著高于无龋组儿童3种细菌的检出率(P<0.05)。结论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和乳杆菌是儿童龋病的主要致龋菌,菌斑致龋菌的种类越多,造成儿童患龋的危险性越大。
陈建洪王萍梁焕友刁惠波吴坚
关键词:乳牙龋病菌斑致龋菌
新型镍钛机动器械预备磨牙根管的疗效评估
目的:观察新型镍钛机动器械Hero642和protaper预备磨牙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有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磨牙120颗392个根管,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实验组A和实验组B,对照组。实验组A,实验组B分别采用Hero64...
陈建洪徐雄均卢惠冰王菁邹益雄
关键词:镍钛器械根管预备磨牙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