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黎

作品数:48 被引量:156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蛋白
  • 14篇细胞
  • 12篇免疫
  • 10篇病理
  • 7篇肿瘤
  • 7篇临床病理
  • 5篇蛋白质
  • 5篇白质
  • 5篇病理学
  • 4篇蛋白质组
  • 4篇蛋白质组学
  • 4篇组织化学
  • 4篇腺癌
  • 4篇免疫组化
  • 4篇免疫组织
  • 4篇免疫组织化学
  • 4篇分子
  • 4篇肝细胞
  • 3篇性细胞
  • 3篇医学教育

机构

  • 3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7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市第四医...
  • 1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48篇陈晓黎
  • 31篇杨军
  • 25篇苏宝山
  • 18篇康安静
  • 16篇李宗芳
  • 9篇王一理
  • 7篇靳耀锋
  • 6篇刘妮
  • 5篇赵世平
  • 5篇张明娟
  • 5篇王康敏
  • 5篇司履生
  • 4篇周乐
  • 3篇强磊
  • 3篇黄莺
  • 3篇张军
  • 2篇刘红利
  • 2篇龚均
  • 2篇任延平
  • 2篇黄小钟

传媒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诊断病理学杂...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国外医学(免...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0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HBeAg蛋白和/或HBeAg抗原表位多肽作为免疫原的疫苗
本发明公开了以HBeAg蛋白和/或HBeAg抗原表位多肽作为免疫原的疫苗,是由作为免疫原的HBeAg蛋白和/或HBeAg抗原表位多肽,与辅料混合而制成。本发明提出直接以HBeAg为免疫原,应用纳米技术制备乙肝治疗性HBe...
杨军李宗芳刘红利苏宝山陈晓黎
食管末端及胃-食管连接处的肠化生、异型增生和肿瘤发病情况被引量:15
2002年
目的 了解我国人食管末端和胃-食管连接处的肠化生(IM)及异形增生和肿瘤的发病状况,齿状线(SCJ)位置和反流性食管炎(RE)的关系。方法 调查记录391例患者的症状、胃镜下RE的表现、并根据SCJ的位置分为3组,其中,胃镜下见齿状线上移≥3cm为A组,<3cm为B组,齿状线和GEJ同一水平的为C组。每例患者均于齿状线远端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A、B、C3组IM发生率分别为26.53%、33.85%、34.00%;IM的发生在4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男女之间无差异;361例患者中共诊断异型增生12例(轻度7例、中重度5例)、贲门癌16例、食管腺癌1例;A、B、C3组RE的发病率分别为57.14%、22.83%、12.00%。结论 1.胃镜下提示为LSBE、SSBE和GEJ三组间的IM发生率无显著差异;2.应重视食管末端及胃-食管连接处异型增生的诊断;3.贲门癌发病远高于食管腺癌。
张军郭晓丹左爱莉龚均陈晓黎王康敏刘颖曹志莲
关键词:肠化生异型增生肿瘤
肿瘤引流淋巴结中免疫活性细胞分布的原位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人乳腺癌和胃癌局部引流淋巴结(LDLN)从无转移、微转移到晚期转移过程中,免疫组织学变化及免疫活性细胞(ICC)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传统的病理学方法,对22例乳腺癌LDLN(71个)和7例进展期胃癌LDLN(28个)进行组织形态学分类,并以抗穿孔素、抗颗粒酶B、抗CD8、抗CD56、抗CD68、抗S-100、抗CD134及抗CD25单克隆抗体(mAb)进行催化信号放大(Catalyzedsignalamplification,CSA)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LNDN中ICC的分布。结果:肿瘤LDLN中以副皮质区增生和窦组织细胞增生为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及树突状细胞(DC)的数量,从无转移、微转移到晚期转移过程中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在无和微转移的淋巴结内,穿孔素+、颗粒酶B+及S100+DC的数量高于晚期转移淋巴结(P<0.05);而S100+DC不仅数量减少,而且其形态也有变化,呈多角形、星形,并有胞质突起,与周围淋巴细胞接触呈活化状态的DC变为椭圆形,少有胞质突起或呈短突起的静止状态的DC。CD134+细胞及CD25+细胞的数量在晚期转移淋巴结中明显高于无和微转移淋巴结(P<0.01)。ICC在无和微转移的前哨和非前哨淋巴结中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LDLN中ICC分布的变化,提示随着肿瘤的进展,其免疫微环境向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方向偏移。
陈晓黎何建军陈侃来宝长司履生王一理
关键词:肿瘤引流淋巴结免疫活性细胞
一种用于制备微阵列细胞芯片的细胞芯片片基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微阵列细胞芯片的细胞芯片片基,包括基板和封固盖,基板上设有以阵列方式分布的阵列孔,阵列孔的底部透明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封固盖上设有与基板的阵列孔相匹配的空心的阵列柱,阵列柱可伸入相应的阵列孔内,阵列...
杨军张明娟康安静刘妮李宗芳苏宝山陈晓黎
文献传递
抗HPV16L1 IgY抗体的制备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制备出高特异性的抗HPV16L1 IgY抗体,为HVPL1蛋白的检测提供一种方法,同时探讨IgY抗体在免疫组织化学中的应用。方法用纯化HPV1611蛋白免疫母鸡,分别收集鸡蛋,4℃下保存备用;经聚乙二醇...
杨军强磊赵世平苏宝山陈晓黎王一理司履生
关键词:鸡蛋黄IGY
文献传递
肝细胞癌发生的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陈晓黎
关键词:肝癌肿瘤发生学基因组蛋白质
导向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在贲门腺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建立一套适用于贲门腺癌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导向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navigated 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NLCM)方法,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比较染色剂和固定剂对蛋白质影响的差异,探讨不同处理条件下贲门腺癌和癌旁组织切片的镜下组织学特点,改进常规LCM,建立在染色切片指引下分离细胞的NLCM技术,并通过双向凝胶电泳分析对该技术进行评价。结果染色剂对蛋白质的影响大于700mL/L乙醇固定剂;光镜下在不染色的组织切片上,贲门腺癌细胞、肠化生细胞和正常柱状上皮细胞都有其各自的形态特异性,易于辨认;NLCM可以准确纯化贲门腺癌细胞、肠化生细胞和正常柱状细胞;LCM的苏木素染色贲门腺癌细胞(A组)、NLCM的无染色贲门腺癌细胞(B组)和未切割的新鲜贲门腺癌组织(C组)的双向电泳表达图谱非常相似。各组蛋白质点的数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碱性端蛋白等点聚焦较差,部分蛋白质点的表达量减低或消失,B组双向电泳表达图谱蛋白质点分离较好。结论 NLCM不但可以快速、准确地将贲门腺癌及其癌前病变细胞进行分离,而且有效避免了染色剂对蛋白质提取质量的影响,是一项适用于贲门腺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样品制备方法。
程妍张军张蓉刘冬陈晓黎谢丹红龚均
关键词:贲门腺癌激光捕获显微切割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
先天性巨结肠及巨结肠类缘病简易工作分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s disease,HD)和先天性巨结肠类缘病(Hirschsprung’s disease allied disease,HAD)病例组成比和特征,提出HD、...
杨军陈晓黎靳耀锋苏宝山高亚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类缘病
文献传递
超声引导肝活检诊断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被引量:2
2004年
刘保民李谦陈晓黎
关键词:超声引导肝活检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理检查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可提高宫颈低级别病变检出率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技术(LCT)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8年7月2日~2009年1月16日期间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LCT检查结果,与同期传统宫颈涂片检查结果对照。结果:LCT阳性率(阳性病例包括L-SIL、H-SIL、SCC、ACC、ASC、AGUS、AGC、HPV感染)13.51%(104/770),其中44例阳性病例行宫颈活检,宫颈组织学检查阳性19例(48.18%)。传统宫颈涂片检查阳性率1.83%(31/1 692),其中22例阳性病例行宫颈活检,宫颈组织学检查阳性11例(50.00%)。对阳性病例病变程度分组分析发现,LCT对HSIL以上高级别宫颈病变(包括HSIL、SCC、ACC)的总体检出率(1.17%,9/770)与传统宫颈涂片检出率(1.30%,22/1 6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T阳性组中病变程度在LSIL以下病例(包括LSIL、ASC、AGUS、HPV感染)占91.35%(95/104),传统宫颈涂片阳性组中病变程度在LSIL以下病例仅占29.03%(9/31),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年龄分组分析,LCT阳性病例中40岁以下者占55.77%,传统宫颈涂片阳性病例中40岁以下病例仅占25.81%,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T技术可提供高质量细胞学涂片,LCT可显著提高宫颈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特别是年轻患者LSIL以下低级别病变的检出率,LCT对宫颈癌的早期发现、诊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杨军陈晓黎强磊靳耀锋赵世平苏宝山王康敏
关键词:液基细胞学TBS分类宫颈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