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荣威

作品数:17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市陈星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山市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系统性红斑
  • 4篇系统性红斑狼...
  • 4篇疗效
  • 4篇疗效观察
  • 4篇狼疮
  • 4篇红斑
  • 4篇红斑狼疮
  • 3篇黄褐斑
  • 3篇基因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寻常型
  • 2篇寻常型痤疮
  • 2篇湿疹
  • 2篇疼痛
  • 2篇皮肤

机构

  • 6篇保山市人民医...
  • 4篇中山市陈星海...
  • 3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广东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7篇陈荣威
  • 6篇梁国雄
  • 6篇阙冬梅
  • 5篇杨娟
  • 3篇胡宝婵
  • 2篇樊应俊
  • 2篇李晓岚
  • 1篇李文华
  • 1篇冒长峙
  • 1篇杨娟
  • 1篇宿兵
  • 1篇梁国雄
  • 1篇余嘉明
  • 1篇李晓岚
  • 1篇王洪菊
  • 1篇许玲
  • 1篇许铃
  • 1篇向坤
  • 1篇钟华
  • 1篇郝丽霞

传媒

  • 6篇皮肤病与性病
  • 3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病毒感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型,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仍不明确。近年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可能是该病的一个重要的病因,病毒感染不仅参与SLE的发生发展,还与SLE的免疫学、临床表现有相关性。随着病毒感染与SLE相关性的研究深入,SLE的治疗也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
陈荣威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基因与微卫星技术
2011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型,为多基因遗传病,其致病基因或易感基因的定位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微卫星是近年大力开发的一种遗传标记。微卫星作为第二代分子遗传标记,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微卫星技术在人和鼠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基因研究中的应用,为其他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基因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陈荣威李晓岚
关键词:微卫星技术系统性红斑狼疮
带状疱疹样皮肤转移癌1例被引量:4
2012年
患者男,78岁。胸部丘疹、结节伴疼痛1月余。查体见以左胸部为主的散在或簇集的丘疹、结节,似带状分布,后背部未累及。皮损组织病理示:肿瘤组织位于真皮中上层,肿瘤细胞呈立方形,具异型性,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呈灶状分布,有的细胞空泡化,有的肿瘤团块中腺样结构形成。CK7(+),CK20(-),AE1/AE3(+),CK5/6(-)。诊断:皮肤转移性腺样鳞癌。
陈荣威樊应俊王洪菊许铃刘治杆李文华
关键词:皮肤转移癌
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口服氨甲环酸片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片联合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某医院皮肤科接受治疗的80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实施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氨甲环酸片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单独实施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皮损颜色评分、皮损面积评分、血清环氧化酶(COX-2)、促黑素(MS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皮损颜色评分、皮损面积评分、COX-2均低于治疗前水平,VEGF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皮损颜色评分、皮损面积评分、COX-2、MSH值低于对照组,VEGF值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氨甲环酸片疗法能够显著改善黄褐斑患者的面部症状,具有更高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治疗风险,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杨娟梁国雄陈荣威阙冬梅唐渝璐
关键词:黄褐斑安全性
贝复新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面部湿疹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评价贝复新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面部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外用贝复新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对照组仅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症状体征评分为1.23±1.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7.72%,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贝复新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面部湿疹优于单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陈荣威梁国雄胡宝蝉阙冬梅杨娟
关键词:曲安奈德益康唑面部湿疹
TNFAIP3和TNIP1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型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TNFAIP3和TNIPl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各种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先前的病例对照研究中,笔者曾采用SNaPShot法对564名云南省汉族SLE患者和504名同地区同民族健康对照进行了TNFAIP3和TNIPl基因共8个标志SNPs的分型,比较两组的各个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本研究对其中450例资料完整的SLE患者根据11种临床表型进行分层,并与以上SNPs多态性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NFAIP3基因多态性与多个临床表型如蝶形红斑、关节炎、浆膜炎、神经系统损害、血液系统损害、免疫学紊乱、抗核抗体呈显著相关(P=0.001~0.021);而TNIPl基因多态性与蝶形红斑、肾损害、免疫学紊乱、抗核抗体呈弱相关(P=0.017~0.043)。结论结合同期研究结果确定TNFAIP3和TNIP1基因是中国汉族人群SLE的易感基因,尤其TNFAIP3可能是不同人群SLE发病的共同风险因子,并对SLE多种临床症状的发生有所贡献,提示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在SLE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晓岚钟华李明郝丽霞陈荣威向坤宿兵
关键词:红斑狼疮临床表型单核苷酸多态性
红蓝混合光联合龙珠软膏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红蓝混合光联合龙珠软膏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寻常型痤疮1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5例,联合组为龙珠软膏+红蓝混合光;单纯组为龙珠软膏组。每周复诊1次,观察不良反应,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联合组有效率77.6%,单纯组有效率62.4%。联合组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红蓝混合光联合龙珠软膏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陈荣威梁国雄阙冬梅杨娟胡宝婵
关键词:龙珠软膏寻常型痤疮
昆明山海棠片联合康宁克通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昆明山海棠片联合康宁克通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4年9月皮肤科门诊确诊为结节性痒疹的患者84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两组均口服昆明山海棠片,用药4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宁克通注射液局部封闭,1次/月,分别于治疗后第2、4周观察效果。结果治疗后第2、4周,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7.62%、88.1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23.81%、52.3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6、12.54,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昆明山海棠片联合康宁克通局部封闭治疗结节性痒疹,是一种效果好、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案。
余嘉明胡宝婵梁国雄阙冬梅杨娟陈荣威
关键词:昆明山海棠康宁克通结节性痒疹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氨甲环酸片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7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单纯口服氨甲环酸片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RP治疗,每月1次,共3次。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6个月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3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mMAS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组mMASI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77.50%)高于对照组(5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6个月后,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氨甲环酸片治疗黄褐斑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复发率低。
陈荣威梁国雄
关键词:黄褐斑富血小板血浆氨甲环酸
点状掌跖角化病一家系11例
2014年
先症者,男,42岁。掌跖角化性丘疹20余年。家系调查共有11例患者。皮损组织病理符合点状掌跖角化病。
陈荣威
关键词:掌跖角化病显性遗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