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2篇血栓
  • 2篇血栓素
  • 2篇血栓素B2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膜
  • 2篇血小板膜糖蛋...
  • 2篇糖蛋白
  • 2篇膜糖蛋白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可溶性
  • 1篇血症
  • 1篇预后
  • 1篇预后评价
  • 1篇神经元
  • 1篇神经元特异性
  • 1篇神经元特异性...

机构

  • 6篇广东医学院附...

作者

  • 6篇陈骥
  • 3篇彭晓东
  • 1篇王立毅
  • 1篇佟琳
  • 1篇张标
  • 1篇姚华国
  • 1篇孙小聪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6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重症败血症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变化及其意义
2004年
目的 探讨重症败血症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检测26例重症败血症患者的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1以及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一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分析。并把26例重症败血症患者分为器官功能不全组和正常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重症败血症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1及FXB2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而6-keto-PGFln。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器官功能不全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1以及TXB2均显著高于器官功能正常组(P均<0.05);而6-keto-PGF1a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重症败血症患者血小板处于相对的高激活状态,容易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和DIC的危险,以及血小板激活指标可作为判断脏器功能损害的指标之一。
彭晓东陈骥王立毅
关键词:血小板膜糖蛋白血栓素B2
内毒素急性肾损伤大鼠肾组织livin表达研究
目的 肾组织细胞凋亡是内毒素血症导致急性肾损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抑制肾组织细胞凋亡进程可使肾损伤程度减轻.本课题旨在探讨抗凋亡家族中重要成员之一的livin,在内毒素急性肾损伤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急性肾损伤细胞...
佟琳张标姚华国孙小聪陈骥
降钙素原对抗凝治疗危重病患者细菌感染严重程度探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对抗凝治疗危重病患者细菌感染严重程度。方法:对12例细菌感染并接受抗凝治疗的危重症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常规治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 kU/次,注射2次/d,并且将12例患者,患者分为感染休克组与非感染休克组,比较两组C-反应蛋白与血清降钙素原的浓度。结果: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感染休克组患者的血浆降钙素原浓度明显高于非感染休克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中血浆降钙素原的浓度在帮助诊断疾病的严重程度上比C-反应蛋白浓度诊断疾病的实用性和灵敏性都要强,可作为有效的标志物。
陈骥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C-反应蛋白
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对重症肺炎病情轻重及预后评价的研究
陈骥
脓毒血症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检测36例脓毒血症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以及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并把脓毒血症患者分为器官功能不全组和器官功能正常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脓毒血症患者CD62P和CD63及TXB2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6-keto-PGF1α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器官功能不全组CD62P和CD63以及TXB2均高于器官功能正常组(P均<0.01);而6-keto-PGF1α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脓毒血症患者血小板处于高激活状态,容易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血小板激活指标可作为判断脏器功能损害的指标之一。
彭晓东陈骥
关键词:脓毒血症血小板膜糖蛋白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
百草枯中毒患者脑脊液中NSE和S-100β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S-1O0β)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6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脑脊液中NSE和S-100β水平的变化,与20例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中毒组脑脊液中NSE和S-l00β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死亡组脑脊液中NSE和S-l00β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或P<0.05)。结论:脑脊液中NSE和S-100β水平的变化,可作为评估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脑组织损伤及其严重程度的临床指标。
洪充彭晓东陈骥
关键词:百草枯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