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礼辉
- 作品数:12 被引量:82H指数:6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泥蚶对重金属(铜、铅、镉)的富集和响应初步研究
- 针对我国沿海重金属污染加剧以及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的现状,本论文以我国东南沿海典型的埋栖型滩涂养殖贝类——泥蚶作为研究对象,选择铜、铅、镉三种重金属,重点研究了泥蚶对单一与联合重金属的富集动力学特征,重金属在泥蚶不同组织器官...
- 霍礼辉
- 关键词:泥蚶急性毒性联合毒性生物富集联合胁迫
- 文献传递
- 镉诱导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体内金属硫蛋白基因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研究了缢蛏体内7种组织中金属硫蛋白(MT)mRNA的组织特异性表达,以及不同浓度梯度重金属Cd2+对缢蛏内脏团中MT mRNA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MT mRNA在缢蛏内脏团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在不同浓度重金属Cd2+胁迫条件下,缢蛏内脏团中MT mRNA的诱导表达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即随着Cd2+浓度的增加,MT mRNA的最大表达量明显升高,而随着时间的变化,MT基因的表达呈现脉冲式波动,具有较强的时间依赖性。在3h和48h缢蛏内脏团中MT基因表达量与重金属Cd2+浓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说明缢蛏内脏团中MT mRNA表达变化可以作为指示环境重金属Cd2+污染的一个生物参考指标。
- 霍礼辉陈彩芳林志华董迎辉顾海龙汪青包永波
- 关键词:缢蛏
-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血红蛋白基因(Tg-HbIIA)克隆、分析及免疫表达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通过已构建的泥蚶血液cDNA文库,克隆得到泥蚶Tg-HbIIA基因全长cDNA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组织表达及免疫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泥蚶Tg-HbIIA cDNA全长731bp,包含63bp5′非编码区(5′-UTR),246bp3′非编码区(3′-UTR),开放阅读框450bp,编码150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毛蚶(Scapharca kagoshimensis)和不等壳毛蚶(Scapharca inaequivalvis)的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分别达到89%和88%;对其结构预测显示该蛋白具有血红蛋白功能域,含有10个潜在血红素结合位点。qRT-PCR检测结果显示:泥蚶不同组织部位中,Tg-HbIIA mRNA在血液表达量最大,其次为外套膜和鳃,表达量最低的是肝胰脏;在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脂多糖、肽聚糖刺激后,泥蚶血液Tg-HbIIA 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表明Tg-HbIIA在贝类抗菌免疫防御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而Tg-HbIIA对不同致病因子免疫反应的灵敏度和表达时序存在一定差异。
- 汪青林志华包永波霍礼辉顾海龙
- 关键词:泥蚶血红蛋白MRNA表达免疫反应
- 镉诱导缢蛏体内金属硫蛋白mRNA变化规律研究
-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主要分布在中国和日本,属于我国的四大养殖贝类之一。缢蛏作为滩涂贝类的一个主要物种,主要营埋栖生活,对环境中的重金属等污染物具有较强的累积能力,能够较好地反映栖息地水体...
- 霍礼辉林志华董迎辉顾海龙汪青陈彩芳包永波
- 关键词:缢蛏
- 文献传递
- 单一与混合重金属在泥蚶体内的累积特征被引量:8
- 2012年
- 通过室内半静态暴毒实验,在铜、铅、镉三种重金属的单一胁迫与两两联合胁迫条件下,研究了繁殖期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对重金属的富集规律。结果表明:泥蚶对单一Cu2+、Pb2+、Cd2+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分别为210.16~1 178.66、128.15~603.84和198.84~659.37;联合重金属胁迫条件下,Cd2+对Cu2+的富集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Cd2+和Cu2+在泥蚶体内以可溶形式存在,而Pb2+以不溶形式存在;Cu2+和Cd2+对泥蚶富集Pb2+有一定的协同效应;砂滤海水中的暂养的泥蚶,其体内的重金属含量除Cu2+外都较为稳定。
- 霍礼辉林志华朱东丽刘广绪陈彩芳
- 关键词:重金属联合胁迫生物富集系数
- 水生生物卵黄蛋白原在内分泌干扰物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g)作为卵生脊椎、无脊椎动物的卵黄蛋白前体,是在激素的严格调控下合成的一种雌性特异性蛋白,因具有广谱性、灵敏度高等优点,Vg成为目前监测水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的良好生物标志物之一.然而,水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复杂多样,诱导能力也随环境的不同而效果不一.因此,Vg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实际应用中面临巨大挑战.笔者主要对水生生物Vg在内分泌干扰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并对今后Vg的研究方向及研究重点进行展望,以期为Vg作为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 顾海龙陈彩芳林志华霍礼辉
- 关键词:卵黄蛋白原环境雌激素内分泌干扰物生物标志物
- Cu^(2+)对缢蛏稚贝的急性毒性及对抗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2年
- 研究了Cu2+对缢蛏稚贝的急性毒性并进行安全评价;根据96 h LC50值设定10、30、40μg/L 3个Cu2+质量浓度梯度进行暴露实验,以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Lamark)稚贝软体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为指标,研究Cu2+污染对缢蛏稚贝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Cu2+对缢蛏稚贝96 hLC50为309.742μg/L;不同浓度Cu2+胁迫下,96 h内缢蛏稚贝抗氧化酶(CAT、SOD)活力发生显著的变化(P<0.05),除最高组40μg/L在48 h时CAT活力被显著抑制(P<0.05)外,96 h内绝大部分时间点与沙滤海水对照组相比,各暴露组抗氧化酶(CAT、SOD)活性处于诱导状态;96 h内各暴露组缢蛏稚贝丙二醛(MD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认为,CAT、SOD活性及MDA含量变化可反映缢蛏稚贝受Cu2+伤害的程度,可用作缢蛏安全性风险评价的参考依据。
- 刘浩明董迎辉霍礼辉林志华王昭萍
- 关键词:CU2+缢蛏稚贝CAT
- 重金属诱导贝类金属硫蛋白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1年
-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是一种低分子量的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内,在参与必需金属元素调节和非必需金属元素的解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MT的结构与功能,对贝类MT的诱导机制、解毒机理、降解与金属排除进行概述,探讨了MT诱导合成过程中的一些主要影响因素。由于贝类MT能够通过多途径诱导,而且存在众多的环境因素和自身生理因素的影响,MT的变化规律往往出现较大的波动性。因此,今后的研究重点会是贝类MT作为污染监测指示物的研究、重金属诱导MT数学模型的构建以及贝类MT产品的开发等方面。
- 霍礼辉林志华包永波
-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重金属贝类
- 低浓度Cd2+长期胁迫对泥蚶抗氧化防御系统及MDA含量的影响
-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是东南沿海主要的经济养殖贝类之一.近年来,在对贝类产品质量的抽样调查中发现,贝类产品尤其是泥蚶重金属Cd超标现象严重,而对养殖环境的监测数据表明,养殖水体基本处于良好状况,由此...
- 顾海龙陈彩芳霍礼辉林志华
- 关键词:泥蚶抗氧化防御系统丙二醛含量
- 文献传递
- 重金属离子Cd^(2+)对泥蚶鳃及肝脏细胞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2年
- 研究了镉(Cd)的各个不同暴毒浓度(5,15,45,90μg/L)对泥蚶鳃和肝脏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及高浓度暴毒情况下对泥蚶鳃和肝脏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实验处理时间为96 h。结果发现,随着暴毒浓度的升高,鳃丝内腔隙肿胀,内有血细胞堆积,最后鳃丝出现断裂融合,其上的呼吸上皮细胞脱落,超微结构发现鳃上皮细胞中出现黑色嗜锇性物质,且次级溶酶体和线粒体数量都增加,最后细胞内出现空泡现象;Cd对肝脏显微结构的影响不大,仅出现了黄色沉积物,超微结构表明,肝细胞内亦出现了嗜锇性物质,次级溶酶体亦大量增加,这些现象与鳃丝内出现的情况一致,且肝细胞核还出现变形皱缩,甚至产生空泡,细胞出现了不可逆的损伤。最为敏感的线粒体和内质网没有出现损伤现象,研究推测可能是由于机体内Cd诱导产生的抗氧化活性酶作用的结果。
- 陈彩芳沈伟良霍礼辉刘浩明林志华
- 关键词:泥蚶镉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