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饶丽华

作品数:16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篇血清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3篇代谢
  • 3篇患者血清
  • 2篇代谢指标
  • 2篇蛋白
  • 2篇螺旋体
  • 2篇螺旋体抗体
  • 2篇梅毒
  • 2篇梅毒螺旋体
  • 2篇梅毒螺旋体抗...
  • 2篇抗体
  • 2篇病患
  • 1篇代谢异常
  • 1篇性激素
  • 1篇性激素结合球...
  • 1篇血管

机构

  • 14篇三峡大学仁和...

作者

  • 14篇饶丽华
  • 10篇杨晓东
  • 7篇杨华
  • 5篇刘云涛
  • 4篇夏海
  • 3篇卢建明
  • 2篇吴大富
  • 1篇余建申

传媒

  • 3篇中国糖尿病杂...
  • 3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丛刊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检验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05
  • 2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被引量:3
2005年
杨晓东卢建明饶丽华
关键词: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与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170例T2DM患者根据下肢血管超声结果分为T2DM患者无下肢血管病变组(A组)86例和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组(B组)84例,并选取80例同期来院体检的男性健康者为对照组(NC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空腹血清SHBG,检测空腹血糖(FP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餐后2 h血糖(2 h PG)、胰岛素,分析上述指标与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 3组血清SHBG水平依次为:NC组[(59.49±12.98)μg/L]>A组[(45.69±14.01)μg/L]>B组[(31.14±10.03)μg/L(P<0.01,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HBG与病程、体重指数(BMI)、腰臀比、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负相关(r值分别为-0.071、-0.439、-0.310、-0.202、-0.213、-0.142、-0.395,P<0.05或P<0.01),与LDL-C、2 h PG正相关(r=0.248,0.441;P<0.05)。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HBG水平是男性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P<0.05)。结论低SHBG水平与男性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
杨华杨晓东饶丽华刘云涛
关键词:性激素结合球蛋白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白细胞介素21受体mRNA的表达与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1受体信使RNA的表达与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在三峡大学仁和医院进行检验和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另外根据一般资料相近原则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关节功能分为3个等级,分别采样后比较白细胞介素21(IL-21)受体信使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IL-21水平为(510±66)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30)ng/L(t=13.80,P<0.05);三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内IL-21水平分别为Ⅰ级(410±57)ng/L,Ⅱ级(436±60)ng/L,Ⅲ级及以上(601±79)ng/L,三个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01,P<0.05),其中Ⅰ级与Ⅱ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3,P>0.05),Ⅱ级与Ⅲ级及以上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3,P<0.05),Ⅰ级与Ⅱ级以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2,P<0.05)。结论 IL-21参与了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过程,故该物质的水平可用于疾病的检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杨晓东卢建明饶丽华吴大富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肝病患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四项参数检测结果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四项指数变化与病情的关系。方法:血小板参数应用美国库尔特公司JT-TR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PT、APTT用手工法测定,F IB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检测对象有110例肝病患者和40例健康者。结果:在肝脏疾病时,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同肝病严重程度呈明显负相关;PT、APTT、F IB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结论:在肝脏疾病时,凝血象检查可视为肝功能受损指标之一,特别是对有明显出血倾向或有凝血机制障碍者,均应作凝血象检查,而血小板四项参数测定为肝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初步评价提供了简便、快速、可靠的方法。
饶丽华夏海
关键词:肝病患者凝血因子血小板凝血机制
148株念珠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念珠菌在医院感染中的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根据不同念珠菌种合理选择抗真菌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用常规方法进行培养,明确为念珠菌后转种沙保弱培养基,然后进行生化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检出念珠菌148株,其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55.4%,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占17.6%,分离率最高的标本为痰液(71.6%)和尿液(12.9%)。药敏试验表明: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较敏感,对咪唑类药物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的作用则较差,且存在交叉耐药现象。结论:念珠菌的感染率在增高,对于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及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易受念珠菌感染,需要依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治疗。
夏海饶丽华
关键词:念珠菌药敏试验药敏分析
三种梅毒抗体检测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评价被引量:7
2014年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亚种(TP)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梅毒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梅毒的诊断需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血清学诊断。目前用于梅毒螺旋体抗体(TPHA)血清学的检验方法主要有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
杨晓东吴大富饶丽华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抗体梅毒感染梅毒抗体检测TPHA梅毒患者
262例不育患者精液常规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精液常规检查结果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 对262例不育患者精液常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精液正常者占43.5%(114/262),异常者占56.5%(148/258)。结论 精液常规检查能够了解精液的质量,推断男性生殖系统及相关内分泌器官的功能状态,了解大部分男方原因所致的不育,为进一步的检查提供线索和依据。
饶丽华夏海
关键词:男性不育精液常规检查男性生殖系统内分泌器官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正五聚蛋白3与代谢指标相关性的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正五聚蛋白(PTX)3水平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不同体质量指数(BMI)组中的变化及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164例T2DM患者根据BMI分为体质量正常组(A组)53例、超重组(B组)56例及肥胖组(C组)55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清PTX3水平,分析血清PTX3水平与BMI、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的关系。结果血清PTX3水平在A、B、C组分别为(3.46±0.19)、(2.47±0.21)、(1.44±0.18)ng/m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X3水平与BMI、TG、LDL-C、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负相关(r分别为-0.897、-0.621、-0.232、-0.593、-0.487,P<0.01或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HOMA-IR与PTX 3水平独立相关。结论 T2DM患者中,BMI、HOMA-IR是影响血清PTX 3水平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余建申杨华杨晓东饶丽华刘云涛
关键词:2型糖尿病体质量指数
1100例18岁以下人群全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通过分析0~18岁人群中最常见的全血微量元素缺乏症的特点,对综合防治体内微量元素缺乏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天成TC-3010B型微量元素分析仪对1100例0~18岁人群检测静脉血铜(Cu)、锌(Zn)、钙(Ca)、镁(Mg)、铁(Fe)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0~18岁人群中微量元素缺乏以缺锌为主,缺乏率达51.2%,其次为铁(25.3%)、钙(6.1%)、铜(1.5%),无镁缺乏人群。在婴儿组(≤1岁)中,锌、铁两种元素含量分别为(56.76±19.36)μmol/L和(7.40±1.08)μmol/L,均低于幼儿组(1~4岁)、儿童组(4~12岁)、少年组(12~1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5种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血出现缺乏锌、铁的可能性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杨华卢建明杨晓东饶丽华
关键词:微量元素全血未成年人
血清胰腺再生蛋白水平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的相关性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胰腺再生蛋白(Reg)水平与T2DM、IGT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检测70例新诊断T2DM患者、73例IGT患者和75名健康(NC)者血清Reg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分析血清Reg水平与T2DM、IGT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T2DM组血清Reg水平高于IGT组和NC组[(22.1±5.1)vs(18.2±4.2)vs(16.4±3.3)ng/ml,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Reg水平与BMI、TC、TG、HDL-C、LDL-C、FPG、2 hPG、HbA_1c、HOMA-IR相关(r=0.389、0.204、0.218、-0.674、0.251、0.749、0.445、0.358、0.685,P<0.05或P<0.01)。多元回归逐步分析显示,BMI、TG、HbA_1c、HOMA-IR是影响Reg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t=2.634、4.357、7.526、3.578,P<0.05)。结论血清Reg水平的改变与糖代谢异常和IR有关。
杨华杨晓东饶丽华刘云涛
关键词:糖耐量减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