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永凤
- 作品数:12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省人口生命科学技术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应用与观察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12 0例因子宫良性病变需子宫全切的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施行筋膜内子宫全切术以及传统的经腹子宫全切术 ,对比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筋膜内子宫全切术 ,手术创面小 ,出血少 ,机体损伤小 ,术后恢复快 ,术后病率低。结论 :筋膜内子宫全切术优于传统术式 ,值得推广应用。
- 娄娜骆永凤李延河
- 关键词: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子宫良性病变
- 孕周与母儿血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关系被引量:8
- 1998年
- 目的:观察不同孕周与母儿血甲状腺激素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67例中、晚期妊娠要求引产患者,10例早产及78例孕足月自然分娩患者进行了母血及胎儿脐静脉、脐动脉血中TSH、T3、T4的测定。结果:TSH值在母血及胎儿血中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T3值在胎儿血中与母血中比较,显示低T3血症,T4值接近正常母体水平。结论:测定母血中的甲状腺激素,可动态观察不同孕周甲状腺激素变化,可及时发现胎儿低甲血症。
- 滕红张为远朱凤全骆永凤范丽环
- 关键词:妊娠生理孕周胎儿甲状腺激素
- 电子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在ASCUS中的应用价值
- 2011年
-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在宫颈细胞学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进一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7月在长春市中心医院妇产科门诊常规行宫颈液基细胞学(LPT)检查,筛查出ASCUS病例210例,全部行电子阴道镜检查,提示其中125例为正常或宫颈炎症;观察或对症治疗3个月后,复查宫颈液基细胞学(LPT),其中2例仍为ASCUS,阴道镜下取活检送病理,余病例均转为正常。另85例于电子阴道镜下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后镜下取宫颈活检行病理检查。结果:210例ASCUS患者,宫颈活检87例,最终确诊宫颈上皮内瘤变者68例,其中CINⅠ32例,CINⅡ30例,CINⅢ5例,宫颈原位癌1例。余患者均为正常宫颈或宫颈炎症,对症治疗3个月后复查LPT均正常,随访6~12个月复查宫颈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常。结论:宫颈细胞学ASCUS患者多数为正常或宫颈炎症改变(142/210),可先行阴道镜筛查,必要者镜下取宫颈活检送病理,既可降低不必要的宫颈损伤,又能提高诊断率,避免漏诊。
- 娄娜骆永凤
- 关键词:电子阴道镜宫颈活检宫颈上皮内瘤变
- 米非司酮作用下Bcl-2及Fas在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作用下,子宫腺肌病患者肌层异位病灶中,细胞凋亡因子Bcl-2及Fas的表达变化。以及在增生期及分泌期,异位病灶中细胞凋亡因子Bcl-2及Fas是否呈周期性变化。方法 2003年1月-2009年1月在长春市中心医院妇产科,经临床确诊为子宫肌腺病,要求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给予米非司酮口服后手术治疗,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肌层异位病灶中Bcl-2、Fas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增生期与分泌期相比较,Bcl-2及Fas均呈持续性表达且无周期性变化。而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增生期和分泌期,Bcl-2表达均明显下降,而Fas表达明显上升。结论 (1)米非司酮可以降低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中的细胞凋亡抑制因子Bcl-2的阳性表达率,同时提高细胞凋亡促进因子Fas的阳性表达率,从而导致异位病灶中的细胞凋亡增强。(2)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中,增生期与分泌期,Bcl-2基因和Fas基因的表达呈持续性且无周期性变化,可能导致病灶中的部分细胞免于凋亡,使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而成为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 娄娜骆永凤田雪红
- 关键词:米非司酮子宫腺肌病细胞凋亡BCL-2
- 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影响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门诊病人 ,子宫肌瘤病人 5 0例 ,全部为壁间肌瘤 ,其直径为 3~ 7cm ,子宫腺肌病 10例。按年龄段分成四组 ,月经干净后第 3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 2 5mg ,日服 1次 ,连续服用 3个月 ,观察肌瘤大小的变化。此外 ,采用多点法测定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及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孕激素受体含量。结果 子宫肌瘤体积于用药第 4周开始下降 ,平均下降了 19% (19%± 3 6 % ) ,第 8周平均下降了 39 3% (39 3 %± 5 4% ) ,至 12周明显下降 ,平均下降了 48 6 % (48 6 %± 8 7% ) ,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1)。从个别病例上观察仅有 3例无变化 ,而 4例体积下降 72 %。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子宫腺肌病病人子宫体积平均减少了 17 6 % ,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服药 3个月后追踪 2 0例病人 (18例子宫肌瘤 ,2例子宫腺肌病 ) ,子宫彩超检查显示 ,子宫与子宫肌瘤体积无增大趋势。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病人子宫肌层组织内的孕激素受体含量高于正常的子宫肌层组织。结论 子宫肌瘤组织与子宫腺肌病病人子宫肌层组织孕激素受体表达高于正常子宫肌层组织 ,米非司酮阻断孕激素作用 。
- 骆永凤孙景礼范丽环刘铁力赵春华步春游秦丽洁滕红
- 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米非司酮孕激素受体临床疗效
- 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的影响
- 该研究给予50例子宫肌瘤患者、1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口服抗孕激素米非司酮25mg,日服一次,严密监测卵巢功能、皮质醇、骨密度、血尿常规、肝功等变化情况下连服3个月.结果:米非司酮使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使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
- 骆永凤
- 关键词:子宫肌瘤卵巢功能子宫腺肌病
- 文献传递
- 米非司酮对子宫肌层异位内膜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通过观察米非司酮对子宫肌层异位内膜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确诊后的 5 0例患者 ,分成两组 ,实验组 2 5例 ,用药前行卵功、肝肾功能检查 ,结果回报正常后 ,给予口服 RU4 86 2 5 mg/ d,每日一次 ,连服 2 w。另外 2 5例为对照组。 5 0例患者均选择在月经增生期 ,月经后 3~ 7d,实验组开始服药 ,停药后立即手术 ;对照组住院后立即手术 ,手术切除子宫 ,取少许子宫异位内膜组织蜡块包埋待检。切除的子宫全部送病理。将 5 0块包埋的蜡块经处理后 ,采用原位末端酶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数 ,计算出凋亡指数 ,免疫组化法检测抗凋亡基因 Bcl- 2及促凋亡基因 Fas的表达水平。结果 :服米非司酮的实验组细胞凋亡指数平均为 11%± 9% ,而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平均为 0± 0 .4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1。RU4 86可以下调 Bcl- 2基因 ,使其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肌层的内膜中表达减低 ,Fas基因表达增强。结论 :米非司酮使子宫肌层异位内膜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增加 ,Bcl- 2表达降低 ,Fas表达增强。从而证实 ,米非司酮可诱导异位内膜组织细胞凋亡 ,抑制异位细胞生长 ,控制子宫腺肌病的发展 。
- 骆永凤范丽环朱凤全
- 关键词:FAS
- 米非司酮对孕激素受体的影响被引量:9
- 2000年
-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组织中孕激素受体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多点法测定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及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孕激素受体含量,研究60例门诊患者,其中子宫肌瘤50例,全部为壁间肌瘤,子宫腺肌症10例.月经后3天开始每日口服米非司酮25mg,连续服用三个月.结果 子宫肌瘤体积于用药第4周开始下降,至12周明显下降,平均下降了48.6%(48.6%±8.7%),P<0.001,有显著性差异.子官腺肌症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子宫体积平均减少了17.6%,有显著性差异(P<0.05),服药3个月后追踪20例患者(18例子宫肌瘤,2例子宫腺肌症),子宫彩超检查显示子宫与子宫肌瘤体积无增大趋势.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患者子宫肌层组织内的孕激素受体含量高于正常的子宫肌层组织.结论 子宫肌瘤组织与子宫腺肌症患者子宫肌层组织内孕激素受体表达高于正常子宫肌层组织,米非司酮阻断孕激素作用,直接影响靶组织中孕激素受体的数量,使子宫肌瘤体积和子宫腺肌症患者子宫体积明显缩小,子宫腺肌症症状减轻或消失.
- 孙景礼骆永凤范丽环秦丽洁
- 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米非司酮孕激素受体
- 子宫肌瘤及肌层组织中孕酮受体水平的测定被引量:2
- 2001年
- 骆永凤田雪红张培因李淑梅
- 关键词:子宫肌瘤肌层组织孕酮受体
- 胎儿期甲状腺激素变化的研究
- 本研究对107例自16孕周至41 6/7孕周的胎儿分别收集脐动、静脉血及孕母采用放射免疫的方法进行测定TSH、T3、T4指标正常生理值,并在此基础上检测了宫内发育迟缓儿的血清TSH、T3、T4指标变化,现报告如下:
- 骆永凤
- 关键词:胎儿期甲状腺激素放射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