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嵩

作品数:131 被引量:327H指数:12
供职机构: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54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7篇建筑科学
  • 8篇化学工程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6篇混凝土
  • 19篇骨料
  • 15篇砂浆
  • 12篇水泥
  • 10篇再生混凝土
  • 10篇纳米
  • 10篇建筑
  • 9篇保温
  • 8篇再生骨料
  • 7篇再生粗骨料
  • 7篇乳液
  • 7篇脱硫
  • 7篇界面过渡区
  • 7篇骨料混凝土
  • 6篇地铁
  • 6篇再生砂
  • 6篇木塑
  • 5篇再生粗骨料混...
  • 5篇碳化
  • 5篇泥浆

机构

  • 130篇青岛理工大学
  • 11篇青岛农业大学
  • 5篇青岛青建新型...
  • 4篇教育部
  • 4篇青岛磊鑫混凝...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中建西部建设...
  • 2篇东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建八局第四...
  • 2篇山东省交通规...
  • 2篇青岛青新阳光...
  • 2篇山东中建西部...
  • 2篇茌平信发华宇...
  • 2篇青岛青建蓝谷...
  • 2篇胜利油田胜利...
  • 2篇山东京博环保...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作者

  • 130篇高嵩
  • 58篇李秋义
  • 31篇金祖权
  • 28篇罗健林
  • 23篇李绍纯
  • 15篇张纪刚
  • 13篇耿永娟
  • 12篇赵铁军
  • 11篇朱亚光
  • 6篇岳公冰
  • 6篇张鹏
  • 6篇曹剑
  • 5篇郭远新
  • 4篇秦原
  • 4篇姜玉丹
  • 4篇马衍轩
  • 4篇张鹏
  • 3篇郑玉春
  • 3篇张萍
  • 3篇张帅

传媒

  • 11篇混凝土
  • 9篇硅酸盐通报
  • 4篇青岛理工大学...
  • 3篇非金属矿
  • 3篇新型建筑材料
  • 3篇材料导报
  • 3篇沈阳建筑大学...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沈阳工业大学...
  • 2篇复合材料学报
  • 2篇第三届全国再...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低温建筑技术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混凝土与水泥...
  • 1篇建筑结构
  • 1篇施工技术
  • 1篇涂料工业

年份

  • 3篇2025
  • 15篇2024
  • 11篇2023
  • 9篇2022
  • 16篇2021
  • 15篇2020
  • 8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8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1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韧化机制
2024年
环氧树脂材料固化后脆性大、韧性差,表面容易发生老化、龟裂、剥落等问题,难以保护混凝土应对海工环境等复杂的工况。设计、制备了不同体系的聚氨酯/环氧树脂(PU/EP)复合材料,以PU/E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韧性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了正交实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PU/EP复合材料的最佳制备配方为:PU预聚体原材料n(OH-)∶n(NCO-)的摩尔比(Molar ratio of n(OH-)∶n(NCO-),R)为1、PU掺量为15wt%、制备温度为80℃。研究结果表明:聚氨酯(PU)和EP交联效果良好,PU/E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韧性较纯环氧树脂分别提高37.61%、52.21%、47.07%。随着PU掺量的增加,材料中柔性长链段的比例增大,形成二级网络的区域增大,分子间的配位作用以及软连段的增加极大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并且PU/EP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弹性模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马衍轩付双阳王帅飞吴睿高玉华李美玉张建张鹏张鹏
关键词:环氧树脂聚氨酯力学性能
一种纳米再生混凝土、加工工艺及应用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再生混凝土、加工工艺及应用。现有纳米再生混凝土还具有以下缺陷:常规海洋防腐技术应用于3D打印的滨海装配结构防腐效果不理想,另外,常规3D打印材料层间界面粘结与触变性还存在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再...
罗健林张纪刚李秋义高嵩侯东帅滕飞
文献传递
一种人造骨料内胚及其制备方法、一种人造骨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建筑废弃物回收处理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造骨料内胚及其制备方法、一种人造骨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造骨料内胚,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制备原料:地聚物9~40%,泥基固废45~76%,水9...
高嵩朱元浪寇君淑曹瑜斌张式玉李绍纯金祖权曹剑林超饶力
一种无机防碳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机防碳化涂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机防碳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机防碳化涂层,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无机防碳化涂料,按质量分数计,包括以下制备原料:钢渣80~120份、碳化硅0~4份、减水剂2~6份和水30~50份。本发明...
高嵩王史以诺张蕾金祖权李绍纯王鹏刚孙晓光陈雪
泵送混凝土残渣固化预处理制备混凝土用再生矿物掺合料被引量:1
2021年
利用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在冲洗罐车和搅拌机时产生的泵送混凝土残渣,经固化剂固化、烘干及机械粉磨后制备可应用于混凝土生产的再生微粉.通过激光粒度分析、XRF、XRD等测试手段分析其理化性能指标,固化后的残渣具有一定活性,可作为一种再生微粉替代不同比例水泥制备再生混凝土.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了残渣细度、掺量、水化时间三个因素对其水泥砂浆强度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优化得到最佳和最经济配合比,为混凝土残渣的回收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曹剑高嵩李楠
关键词:正交试验
一种再生混凝土掺加材料和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再生混凝土掺加材料和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混凝土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再生混凝土掺加材料,包括煅烧水滑石;所述煅烧水滑石是将水滑石在600℃以下的温度条件下煅烧得到的。本发明将水滑石在适当的温度...
高嵩纪媛金祖权张蕾李绍纯龙武剑张式玉王史以诺胡涛
利用炼油固废制备的盾构施工废弃泥浆固化剂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炼油固废制备的盾构施工废弃泥浆固化剂及使用方法,其特点是:盾构施工废弃泥浆固化剂由组分A和组分B混合而成,A组份为主料,包括石油焦脱硫灰渣和水泥,石油焦脱硫灰渣占总重的55%‑80%,水泥占总重的5%‑...
高嵩曹剑黄庆强李秋义
文献传递
装配式建筑用纳米改性夹芯墙材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用纳米改性夹芯墙材,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拼接结构和纳米改性硅烷防水涂层,所述拼接结构包括再生混凝土结构层和纳米改性泡沫混凝土保温芯层,所述再生混凝土结构层为中空的长方体结...
罗健林李秋义刘超李绍纯高嵩诸雪青
一种混凝土用抗离析剂及其应用、混凝土用抗离析剂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用抗离析剂及其应用、混凝土用抗离析剂的使用方法,涉及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用抗离析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煅烧水滑石70~85份、硅灰10~15份、粉煤灰8~12份、调塑剂2~5份和...
高嵩纪媛张蕾胡涛胡琳王作峰金祖权侯东帅张拥军马衍轩
碳化和纳米SiO2改性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分别使用加速碳化和纳米SiO2 溶液浸泡的方式,对由两种强度等级混凝土(C30 和C60)获得的再生粗骨料(RCA)进行改性;制备得到不同方式改性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RAC),并进行硫酸盐侵蚀实验。运用抗压强度实验和分光...
刘昂宫尧尧高嵩班顺莉郭嘉
关键词: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碳化硫酸盐侵蚀界面过渡区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