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诱发电位
  • 1篇体感
  • 1篇体感诱发电位
  • 1篇描记
  • 1篇描记术
  • 1篇肌电
  • 1篇肌电描记术
  • 1篇孤独症
  • 1篇孤独症患者
  • 1篇儿童
  • 1篇分娩
  • 1篇分娩性
  • 1篇分娩性臂丛神...
  • 1篇臂丛
  • 1篇臂丛神经损伤
  • 1篇产伤
  • 1篇产伤性

机构

  • 2篇深圳市第一人...
  • 2篇深圳市第八人...
  • 1篇深圳市精神卫...

作者

  • 2篇陶细姣
  • 2篇古美华
  • 2篇高文芳
  • 2篇蓝莉玲
  • 1篇杨志伟
  • 1篇卢建平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临床神经电生...

年份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神经肌电图检测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价值
2006年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检测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产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产瘫患儿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测。测定臂丛神经主要支配肌的肌电和运动传导。根据电生理结果对损伤部位、程度进行分类。结果34例产瘫患儿中,按损伤部位分类,上干型10例,上中干型7例,下干型5例,中下干型5例,全臂丛7例。按损伤程度分类,完全损伤1例,不完全损伤33例,其中,严重损伤2例,轻度损伤31例。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查是判断产瘫所致臂丛神经损伤位置及神经受损程度的可靠方法。该检查在产瘫的诊断中是必要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古美华陶细姣蓝莉玲高文芳
关键词:产伤性肌电描记术
78例儿童孤独症患者体感诱发电位分析
2006年
目的:通过观察和分析儿童孤独症患者体感诱发电位(SEP)的改变,探讨其在儿童孤独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岁零8个月至8岁的78例孤独症儿童进行SEP检查,观察皮层第一个电位P40潜伏期及P40、N50、P60、N75波幅的改变。结果:78例孤独症患儿皮层电位P40潜伏期均有延长,其中双侧延长55例,单侧延长23例,并波幅分化差或左右不对称18例。结论:孤独症患者体感传导通路皮层电位潜伏期延长和波幅的改变,提示皮层下(包括脑干、丘脑)和相关皮层功能受损的可能,结合影像学检查,对评价神经系统功能及预后有一定的价值,对孤独症患儿临床诊断有帮助。
古美华陶细姣蓝莉玲高文芳杨志伟卢建平
关键词:孤独症体感诱发电位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