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平洋
- 作品数:21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绍兴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关节镜辅助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关节镜辅助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28例包括SchatzkerⅠ型9例、Ⅱ型7例,Ⅲ型5例、Ⅳ型3例、Ⅴ型4例,常规手法和关节镜检查损伤情况,在关节镜监视下进行复位和固定。Ⅰ~Ⅲ型骨折选用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Ⅳ~Ⅴ型骨折则应用微创法植入支持钢板。结果:术后3个月HSS评分,优18例、良8例、可24例,优良率92%。术后1年HSS评分,优16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85%。术后X线示关节面平整,无塌陷。结论:掌握不同的适应症并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选用不同的内固定,即能较好地微创处理多种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
- 刘磊凌义龙韦金钟魏平洋许杨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镜手术
- 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腕舟骨骨折
- 目的:探讨腕舟骨骨折切开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腕舟骨骨折,男28例,女8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36.4岁,左侧16例,右侧20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均有明确的外伤史,车锅伤10例,坠落...
- 凌义龙魏平洋韦金忠何小勇张胜军沈剑增
- 文献传递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 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高龄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高龄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采用THA治疗,对照组2...
- 魏平洋韦金忠许杨凌义龙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适应症、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54例。骨折按Evans分型,ⅢA型11例、ⅢB型10例,Ⅳ型6例。结果本组54例,随访52例。随访时间17个月~3年零3个月,平均23个月。优26例,良18例,可8例。优良率达84.6%。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严重骨质疏松不稳定骨折和内固定失败者,手术操作简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未来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 魏平洋许杨何小勇朱海波
- 关键词:股骨粗隆骨折人工股骨头老年人
- 长柄全涂层表面微孔股骨假体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长柄全涂层表面微孔股骨假体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长柄全涂层表面微孔股骨假体对曾经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6例患者行翻修手术,男7例、女9例。年龄47-86岁,中位数61岁。均为初次行翻修术的患者。左侧9例,右侧7例。髋关节翻修原因,假体无菌性松动12例,其中单纯股骨侧假体松动5例、股骨侧合并髋臼侧假体松动4例、单纯髋臼侧假体松动3例;股骨侧假体无菌性松动合并股骨假体周围骨折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2例。股骨侧骨缺损程度按照Paprosky分型标准,Ⅰ型12例、Ⅱ型4例。初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至本次翻修手术间隔时间为3.5-19年,中位数9.6年。随访观察股骨假体稳定性、髋关节活动度及功能、双下肢不等长距离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5年,中位数2.5年。股骨假体稳定性良好,获得骨长入固定14例、稳定的纤维固定2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假体松动及感染。1例术中股骨干骨折,采用钢板及螺钉固定,并延期负重活动。2例股骨假体下沉〈5 mm,但无明显临床症状。翻修术后2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增高[(43.1±8.2)分,(85.2±11.8)分,t=9.909,P=0.000]。翻修术后5个月,髋关节屈曲、伸直、外展及外旋活动度均较术前改善[(45.0°±10.9°),(102.6°±18.2°),t=8.612,P=0.000;(-6.9°±2.0°),(2.9°±1.2°),t=13.622,P=0.000;(14.8°±3.7°),(33.2°±5.3°),t=8.854,P=0.000;(13.1°±4.0°),(28.2°±6.4°),t=6.781,P=0.000],双下肢不等长距离短于术前[(2.1±0.4)cm,(0.9±0.3)cm,t=7.348,P=0.000]。结论:采用长柄全涂层表面微孔股骨假体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假体稳定性高、髋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许杨凌义龙韦金忠魏平洋刘磊夏炳江钱淼忠
- 关键词:髋假体假体失效假体周围骨折再手术
- 前后联合进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
- 自2001年1月-2005年1月共收治髋臼双柱骨折病人23例,采用前后联合进路切复重建钢板及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3例中男18例,女5例,年龄28-61岁。平均3...
- 凌义龙张胜军李志龙胡关彪王洪灿魏平洋张居适
- 关键词:骨折复位异位骨化后柱骨折
- 文献传递
- 膝关节置换及软组织平衡技术
- 目的回顾膝骨性关节炎行全膝置换术方法及术中软组织平衡技术。方法对100例120膝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4例36膝,女66例84膝,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6.4岁,120膝中伴内翻畸形者7...
- 凌义龙魏平洋韦金忠何小勇张胜军沈剑增
-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软组织平衡
- 文献传递
- 前后联合进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 探讨前后联合进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髋臼双柱骨折,男36例,女10例,年龄28~61岁,平均35.8岁。采用前后联合进路复位内固定,其中12例后路行大转子截骨改良K—L入路。结果复位按Matta标准,解剖复位24例、满意复位14例、不满意复位8例。功能评定按AAOS标准,优28例、良10例、可8例,优良率82.6%。结论治疗髋臼双柱骨折采用前后联合进路是一种较好的方式。
- 凌义龙魏平洋韦金忠何小勇胡关彪张胜军
- 关键词:髋臼骨折手术入路
- TNF-α椎间盘注射对软骨终板β-catenin与Adamts-5表达影响
- 2018年
- 目的探讨TNF-α椎间盘注射对大鼠软骨终板β-catenin与Adamts-5蛋白表达的影响与意义。方法取SPF级12周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TNF-α椎间盘注射组(C组),每组10只(n=10)。C组大鼠在X线透视下穿刺椎间盘并注射TNF-α25μL(10 ng/μL),B组大鼠椎间盘穿刺成功后注射生理盐水25μL,A组大鼠椎间盘不做任何干预。术后4周采用组织病理学观察软骨终板退变情况,并采用Western-Blot检测软骨终板β-catenin与Adamts-5蛋白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C组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出现明显退行性改变。Western-Blot检测显示C组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β-catenin与Adamts-5表达均显著上调,与A组及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椎间盘注射可诱发椎间盘软骨终板退变,同时上调软骨终板β-catenin及Adamts-5表达,提示TNF-α上调β-catenin及Adamts-5表达在软骨终板退变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 魏平洋夏炳江沈钦荣胡松峰侯明生
- 关键词:TNF-Α软骨终板Β-CATENIN
- 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腕舟骨骨折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腕舟骨骨折切开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腕关节掌侧切口,复位后以Herbert螺钉固定,参照Kaulesar Sukul腕舟骨骨折评价标准评估骨折愈合和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本组优10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88.9%。结论对新鲜腕舟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具有固定稳固、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手腕功能恢复好、无需取出等优点,手术治疗能明显提高骨折的愈合率,降低骨坏死的发生率。
- 何小勇凌义龙许杨韦金忠魏平洋张胜军沈剑增刘运海
- 关键词:腕舟骨骨折HERBERT螺钉内固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