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广
- 作品数:11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 在解决本原性矛盾中艺术与宗教的沟通
- 2004年
- 自然必然性与自由的对立,是人类面临的本原性矛盾。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是向往自由而进行的冲出自然必然性制约的努力。艺术在内在精神上体现了人类追求生命意识自由展开的两种形态:一是奋进,一是超脱。就其后者,艺术与宗教在寻求存在意义的过程中走向了沟通。宗教对人生现实的超脱性同艺术审美创造的超脱性有了精神意旨上联系,艺术与宗教在内在意蕴的建构上是追求精神自由与满足的结果。
- 黄宗广
- 关键词:艺术宗教
- 艺术实现着人性的自由升华被引量:1
- 2003年
- 人类在完善自己本性的过程中,与存在于自身的异已力量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艺术以其审美的态度,超越的精神,观照人生,透视自我,解放在本能和物化的压迫下沉溺的心灵。拯救因邪恶而扭曲了的人性,把处在灵与肉矛盾冲突困扰下的人们,带进自由理想的境界,实现人性的升华。这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艺术对人自身沉溺的本能欲望的超越与冲脱。其次,艺术对人的物化心态的抗争与冲破。其三,艺术对人性中恶的贬斥与善的张扬。
- 黄宗广
- 关键词:艺术人性
- 上古神话的精神探析被引量:3
- 2003年
- 上古神话不但是人类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艺术珍品,也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上古神话体现的是人类超越有限的条件和局限,向往着无限境界的一种追求自由的精神。从上古神话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人类超越自然力的制约和压抑,去开创自由生存境界的意志理念和精神品格。在上古神话的内容上,强烈地表现出对人的主宰精神的高扬。在其表现形式上,上古神话往往以怪诞的形象来表现和寄托超越自然力的压制、向往自由的意愿。
- 黄宗广
- 关键词:上古神话自然力生存境界精神品格
- 假借在艺术中的原创意义
- 2002年
- 假借是人类的自觉的创造性意识和行为,尤其是精神性创造的重要因素。人类原始初期,在假借意识支配下,人们现实地改造客体.导致了工具的使用和制作.而当人们想象地改造客体时,假借则成了人类艺术创造的发端。同时,在艺术的创造过程中,假借意识将物与心两者沟通起来,并调节物象与心灵的关系,使物象形态与作者心态达到平衡。艺术由此才能够成为连接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天桥。于是,假借就成了人们调节与周围世界的平衡关系,达到生存自由的精神需要,也就成了人们从事艺术创造活动的内驱力和原动力。
- 黄宗广
- 关键词:假借象形发端物象
- 原始艺术对自然力囿限的冲脱
- 2002年
- 人是自觉的能动存在 ,既是在原始社会窘迫的生存环境中 ,人们也要以一定的方式冲破自然力的制约和压抑 ,去开拓适然的生存空间。原始艺术的产生正是基于此的精神创造 ,它体现了原始人类对强大自然力的抗争与超越 ,寄托了人们在当时的生存环境中生发的真诚的自由生存期盼 ,并在情感化、形象化的表达过程中获得了心理上的平衡与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
- 黄宗广
- 关键词:原始艺术自然力起源说
- 气"在中国古典文论中的意义与价值被引量:1
- 2003年
- "气"作为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范畴,对于中国古典文学艺术有着原创性意义。"气"是体验的世界,生命的本真,它不仅是人生命的元素,也是人精神的原生性形态,是思想感情获取本原性力量的源泉。这些特性,使"气"具有了成为创生文学艺术母体的意义。再者,"气"也决定着人的个性、气质,而一个作家独特的个性和气质,则决定着他作品的独特风格,并使其获得独立的存在价值。
- 黄宗广
- 关键词:原创
- 假借与艺术原创
- 2003年
- 假借是人类自觉的创造性意识和行为,尤其是精神性创造的重要因素。人类原始初期,在假借意识支配下,人们现实地改造客体,导致了工具的使用和制作,而当人们想像地改造客体时,假借则成了人类艺术创造的发端。同时,在艺术的创造过程中,假借意识将物与心两者沟通起来,并调节物象与心灵的关系,使物象形态与作者心态达到平衡。艺术由此才能够成为连接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天桥。于是,假借就成了人们调节与周围世界的平衡关系,达到生存自由的精神需要,也就成了人们从事艺术创造活动的内驱力和原动力。
- 黄宗广
- 关键词:假借艺术原创
- 从历史建构审视“比较诗学”被引量:1
- 2003年
- 从东西方不同文化区域的“诗学”涵义及其演变来看 ,现代意义上的“比较诗学”实质上是指对不同诗学体系和理论的比较研究。作为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交叉影响而形成的一个新学科 ,其研究对象是不同民族传统和不同文化体系之中的文学理论。从历史建构过程看 ,比较诗学既是诗学自身深入发展的要求 ,也是比较文学趋于深化所提出的必然结果。比较文学和比较诗学相互依重又相互参照 ,成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统一体。
- 黄宗广
- 关键词:历史建构比较诗学文学理论
- 苏联与美国“二战”作品比较被引量:1
- 2003年
- 苏联的以“二战”为题材的作品把要表达的观念建立在对战争正义性的理解上,并从道德伦理价值角度来思考战争,爱国主义精神是其最大的主题,其反战的实质也多是对战争破坏原有的人伦秩序而激起的对战争的深恶痛绝。而美国的以“二战”为题材的作品则是在思考战争本身,鲜明的反战主题掩盖了对其他价值的判断,通过对反人道现实的揭露,激起人类对自身价值与尊严的维护。如此所表现出的两种性质的“二战”文学精神,从两个侧面反映了全方位的人类生存意识。
- 黄宗广
- 关键词:道德伦理爱国主义精神
- 《再别康桥》中“梦”的解析
- 2003年
- 黄宗广
- 关键词:诗人意象《再别康桥》意蕴飘逸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