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晓飞

作品数:8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专利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隧道
  • 3篇数码
  • 3篇数码相机
  • 3篇相机
  • 2篇隧道围岩
  • 2篇隧道围岩变形
  • 2篇图像
  • 2篇图像拼接
  • 2篇图像拼接技术
  • 2篇图像组
  • 2篇普通数码相机
  • 2篇围岩
  • 2篇围岩变形
  • 2篇空间三维坐标
  • 2篇标志点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水位
  • 1篇地下隧道
  • 1篇地震
  • 1篇地震波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篇黄晓飞
  • 4篇朱宝良
  • 4篇吴祖堂
  • 3篇杨德猛
  • 3篇彭映成
  • 3篇胡祥超
  • 2篇邹虹
  • 2篇张龙
  • 2篇贾明雁
  • 2篇赵建伟
  • 2篇王兆丰
  • 2篇鲁辉
  • 1篇张东亮
  • 1篇李楠
  • 1篇赵咏梅
  • 1篇刘现收
  • 1篇白婷
  • 1篇赵新华
  • 1篇郭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15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图像拼接技术在隧道围岩变形非接触测量中的应用
本发明图像拼接技术在隧道围岩变形非接触测量中的应用,尤其适用于隧道大尺寸断面围岩变形的非接触测量,其方法是在大尺寸监测断面布设待测点和图像拼接标志点,并在其前方放置便携式精密三维控制场,利用普通数码相机进行交向摄影,拍摄...
吴祖堂朱宝良杨德猛贾明雁邹虹黄晓飞鲁辉
文献传递
一种分段式围岩收敛变形近景摄影测量方法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洞室及隧道围岩断面收敛变形近景摄影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段式围岩收敛变形近景摄影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的步骤:第一步,在围岩断面的左右两侧安装测量点A和测量点B,得到测线A-B;第二步,在测量点A...
胡祥超吴祖堂朱宝良杨德猛赵建伟黄晓飞王兆丰
文献传递
一种地运动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本公开涉及一种地运动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时刻地运动的电压时间信号;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小波包变换WPA和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建立混合滤波评估模型,根据所述混合滤波模型对所述速度信号或加速度信号进行分析...
石永相 邢园丁彭映成 崔云霄黄晓飞 黎小毛郭弦 宋诗谦张龙 李曾悦
文献传递
一种Steim1压缩技术的快速解压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teim1压缩技术的快速解压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打开数据文件;S2、判断存储类型;S3、定义参数变量;S4、读取数据记录;S5、判断头部类型;S6、读取固定头段区;S7、读取可选数据子块、...
石永相邢园丁彭映成宋诗谦李曾悦黄晓飞张龙
一种微型地下水水位就地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野外地质水文参数监测以及地质勘探钻井参数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型地下水水位就地监测装置,包括与电池相连的电源管理装置,实时时钟及液位传感器,所述监测装置的液位传感器与信号调理装置相连,信号调理装置与...
胡祥超赵咏梅朱宝良赵新华黄晓飞王兆丰李楠
一种基于Lora的无线传输应力测量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Lora的无线传输应力测量系统,包括下位机硬件系统和上位机软件系统,下位机硬件系统用于应力数据实时采集及预处理、无线收发数据、实时数据的存储;上位机软件系统通过USB接口接收测量数据并实时显示各测点的...
邢园丁石永相彭映成黄晓飞
图像拼接技术在隧道围岩变形非接触测量中的应用
本发明图像拼接技术在隧道围岩变形非接触测量中的应用,尤其适用于隧道大尺寸断面围岩变形的非接触测量,其方法是在大尺寸监测断面布设待测点和图像拼接标志点,并在其前方放置便携式精密三维控制场,利用普通数码相机进行交向摄影,拍摄...
吴祖堂朱宝良杨德猛贾明雁邹虹黄晓飞鲁辉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的地下深孔高湿度环境下气体浓度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监测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地下深孔高湿度环境下气体浓度测量装置,包括测量装置壳体由主壳体及集气气腔单元组成,装置顶端设固定圆盘;固定圆盘与主壳体连接并卡紧;在主壳体顶端置入固定螺纹...
张东亮赵建伟吴祖堂白婷胡祥超黄晓飞刘现收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