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智慧 作品数:67 被引量:304 H指数:13 供职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环境胁迫对大菱鲆C-型凝集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17年 大菱鲆C-型凝集素(SmLec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因子,本实验通过分析其活性特点以及环境胁迫对其表达调控的影响,探讨其在大菱鲆先天免疫应答过程中的潜在功能以及养殖环境中的应用。实验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进行重组表达,并通过纯化获得19 ku重组目的蛋白;活性分析结果显示,SmLec1对所选6种细菌的凝集作用存在差异,其中对鳗弧菌和爱德华氏菌具有明显的凝集作用;在选取的8种糖类中,木糖、果糖、蔗糖、乳糖和甘露糖能够抑制SmLec1的凝集活性;在理化因子(pH、温度)中,pH<7和温度>37°C时对SmLec1的凝集活性产生抑制;鳗弧菌感染实验显示,感染6 h时肝组织的SmLec1表达量明显上升,在12 h时达到最高值,随后有所下降;温度胁迫时肝组织的SmLec1 m RNA表达量受到温度的影响显著,在19°C开始升高,22~27°C呈降低趋势,其他组织变化不显著。盐度胁迫对SmLec1在各盐度的表达量变化不显著。研究表明,SmLec1能够抑制鳗弧菌的感染,其表达受到温度的影响,本研究为进一步明确SmLec1蛋白的抗菌机理和探索对大菱鲆疾病的免疫学防治途径提供科学依据。 夏丹丹 马爱军 黄智慧 王新安 孙志宾 崔文晓 曲江波关键词:大菱鲆 鳗弧菌 凝集活性 环境胁迫 大菱鲆家系选育二代7种免疫因子的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为选育高成活率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抗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群体,对30个大菱鲆选育二代家系(F2)和1个普通养殖群体进行鳗弧菌攻毒实验(周期为14 d),统计分析死亡率。选取死亡率不同的6个选育家系和普通养殖群体构成7个实验组,采用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semi-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对它们肝脏、脾脏、头肾的相关免疫因子——溶菌酶(Lysozyme)、抗菌肽(Hepcidin)、热激蛋白70(HSP70)、热激蛋白90(HSP90)、免疫球蛋白(Ig M)、C-型凝集素(C-type lectin)、Lily-型凝集素(Lily-type lectin)的表达量开展研究,并应用SPSS 16.0软件对攻毒前后各免疫因子的表达量与攻毒后存活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攻毒前后选育家系幼鱼肝脏、脾脏、头肾中7个免疫因子的表达量普遍高于普通养殖幼鱼,且在7个实验组中,攻毒后的表达量相较攻毒前均呈现下降趋势;攻毒前,肝脏中lysozyme、Ig M的表达量与存活率为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HSP70、HSP90、C-type lectin、Lily-type lectin的表达量与存活率为显著性正相关(P<0.05);脾脏中,Hepcidin、HSP70和HSP90的表达量与存活率为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头肾中,HSP70的表达量与存活率为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可以推断选育家系相对于普通养殖群体大菱鲆抗鳗弧菌性能更强,且7种免疫因子在鳗弧菌感染鱼体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抗感染作用;从F2中获得一个抗鳗弧菌性能较强的家系(23号),可用于今后大菱鲆抗鳗弧菌品系的选育指导工作,为大菱鲆高成活率群体的选育提供参考资料和理论依据。 田岳强 郭建丽 黄智慧 马爱军 王新安 杨志 曲江波关键词:免疫因子 SNP标记mdm4-284及引物在大菱鲆耐高温性状检测及育种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NP标记mdm4‑284及引物在大菱鲆耐高温性状检测及育种中的应用,属于分子标记技术领域,所述SNP标记mdm4‑284位于mdm4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第904bp处,其多态性形式为G/T。所述引物对的核苷... 黄智慧 马爱军 赵一诺 王新安 孙志宾 曹郡文 蒋宇航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抗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性状的微卫星分子标记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分析验证了133对微卫星分子标记,以期为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育种提供合适的抗鳗弧菌分子标记。实验鱼经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感染,分为非抗病组与抗病组。对两组鱼PCR扩增出的差异条带进行个体统计,再进行微卫星位点与抗鳗弧菌的相关性分析,并分析对比了两组鱼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微卫星位点Sma-USC108、Sma-USC141的等位基因片段分别在215bp和200bp与抗鳗弧菌性状的正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363和0.407(P<0.01);微卫星位点FF0911、Sma-USC62、Sma-USC279的等位基因片段分别在189bp、163bp和236bp与抗鳗弧菌性状的负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377、–0.364和–0.363(P<0.01)。经过二次验证,最终确定Sma-USC141和FF0911两个微卫星位点可指导大菱鲆抗鳗弧菌的辅助育种。两组大菱鲆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对比表明:抗病群体与非抗病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较低,两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当。 郭建丽 田岳强 马爱军 黄智慧 商晓梅 王新安 杨志 曲江波关键词:大菱鲆 微卫星标记 鳗弧菌 不同培养液对大菱鲆致病性纤毛虫——贪食迈阿密虫种群增长及复壮毒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022年 从山东烟台地区某大菱鲆养殖场的患病大菱鲆体内分离出致病性纤毛虫——贪食迈阿密虫,筛选了4种盾纤毛虫常用体外培养液[大肠杆菌培养液(DH)、牛肉浸膏培养液(BEV)、米粒培养液(RV)、改良L-15培养液(L-15)],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纤毛虫种群增长及复壮毒力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BEV和L-15两种培养液中,贪食迈阿密虫的种群增长最快,最先达到密度高峰,而DH组和RV组迟24 h才达到种群密度高峰;L-15组纤毛虫种群密度最高,且稳定期长,衰退期晚,RV组次之。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液对贪食迈阿密虫的复壮毒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4种培养液中,改良L-15培养液最符合贪食迈阿密虫的寄生环境,其次是牛肉浸膏培养液。 黄智慧 王庆敏 马爱军 马爱军关键词:大菱鲆 纤毛虫 培养液 种群生长 毒力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快速生长品系和高成活率选育品系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人工授精技术,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交配设计,以大菱鲆2个配套选育系进行双列杂交产生的数据为分析对象,利用统计学和数量遗传学方法对体质量和存活性状进行了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测定以及杂交优势分析。结果表明,综合分析50个杂交组合在不同月龄的特殊配合力和亲本的一般配合力以及杂种优势率发现,FG1♀×HS1♂组合为最佳杂交组合。在6月龄、9月龄、12月龄和15月龄,FG1♀×HS1♂组合的体重分别为49.4010g、162.8510g、311.0716g和619.8467g,比相应发育阶段的普通商品苗种依次提高了31.36%、44.46%、50.55%和69.06%;在3—6、6—9、9—12和12—15月龄,FG1♀×HS1♂组合的成活率分别为96.4%、98.9%、99.2%和99.0%,比相应发育阶段的普通商品苗种分别提高了37.62%、27.55%、11.45%和6.35%,显示出良好的生长性能。最佳系间杂交组合FG1♀×HS1♂的确定,为选育出优质、高产的大菱鲆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爱军 王新安 王新安 孙志宾 黄智慧 崔文晓 孙志宾关键词:大菱鲆 配合力 鱼类低氧胁迫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实验系统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类低氧胁迫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实验系统及使用方法,属于鱼类环境胁迫研究领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包括一个由循环养殖单元、照明系统、溶氧自动控制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组成的养殖组;所述照明系统设置在循环养殖单元的上方... 黄智慧 马爱军 王庆敏 孙志宾 郭晓丽基于转录组数据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SNP标记开发及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3 2014年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最具商业价值和养殖前途的海水鱼类之一,雌雄间生长有一定的差异。其高通量雌雄转录组测序的完成为大规模鉴定和开发SNP标记提供了参考序列。本研究基于大菱鲆雌雄转录组测序数据,选择其中45个SNP位点,设计引物63组,其中21个位点(46.7%)应用小片段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技术分型成功。对其进行多态性检测,21个位点均具有二个单倍型。观测杂合度Ho的分布范围为0.256—1.000,期望杂合度He的范围为0.276—0.518,19个位点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14个SNP位点位于基因编码区,其中3个属于非同义突变。含有这些SNP位点的基因大多与信号转导和转录翻译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和小片段HRM适合大规模SNP标记开发,为大菱鲆的分子遗传育种提供了候选标记资源。 王婷 黄智慧 马爱军 马得友 王新安 夏丹丹 马本贺关键词:大菱鲆 转录组 大菱鲆亲鱼、配子和仔稚鱼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6 2011年 自1992年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被引入中国以来,在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效[1]。近年来,引进的大菱鲆在中国种质退化现象较为严重[2]。调研表明,在2000~2001年大菱鲆苗种经10个月的养成有30%可达到上市规格,现在养成10个月能达到上市规格的不到10%, 马爱军 雷霁霖 王新安 黄智慧 丁福红关键词:大菱鲆 仔稚鱼 亲鱼 配子 工厂化养殖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PRL基因、Na^+-K^+-ATPase α1基因对盐度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5 2017年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不同盐度胁迫下各时间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肠、鳃中催乳素(PRL)基因和Na^+-K^+-ATPase α1两种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检测。以盐度30为对照组,盐度5、10、40和50为实验组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基因在两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基因的表达量具有组织和时间特异性。肠组织PRL、Na^+-K^+-ATPase α1基因的表达量,在盐度50和5条件下,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鳃组织PRL基因表达量,在盐度50和盐度5条件下,随胁迫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而Na^+-K^+-ATPase α1基因表达量在低盐条件下(盐度5)没有显著变化,在高盐条件下(盐度50)随时间延长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肠组织中,两种基因存在极显著的协同作用,随着盐度的升高,两种基因的表达量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相关系数均接近于1;在鳃组织中,在10–40盐度范围内,两种基因的表达存在明显的拮抗作用,当PRL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升高(或下降)趋势时,Na^+-K^+-ATPase α1基因的表达量呈现下降(或升高)趋势,且两种基因的相关系数均为负值。研究表明,PRL具有抑制Na^+/K^+-ATP酶活性的作用,为今后盐度胁迫分子调控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崔文晓 马爱军 黄智慧 黄智慧 刘志峰 孙志宾 唐启政 刘志峰 曲江波关键词:大菱鲆 荧光定量PCR PRL基因 盐度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