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民权
作品数:
3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
天津农学院农学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马继贤
天津农学院农学系
牟善积
天津农学院农学系
何明华
天津农学院农学系
臧凤艳
天津农学院农学系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农业科学
主题
3篇
深松
3篇
免耕
2篇
土壤
1篇
性状
1篇
盐分
1篇
氧化还原电位
1篇
生长发育
1篇
生长发育和产...
1篇
水分
1篇
土壤孔隙
1篇
土壤孔隙度
1篇
土壤水
1篇
土壤水分
1篇
土壤物理
1篇
土壤物理性状
1篇
土壤盐
1篇
土壤盐分
1篇
作物
1篇
作物生长
1篇
作物生长发育
机构
3篇
天津农学院
作者
3篇
何明华
3篇
牟善积
3篇
黄民权
3篇
马继贤
2篇
臧凤艳
传媒
3篇
天津农学院学...
年份
2篇
1999
1篇
1998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免耕、覆盖、深松配套技术及耕作模式的研究(之四)──试验结果与分析(对土壤物理性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99年
按照本研究之二确定的试验设计和研究方法,研究认为:试验结束前同试验初相比,0~10cm、10~20cm土层的容重,各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孔隙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试验条件下,现行的耕作措施、免耕覆盖措施及免耕覆盖深松措施对降低耕层客重、增加耕层的孔隙度均有效;深松30~45cm,对犁底层的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很大,容重明显降低,孔隙度明显增加;深松到哪一层,该层的容重便是降低趋势,孔隙度则是增加趋势;免耕有利于>0.25mm水稳性团粒的形成。研究认为:该耕作模式能促进夏玉米增高、增重、早熟、增产,增产幅度一般为19.6%~36.6%。全部处理以免耕覆盖深松30cm的处理为好。
牟善积
何明华
臧凤艳
马继贤
黄民权
关键词:
免耕
深松
土壤孔隙度
免耕、覆盖、深松配套技术及耕作模式的研究(之五)——耕作模式的建立
被引量:4
1999年
按照本研究之二确定的试验设计和研究方法,在研究探讨了不同处理对土壤水分、盐分、物理性状、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状况影响的基础上,经实践和不断总结完善,初步建立了试验条件下以免耕、覆盖、深松为主体的节水雨养农业耕作模式,即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条件下,夏玉米一茬采取收获小麦时留茬覆盖→玉米免耕播种→化学控制(杂草及病虫害)→灌抗旱蒙头水→苗期深松→拔节孕穗期追肥→大喇叭口防治玉米螟七道作业程序。其核心技术是免耕、覆盖、化控、深松。该模式运作应注意对不同小麦产量地块、免耕播种机械、深松时机选择等问题,并应特别注意以防除杂草为重点的有效化控措施的实施。
牟善积
何明华
马继贤
黄民权
关键词:
免耕
化控
深松
耕作模式
免耕、覆盖、深松配套技术及耕作模式的研究(之三)──试验结果与分析(对土壤水分、盐分、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4
1998年
为研究探讨旱作节水雨养农业耕作模式,按本研究(之二)的试验设计和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免耕、覆盖、深松对土壤水分、盐分、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研究认为:免耕覆盖深松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节省抗旱用水、增加土壤库容的有效措施。免耕覆盖能提高耕层含水量3.0~3. 4个百分点,每公顷节省抗旱用水750~825m3,深松 30~45cm能有效地避免地表迳流,多蓄积雨水100~150mm。 0~60cm土层的脱盐率增加3. 6~17个百分点。大雨后第7天深松30~45cm的处理,在30~40 cm上层的Eh值为 285~305 mV,对植物吸收养分有利。
牟善积
何明华
臧凤艳
马继贤
黄民权
关键词:
免耕
深松
土壤水分
土壤盐分
氧化还原电位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