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海忠

作品数:22 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儿童
  • 4篇血清
  • 3篇婴幼
  • 3篇婴幼儿
  • 3篇支气管
  • 3篇气管
  • 3篇雾化
  • 3篇雾化吸入
  • 3篇吸入
  • 3篇小儿
  • 3篇疗效
  • 3篇急性发作
  • 3篇急性发作期
  • 3篇发作期
  • 3篇肺炎
  • 2篇动脉
  • 2篇血清降钙素原
  • 2篇预后
  • 2篇治疗儿童
  • 2篇手足

机构

  • 22篇惠州市第三人...

作者

  • 22篇黄海忠
  • 6篇李春华
  • 5篇张红
  • 4篇许宇翔
  • 4篇林国栋
  • 3篇林志波
  • 3篇邓国雄
  • 2篇任燕妮
  • 1篇李颖红
  • 1篇邹清梅
  • 1篇黄丽琼
  • 1篇汪建红

传媒

  • 2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现代医院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毛细支气管炎高凝状态及肝素雾化吸入治疗的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高凝状态,评价肝素雾化吸入临床疗效,为雾化吸入肝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78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用生理盐水3 mL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2次/d,连用5 d;治疗组患儿用生理盐水3 mL+肝素300 U/kg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2次/d,连用5 d。并分别于肝素雾化吸入前及停用后1 d检测D-Dime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抗凝血酶Ⅲ(AT-Ⅲ)。结果:患儿D-Dimer明显升高,>1.5μg/L占78.7%,正常儿均<1.5μg/L,无升高(P<0.01);APTT为(30.25±3.8)s,较正常儿(35.98±1.7)s明显缩短(P<0.01);患儿AT-Ⅲ活性低于80%占56.4%,而正常儿AT-Ⅲ活性均>8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出血副作用。结论: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存在高凝状态,肝素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安全有效。
李春华黄海忠汪建红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高凝状态肝素雾化吸入
维生素D治疗儿童睡眠障碍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D对睡眠障碍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于我院的未经治疗过的确诊的儿童睡眠障碍病例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口服安慰剂治疗,治疗组予口服维生素D3滴剂治疗。经过3个月的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浓度及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以明确维生素D对睡眠障碍症状的改善作用。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浓度为(46.5±8.6)nmol/L,对照组为(31.6±7.9)nmol/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可以较好地改善儿童睡眠障碍症状,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黄海忠许宇翔任燕妮
关键词:睡眠障碍儿童维生素D25-羟基维生素D
婴幼儿喘息疾病急性发作期肺动脉压及右心功能改变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喘息疾病急性发作期肺动脉压力与右心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急性发作期病例为研究组(n=100),其中分重症组(n=23)和轻症组(n=77),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婴幼儿为对照组(n=100),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压(PAP)、右室射血分数(RVEF)、肺血管阻力(PVR)、右室射血时间(RVET)、肺动脉瓣血流加速时间(AT)以及Tei指数,同时进行血气分析。研究组在常规平喘、吸氧治疗基础上予以降低肺动脉压及强心、利尿及钙离子拮抗剂等治疗。结果:100例研究组中肺动脉高压患者34例(34%),其中重症组23例,轻症组11例,无肺动脉高压患者66例(66%);100例健康对照组中肺动脉高压2例(2%),无肺动脉高压者98例(98%),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重症组与轻症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显示,肺动脉高压患者动脉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无肺动脉高压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RVET、AT值减小,PAP、PVR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较轻症组RVET、AT值减小,PAP、PVR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喘息疾病急性发作期有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舒张功能下降,且随着病情进展,变化显著。
黄海忠李春华蓝惠荃
关键词:婴幼儿右室功能急性发作期肺动脉压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48例误诊分析
2011年
多发性抽动症是小儿时期不太少见的一种神经精神疾病。以慢性多发运动性抽动伴发声性抽动为特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造成误诊。现将我科2006~2008年门诊期间初诊时误诊的48例患儿作一分析。
黄海忠李颖红
关键词: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误诊分析神经精神疾病运动性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10年
目的总结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IPH)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病理学特点,并探讨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本例患者进行实验室、影像学、深部吸痰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糖皮质激素治疗并随访,探讨本例患者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报道文献进行复习。结果临床表现主要是反复发作咯血、咳嗽、贫血,部分心慌、胸闷、乏力,肺部体征不明显,影像学改变可见肺部弥漫性毛玻璃样改变,相关免疫学检查(如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包浆抗体)均阴性,血分析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降低,胆红素升高,反复深部痰液可找到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结论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临床表现多样,需与缺铁性贫血、支气管肺炎、肺结核相鉴别,容易误诊、漏诊,痰、胃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活检可提高阳性率,应加强对本病的认知,及早诊断和干预;长时间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可使病情处于较稳定状态;预后不良。
李春华黄海忠邹清梅
关键词: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儿童文献复习
血清降钙素原对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变化和预后判断的价值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手足口病病情变化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将225例手足口病患儿按病情分组,Ⅲ期病危组15例,Ⅱ期重症组85例,Ⅰ期普通组125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30例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患儿动态监测血清PCT水平的变化,分析PCT与患儿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治疗前Ⅲ期患儿血清PCT水平最高,为(0.94±0.12)μg/L,明显高于Ⅱ期和Ⅰ期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d后,3组患儿PCT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Ⅲ期患儿下降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表明,Ⅰ期普通型患儿预后良好率最高为96%,后遗症率最低为0.8%,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监测血清PCT有助于判断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变化、严重程度及预后,对伴有PCT短期内明显升高的患儿应密切观察和干预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张红黄海忠林国栋叶国静
关键词:手足口病血清降钙素原预后
维生素D对婴幼儿炎症因子、睡眠及免疫力影响效果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D对婴幼儿炎症因子、睡眠及免疫力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儿科门诊保健筛查出缺乏维生素D患儿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60例正常婴幼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白介素1(IL-1)、白介素2(IL-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睡眠障碍、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IL-1、IL-2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睡眠障碍、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儿童机体IL-1、IL-2及TNF-α等炎症细胞水平升高,影响儿童睡眠和免疫功能。
许宇翔黄海忠
关键词:维生素D婴幼儿炎症因子睡眠免疫功能
痰液及血清联合检测降钙素原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通过痰液及血清的联合检测,分别测定降钙素原浓度,分析其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36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中的827例已明确病原体的患儿为样本进行研究,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支原体感染。收治时采集新鲜痰液标本和血清标本,进行降钙素原检测。分别比对细菌类和病毒类患儿、细菌类和支原体类患儿、病毒类和支原体类患儿的痰液及血浆降钙素原浓度值。结果:细菌类患儿、病毒类患儿及支原体类患儿痰液及血清降钙素原有显著差异,细菌类患儿痰液浓度值比血清浓度值阳性率高。结论:痰液及血清联合检测降钙素原能够鉴别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类别,并可通过血清中的浓度值进一步确定炎症程度。
蓝惠荃黄海忠杨录
关键词: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血清降钙素原
参芪五味子颗粒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观察参芪五味子颗粒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参芪五味子颗粒治疗,连续治疗12周为1个疗程,随访1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联合应用参芪五味子颗粒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可有效减少感染次数,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许宇翔黄海忠
关键词: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
社区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分析社区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调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间,我社区的250名初产妇进行产后随访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住址、年龄、孕期、文化水平、手术方法、家庭收入等)、喂养方式、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调查时间为产后1周。结果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得分为42~148分,平均(90.4±17.8)分。社会支持水平、母乳喂养程度与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呈正相关,产后抑郁水平与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呈负相关,剖宫产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低于顺产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社区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与国际水平尚有较大的差距,顺产、母乳喂养程度深、社会支持水平高、产后抑郁程度轻是提高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水平的影响因素,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行针对性的干预。
许宇翔黄海忠
关键词: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影响因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